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王圆)根据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公立医疗机构免收无偿献血获奖者普通门诊诊察费等的通知》,7月1日起,天津市获无偿献血奉献奖(献血次数≥20次或累计献血量≥4000毫升)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的人群,在公立医院普通门诊就诊可免诊察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董玉君6月22日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此类优待政策是对无偿献血者的肯定和关爱,对缓解血液库存紧张有一定积极意义。

根据《通知》,天津市医保患者就医时出示医保卡(带有标识);非医保患者和在天津市申报获奖的外省市医保患者持本人身份证及展示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照片,即可办理免费手续。

2023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者激励奖励工作的通知》,鼓励积极探索完善无偿献血者激励措施。鼓励各地推进“三免”政策,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的献血者可按照当地政策享受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和免交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诊察费。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目前,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内蒙古、四川等地均已开展符合条件的无偿献血者就诊免门诊费等表彰奖励政策。

6月,四川南充市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南充市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享受相关减免政策实施方案》,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享受免费乘坐公交、免挂号费、免门票的“三免”优待政策。

5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下发了《关于落实无偿献血者免交公立医院诊察费的通知》,要求各级公立医院全面落实对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的献血者,在公立医院就诊时免交普通门诊诊察费(挂号费)政策,设置优先窗口,提供挂号、就诊、取药等优先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偿献血的献血量是有科学依据的,每人每半年限200毫升-400毫升,对于适龄的健康人群而言是很安全的范畴。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健康人的五脏六腑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适当献血不会受到影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龙富立6月22日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

“正常人血细胞一直处于新陈代谢过程中,红细胞的寿命只有120天,在不献血的情况下,衰老的红细胞也会自然死亡。”董玉君介绍,许多医院也会组织职工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活动,医务人员的参与有益于社会更多人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