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0年的初冬时节,山东临沂市东盘石沟村被一层薄薄的雪花覆盖,显得宁静而庄重。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方大娘的家里却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温暖。原来,一群八路军战士因为连续的战斗和转移,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了。他们此刻正坐在方大娘的家中,喝着大娘亲手熬制的热粥。

班长端起那碗热腾腾的粥,轻轻吹去上面的热气,然后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粥的香气在口腔里弥漫开来,让他暂时忘记了连日来的疲惫和饥饿。他一边吃着,一边不忘向方大娘表达谢意:“大娘,真是谢谢您了,这粥真是太好喝了。”

然而,在他说出这句话的同时,却注意到方大娘的脸上虽然带着微笑,但眼神里却隐藏着一丝复杂的情绪。那是一种既欣慰又担忧,既喜悦又苦涩的复杂情感。班长心中一动,仿佛想到了什么,他放下手中的碗筷,看着方大娘说:“大娘,这小米……好像有些不对劲啊。”

一听这话,其他战士们也纷纷放下碗筷,好奇地看着班长……

这位给八路军熬粥的大娘,名叫方兰亭,是一位出身于山东临沂市月庄村的普通农家女子。她出生于1898年,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旧社会的末期,人们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然而,方兰亭却是个有着反叛精神的女子。小时候,她的母亲想要给她裹小脚,可她却坚决不愿意,还偷偷跑出去,跟着养蜂的爷爷走遍了南北各地,见识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岁那年,方兰亭嫁给了周振苍,一个憨厚老实的山东汉子。他们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两人却相互扶持,恩爱有加。在那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有一年,收成特别不好,家里几乎揭不开锅。为了生计,周振苍决定只身前往遥远的关东闯荡。

在关东的日子里,周振苍历经磨难,但凭借着勤劳和诚信,终于赚得了一些钱财。然而,“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打破了东北的宁静。周振苍深知再也无法在那里生存下去,于是他将这几年辛苦赚来的钱贴身收藏,踏上了返乡的路。

在返乡途中,周振苍偶遇了我党人员郭云舫。两人一见如故,聊得非常投机。在郭云舫的影响下,周振苍逐渐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开始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于是,他决定加入地下交通员的行列,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方兰亭得知丈夫的决定后,虽然有些担忧,但她深知丈夫的为人,也明白这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支持丈夫的决定,并将自家的房子作为秘密联络站。

有一天,方兰亭和她的丈夫像往常一样,踏着清晨的露水,朝着熙熙攘攘的集市走去。他们每次去集市,不仅仅是为了买卖货物,更重要的是与地下党员接头,传递重要的情报。集市上人来人往,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市井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兰亭与地下党员在角落里秘密交换了情报,由于事关重大,两人都非常谨慎。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升得老高,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斑驳驳。方兰亭看了看天色,心想已经到中午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叫起来。于是,她决定去买几个烧饼垫垫肚子。

烧饼摊前,热气腾腾的烧饼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方兰亭买了几个烧饼,用纸包好,准备边走边吃。然而,当她刚准备咬下第一口时,却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正眼巴巴地盯着她手里的烧饼。小乞丐的脸上满是尘土,头发也乱糟糟的,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

方兰亭心中一动,她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经历过苦难,知道饥饿的滋味有多难受。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将一个烧饼递给了小乞丐。小乞丐接过烧饼,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之后,方兰亭回来家,只是让她没有想到,她再次遇到这个小乞丐。

过了几天,方兰亭正在家里忙碌地准备赶集的货物。突然,院子里传来一阵异响,她抬头一看,竟然是那个小乞丐翻墙跳了进来。方兰亭心里一惊,赶紧示意小乞丐藏起来。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和喊叫声,原来是地主带着人来抓人了。

方兰亭心中一紧,她知道不能让他们发现小乞丐。于是,她灵机一动,指着后墙说:“吓死我了,刚才有个人影跳进来,然后又从后墙翻了出去。”地主听了她的话,带着人往后墙方向追了过去。

等到地主他们走远后,方兰亭才松了一口气。她赶紧从屋里拿出两张饼子塞给小乞丐,让他赶紧往反方向逃命。小乞丐接过饼子,跪在地上给方兰亭磕头:“娘,俺叫石邦杰,等将来翻了身,一定来孝敬你老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兰亭看着小乞丐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行善惯了,也没多想这些。她知道,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挣扎。她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时光匆匆,转眼之间已经是1937年。这一年,整个中国都被战争的阴云笼罩。日本军队开始肆无忌惮地侵略我们的土地,抢夺我们的资源,杀害我们的同胞。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方兰亭夫妇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深知,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拯救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方兰亭夫妇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他们走街串巷,宣传抗日思想,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他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种抗日集会和游行中,为抗日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并不宽容。在一次执行抗日任务时,周振苍不幸被日伪军抓捕。他被关进了阴森恐怖的监狱,遭受了无尽的酷刑折磨。但周振苍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他咬紧牙关,忍受着剧痛,坚决不透露一丝一毫的机密。

最终,周振苍在敌人的残酷折磨下英勇就义。他的牺牲让方兰亭夫妇悲痛欲绝,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抗日斗争。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方兰亭怀着身孕,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四处躲藏。她们时常在深山老林里过夜,在荒郊野岭里寻找食物。

那段日子实在太过艰辛,方兰亭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女儿们的生活,还要时刻警惕敌人的追捕。但她始终坚持与敌人作斗争,她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直到后来,八路军115师再次进入山东地区,方兰亭一家才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1月的某一天,一个身材魁梧的小伙子走进了方兰亭家的院子。他穿着一件风尘仆仆的旧军装,肩上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裹,手里还提着一堆小包。看得出来,他这次来访,是带了不少礼物。

小伙子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跪在方兰亭面前,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他抬起头,满脸都是激动和喜悦,高声喊道:“娘!儿子回来看您老人家来啦!”方兰亭一看,愣住了,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小伙子,突然恍然大悟:“哦!你是那个五年前的小乞丐,石邦杰吧?”

没错,这个小伙子正是五年前的那个小乞丐。那时候,他还是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孩子,四处流浪,靠乞讨为生。方兰亭是个心地善良的女人,每次看到他都会给他一些吃的,还劝他好好做人,将来一定有出息。

没想到,短短五年时间,石邦杰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拉起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上山当了土匪。他们专门抢劫地主老财,也杀鬼子,为民除害。石邦杰自己也是威风凛凛,成了这一带的头领。

这次回来,他是特地来看望方兰亭的。他感激方兰亭当年的恩情,也想听听她的教诲。方兰亭看着眼前的石邦杰,心里既高兴又担忧。她高兴的是石邦杰终于有了出息,担忧的是他毕竟是个土匪,将来的路该怎么走呢?

于是,在送别石邦杰的时候,方兰亭语重心长地叮嘱道:“邦杰啊,你现在虽然当了土匪,可是要记住,不能祸害好人。而且,你也要为以后想想,当土匪可不是长久之计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在方兰亭的悉心教导下,石邦杰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率领队伍接受了115师的改编,成为了一支抗日力量。他们一心抗日,保家卫国,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石邦杰也从一个土匪头子,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抗日英雄。

后来,方兰亭不仅成为了备受人们赞誉的拥军模范,她还肩负起了沂蒙地区妇联的重要职责,多次受到了罗荣桓政委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认可。1940年的冬天,那是一个寒风凛冽、冰天雪地的季节。为了破坏八路军的物资补给线,鬼子们将目光投向了老百姓的口粮,他们如同饿狼一般,在各地区进行疯狂的扫荡。

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刻,方兰亭的家中住着八路军的一个班。每当她看到那些年轻的战士们白天要与敌人斗智斗勇,晚上回来却只能面对空空如也的饭桌,饿得面黄肌瘦、精神不振,她的心就如同被刀割一般。她深知,这些战士是保卫家园的勇士,是守护人民安宁的英雄,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受饿。

然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方兰亭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她只能将自己之前积攒下来的、原本舍不得给孩子吃的草根拿出来,尽管她知道这些东西并不足以填饱肚子。她将这些草根洗净、煮烂,然后端给战士们吃。虽然草根的味道苦涩,但在那个时候,它却是战士们最珍贵的口粮。尽管有了这些草根,但战士们依然饿得走路都打晃。方兰亭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清晨,太阳还没完全露出头,小女儿周庆兰就醒了。她揉着惺忪的睡眼,跑到妈妈的床边,用稚嫩的声音带着哭腔喊道:“娘,我饿,我饿!”方兰亭听到女儿的哭声,心里一阵揪痛,她赶紧从床上爬起来,一边拉着小兰的手往外走,一边轻声哄着说:“小兰乖,跟娘走,咱们去给八路军叔叔挖野菜去,让他们也有东西吃。”

娘俩就这样踏上了上山挖野菜的路。可这时已经是冬天了,山上的植物早就凋零,连野菜也早被村民们挖得一干二净。她们找了半天,只看见一片光秃秃的土地,什么也没有。小兰看着空空如也的双手,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不久后,方兰亭回到了家。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今天又要饿肚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