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彬滨州报道通讯员宋雪涵

“今年花期天气好,授粉及时,家里桃树挂果很好,可是套袋成了大难题。多亏来了这些志愿者,她们不仅帮我联系周边乡镇的劳务市场,积极雇佣小时工,还亲自帮忙,真是大大解决了我们的难题。”惠民县大年陈镇榆林联村果农刘爱英激动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年陈镇榆林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辖区产业发展结构,将服务阵地前移,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主动参与果农套袋工作,为蜜桃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为进一步做好果农服务,榆林联村还成立了“林果技术支持”“支农助农”等三支志愿服务队,通过不断发掘“土专家”,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农业产业增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下一步,大年陈镇持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根据群众需求,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