道德经,作为培养未来天子的核心教材,可谓是道家最经典的著作了,随着周王室典藏的原版道德经的出现,未来道德经最新的版本将再次席卷华夏大地,这也是本专栏在解读的版本,其在周朝时被称为周公天子书,共六卷,道德理政法术,今天继续讲理卷的中节。

原文:

唯与訶,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恒也。

译文:

恭维与呵斥,难道距离很远吗?美好与丑恶,难道差距很大吗?

人们都敬畏的,我也不可不敬畏。

天下都知道美并为了美而行动,那这就是丑恶。都知道善并为善而行动,那这就是不善。

所以,有无是相生的,难易是相互促成的,长短是相互成形的,高下是相互亏盈的,音声是相互和谐的,先后是相互追随的。

这是永恒的。

道德经竹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文字要教给未来天子什么道理呢?

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源自于对立,也就是分别。没有分别心,就没有所谓美丑,长短,高下,而美长高的产生,也是需要丑断下相随的。

人如果只想要好的,只追求一端,那另一端也早晚会到来。

就好像爱美到极端,无法接受自己缺点的人,通过整容获得了绝对的美,但是早晚也会因整容副作用变丑。

一个标榜善良的人,为了一个好名声可能会对不起家人,行善到极端不见得是好事啊。就比如丛飞。

这段话告诉天子,不要去刻意做事,光明和阴影都是互相依存的,不要刻意加强任何一方,可能会激化矛盾。有些时候,有些事,你不强调,他就不是问题,如果你提起来,反倒会让问题出现。

就好像一个单位里,领导有偏好,那下面的人就会随风而动,甚至有人会借机打压,兴风作浪。上面的人一定要记得无为,做的越少,下面越平稳,小风小浪都能自然渡过,你要是干涉就会产生大风大浪。

无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因无明而产生的这个世界,没有什么非怎样不可的,如果你再偏执一端,那就是增上无明,会产生无休止无尽头的无限重梦境。

那该怎么办呢?模糊分界线,允许百花齐放,设定一个大的边界就好了。至于什么是美,这也是美,那也是美,都是美,不评价哪个是最美。只需要把丑的限度划出来,别越界就好,里面的自由发挥。

所以咱们为何不搞选美比赛?就是不希望美被定义,不希望形成风潮,造成跟风消耗掉大家的精力。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天子不可以有偏好,非常危险。当然我们个人也不要有偏好,守住中庸,不偏不倚。

原文: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不始也,为而不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之。

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所以圣人做事不着相,教化不立言。

对万物万事都是随缘而为不起缘,做了也不恃己所能,成功了也不居功自傲,只有不占据,所以才不会失去。

抱着装满的容器,不如放下适可而止。宝剑天天磨得再锋利,但也无法长期保身。

金玉满堂,你守得住吗。富贵但是骄纵,自己会给带来祸端。功成了,也就该身退了,这就是天之道啊。

这段话是接上面的,天子应该没有偏好,同时天子也要注意退身。

无为还要无言,你如果把功劳都揽过来,那万事万物怎么才能自然发展呢?功劳都是你的,你居功自傲了,下面的人谁能抢过你?项羽就是有这个毛病,总是爱出风头。出完风头了,功劳都是你的了,结果下面人都跑完了。

哪怕他有再多的财宝,他的宝剑多锋利,最后也没保住自己。

其实你身为天子,要那么多财宝干嘛呢,你守得住吗?你已经是天子了,你还骄纵干嘛,是不是只能带来祸端啊?

你已经是天子了,已经成功了,就退下吧,让下面的人得一些财宝,让下面的人也骄傲一下,这才是天道啊。

上面的问题,是很多创业者常常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