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三兄弟的名字虽然鲜为人知,但在湖南永州冷水滩区的党史中却被记上了隆重的一笔。他们的一生看似寻常,但在抗日、解放战争年代中却参加过冷水滩那些载入史册的“铁芦冲游击队”“湘南抗日第六中队”。他们是组织者或领导者,戎马一生,战功显赫。他们就是冷水滩早期的地下共产党员严正、严度、严固。

严正(1917-1950),冷水区珊瑚街道岩塘村人。1938年,在安徽农学院肄业,学生时代正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工作,安微沦陷后回到家乡,任教于东安伍家桥溪中学,1938年秋,复至广西桂林社会教育学院就读,结识中共地下党员凌志谦、又由凌介绍给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的刘国安。1940年冬,刘国安代表组织派严正返回岩塘老家开展抗日活动,1942年,严正在家乡创办绿溪庵小学,自任校长,先后安排黄明、康玲、陈诗白、王锐聪、汪叶婷等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在该校任教,1943年底,康玲被国民党特务跟踪至严正家,在严母和弟的掩护下康虽脱险,但绿溪庵小学却从此暴露,不久被封闭,严正等被迫离开冷水滩。1944年初,严正任教于东安“耀祥中学”。5月,中共湖南地下党组织决定在冷水滩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活动,并以岩塘严正家为联络点。刘国安、谭云龙、邓均鸿、康凡炎等奉命由桂林赶回冷水滩组织中共临时党支部,在东安、冷水滩一带组织游击武装,开展抗日活动。严正就在这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年2月,国民党毁“双十协定”,挑起内战。严正接受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工委的指示,在冷水搜集散落在民间的武器弹药,串联贫苦青壮年200多人组成“教化团”,严正任团长,开展“反饥饿、反贪污”的斗争,严正为掲露国民党政府官僚真面目,率众将冷水滩“善后救济处”主任、贪污分子李金明从妓院连同妓女拉到六月岭,靠近饥民尸体旁拍照,并公之于众,他还在冷水滩开设“青年书店”“新生活茶社”作为党的联络站,推销进步书藉,传播革命思想.1946年,他被捕人狱后10个月经营救以保外就医出狱,随即转移到广西柳州宜山中学任教,1947年春到桂西区西山办事处的游击队任写员、文化教员、民运团长等.1949年后,任凌云县县长,他生活艰苦,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疾苦,深得当地人民赞誉。1950年3月24日,因病逝世,年仅3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度瞻仰严正墓陵

而湖南永州冷水滩党的组织在中共衡阳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从1947年7月至1948年9月间,潘季候受中共衡阳工委书记刘国安的委托,到零陵督察粮赋之际,多次到冷水滩找到严度、王济生、王平凡等人,传达上党组织的指示,组织和指导严度、王济生、王载钦、王平凡等开展同国民党当局抗粮、抗税、抗征兵的斗争以及统战策反工作。同时还向严度、严固等人传达了党组织关于在冷水滩大力发展党的武装的指示,要求严固、严度、王载饮等先行选一批进步青年学生和原铁芦冲抗日游击队中的精干队员,报经党组织批准后即可筹建冷水滩武装工作队,然后再逐步扩大武装队伍。

1948年9月,刘国安从广西来到冷水滩。刘国安秘密约见了严固、严度、王载饮、雷扶超等,详尽地了解冷水滩及零陵的革命斗争状况及正在筹建的武装工作队人员的情况。他要求在冷水滩等地重建革命武装前,首先快复发展党、团组织,以保障党对武装的绝对领导。随即宣布,成立冷水滩新民主主义促进社(即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为在冷水滩恢复建立党支部做准备。不久,吸收了二十多名久经考验的进步青年为促进社成员。刘国安此次到冷水滩,还单个吸收严固为中共正式党员,指派严固为冷水滩临时支部召集人。

10月,刘国安决定挖出埋藏的枪支弹药,正式成立冷水滩地下武工队。并任命严固为武工队队长,潘宣芝为副队长,雷扶超为指导员;全队共有男女队员十余人,各小队负责人主要有王胤民、唐启淼、熊珍生、严开玉、唐鸿、唐世淑等。武工队的任务是,公开宣传党的政策,反对国民党的征粮、征税、征兵,配合组建人民解放军的地方武装部队。根据分工,严度、王载钦负责搜集枪支弹药,组织和扩充武装队伍。10月底,中共衡阳工委决定建立湖南人民解放军湘南游击二支队二团队,二团队由一大队、二大队、五大队三个大队组成。二团队司令员为:刘国安(化名林平白,以衡阳工委书记兼),政委文传源(化名李雄),政治部一大队则以冷水滩武工队为基础,吸收并改造王平凡的帮会组织扩建而成,王平凡在大革命时曾为冷水滩农会负责人,“宥日事变”后,逃往他乡,抗日战争时返乡,随严正从事抗日活动,后受严正之托打入帮会组织。到1949年4月,一大队共有队员700余人,其中脱产的武装队员250人,半脱产的队员450余人。一大队下设武工队(直属二团队)及三个中队,各中队下设三个小队。

大队建制及各级领导机构人员名单:大队长:严度,副大队长:王载钦,大队指导员:雷扶超;武工队队长:严固,武工队副队长:潘宣芝,武工队指导员:雷扶超(兼);一中队队长:龚兴和,一中队一分队队长:雷鹏良,一中队二分队队长:唐新中,一中队三分队队长:潘涤新;二中队队长:赵济平,二中队一分队队长:袁兴禄,二中队二分队队长:刘光祉,二中队三分队队长:张会川;三中队队长:李春芳,三中队一分队队长:严开玉,三中队二分队队长;杨用海,三中队三分队队长李运孝。

主任黄启成(化名顾明),参谋组长周真愚,参谋副组长李翰墨。刘国安、文传源、黄启成等组成二团队党委会,刘国安为党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大队使用的武器来源有四个渠道:一是挖出原铁芦冲抗日游击队埋藏的枪支60多条;二是从岩塘村守望队个人持有的部分枪支;三是从各处购买枪支,其中从冷水滩警察大队长蒋印侯处购得长、短枪16支,从隆平乡开明士绅唐竹山、陈楚璜、赵济川、赵济平(后任一大队二中队长),国民党免职回乡师长周真愚(后任二团队参谋组长)等处借枪支10余支;四是从战斗中缴获敌人的枪支,其中击败国民党残余潘岳中部后收缴长短枪80余支,打击白崇禧残部收缴轻重机枪16挺、长短枪1000余支。

一大队成立后,即向国民党反动当局发动了强大的政治宣传攻势。1949年5月,油印一万多条标语、传单,在冷水滩城乡公开张贴和散发。组织十多支小分队深入乡村,发动群众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征粮、征税、征兵(简称三征,下同),引导群众用抗、欠、拖、等办法拒绝向国民党政府交粮交税,拒绝当兵打内战。向冷水滩国民党地方军政势力及土匪武装的代表人物高希贤及各乡保长发出停止“三征”活动的通牒。武工队派出数支武装,伏击国民党军305师及宜山独立团下乡催收粮税、抓兵丁的小股敌军,打死打伤敌军数十人,吓得敌军不敢派人下乡,冷水滩国民党地方乡镇公所也被迫中断了在农村的强制“三征”活动。大队在发动群众反“三征”时,还狠狠打击土豪劣绅对佃户的逼租逼债。组织了大地主席宝田家的佃户和其庄园贫农团的农民近百人,集会抗租,责令席家派出的收租逼债人员退出庄园,停止收租逼债。一大队公开命令对席家封仓查谷,共查封八座谷仓,从中分出二百担稻谷给贫苦农民度饥荒。

根据中共衡阳工委的指示,一大队在军事上,着重在争取冷水滩各派系的武装力量及一切反蒋(介石)反白(崇禧)的力量,努力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以配合解放大军待机行动,消灭盘踞在冷水滩的桂军。零陵县国民兵团副团长屈芷源,经一大队劝说,答应其所属各部归属一大队,听从一大队的调遣;隆平乡(现为冷水滩区岚角山街道一带)乡长石玉,退职回乡的国民党旧军官赵济川、周真愚、唐竹山、李瀚墨、管绍基等经一大队劝告后都表示愿归顺解放军湘南游击队阵营,他们后来都成为了二团队各级指挥员。大地主俞贵卿等人,将自家的枪支交到一大队。另有正义乡燕子窝的土匪武装数十人枪投向一大队。

1949年5月,中共衡阳工委书记兼二团队党委书记、司令员刘国安一行数人再次抵达冷水滩,先后在一大队中发展雷扶超、严度、王载钦、潘宣芝、熊珍生、严开玉、龚兴和入党,加上严固,已在一大队中总共发展八人入党。6月,刘国安在东安端桥铺乡亭上雷家村雷扶超家中宣布:中国共产党零陵县冷水滩支部正式成立,严固为书记,雷扶超、严度为支部委员。

1949年7月下旬,即著名的衡宝战役前タ,二团队政委文传源来到一大队传达新的战略部署和战斗任务,时值我人民解放军大军正在衡阳、邵阳围歼敌人白崇禧主力,要求一大队集中精锐武装,破坏白崇禧的305师及宜山独立团的后勤补给线,牵制敌人,使敌人这两个师、团不能北上衡阳增援,又不得迅即南退广西。一大队按照这个新的战略部署展开战斗,继续在冷水滩及东安竹木町芦洪市一带农村开展反“三征”的斗争,派出数十支武装小分队全面袭击敌305师及宜山独立团的后勤供应线及仓库,切断交通道路,四处打击分散守敌,毙伤敌军200余人,使敌军顾此失彼,疲惫至极。一大队牢牢地将敌305师及宜山独立团拖住不放,为策应我解放军成功发动衡宝战役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9月,衡宝战役取得空前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即向冷水滩进军。这时驻冷水滩等地的国民党宜山独立团、305师在向广西败退前,企图从冷水滩运走其囤xi积的大批军粮以及其他军用物资,并破坏铁路、桥梁、矿区等重要军事和民用设施,以阻挡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向冷水滩进军。为了配合解放大军向冷水滩进军,湘南游击队零陵一大队在中共冷水滩支部的率领下,积极开展以保护铁路、桥梁,控制军需物资,反搬迁、反破坏等斗争。

一大队派出大批武装队员深入到湘桂铁路的冷水滩车站以及黄阳司、易家桥、高溪市等车站,发动铁路工人开展护路、护桥活动。车站内外及沿线区间所有的桥梁都派有武装人员,与铁路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一同守护,及时抢修被国民党军在逃离前破坏的湘桂铁路沿线的设施,以保证解放军部队运输畅通。而对国民党军政当局的所有物资一律不予装卸、发运,重点控制粮食、油料等战略物资。冷水滩车站货运站台有五车皮货车装有大批粮食及军用物资,一大队在二团队政委文传源指挥下,驱逐守卫的国民党军警,夺下了这五车皮的粮食及军用物资,计有大米20万斤,汽油60吨,机油160余桶,还扣缴火车机车头6个,各类货车车厢10多节及大批铁路器材。一大队还先后在黄阳司、高溪市、楚江圩、孟公山、邮亭圩、隆平乡(现为岚角山一带地区)等地缴获敌军粮约100万斤。

10月5日,一大队在湘江曲河段,成功地阻截了国民党305师企图从湘江南逃出广西的货运帆船四十余艘,缴获大批军需品和民用品。这些缴获的物资绝大部分转交给了解放军122师,有力地支援了部队后勤供需。10月17日,一大队与解放军122师的先遣队在冷水滩火车站办理完最后一批物资交接工作后,122师师部文艺宣传队为大队全体指战员和冷水滩人民群众做了专场文艺慰问演出,一大队也参演了歌颂解放军的节目,以欢庆解放军胜利进军冷水滩。

二团队直属武工队则在严固、雷扶超的率领下,在湘桂铁路沿线配合解放军主力作战部队,阻击向西逃窜的国民党305师及306师余部,并在易家桥先行与解放军122师先遣部队胜利会师。武工队一部受命为122师作向导,配合解放军主力作战部队先后向东安、广西等地进军,同时一路上协助部队做群众工作,广泛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在东安大风坳,这支武工队小分队跟随解放军122师部队强行军170华里,追击南逃的敌军,最终在广西全州全歼国民党305、306师余部。战斗结束后,武工队小分队的部分队员当即转入122师,成为正式的人民解放军战士,随部队继续南下作战,其余队员返回冷水滩,解放军进军冷水滩后,一大队及二团队武工队继续在冷水滩周边地区打击国民党残余,俘获武装的小股敌军和散兵游勇300多名,缴获长、短枪枝1000余支,轻机枪12挺,重机枪四挺,弹药数万发,军马14匹,其中在上岭桥一次俘敌数十人。

1949年9月,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冷水滩,中共冷水滩支部书记兼武工队队长严固及上级党委派来协助支前工作的黄启勤,在冷水滩镇主持召开冷水滩社会各界人土支前工作预备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隆平、正义、崇义、冷水滩四个乡镇的民主爱国人士代表约50余人。经过短暂筹备后,决定成立四乡(镇)联合的维持社会秩序委员会,后改称支前委员会,并在水府庙召开成立大会,严固、黄启勤出席会议,会议推举王平凡为支前委员会主任,姜祖维为供应组长,王济生为联络组长,刘启文为武装组长。支前委员会成立后,立即开展工作,供应组更是马不停地深入到各乡村筹办粮食、副食品蔬菜、柴草。不久黄阳司也成立了支前委员会。10月初,严固、黄启勤在冷水滩火车站迎接41军第一位前来联系后勤供应的军代表,商谈支前物资的交接及部队人员的食宿等具体事宜。为了保证前线部队的需要,支前供应组人数加到30多人,全力以赴组织抢装抢运,安排接待部队食宿。隆平乡的支前物资因要过渡,便在渡口设交拨点以加快渡运速度。正义乡的支前物资交拨地设在大码头,崇义乡的支前物资集中在火车站交拨。冷水滩的广大人民群众,早就盼望解放军到来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盼望翻身的解放早日来到,各乡村群众踊跃交粮交物,争先恐后地参加支前活动,一时间,车站码头人来车往,湘江两岸千船竞渡,演绎出一场空前热忙的支前大会战。冷水滩支前委员会共征借粮食、柴草、副食品等物资计2400万余斤供应给过境的解放大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军军部进驻黄阳司,严度等同志到黄阳司迎接,并代表地方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热切盼望解放军进军冷水滩,帮助冷水滩人民底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冷水滩。严度等人受到41军首长的亲切接见,对冷水滩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踊跃支前,部队首长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在冷水滩新的地方政权尚未建立前,支前委员会还担负起维持地方治安的责任,组织社会治安巡逻队,开展打击流氓、地痞、土匪,打击偷盗、抢劫仓库及商店的破坏活动,破获各类破坏案件数十起,抓获一批扰乱社会秩序的坏分子,维持和稳定了冷水滩社会秩序。

1949年10月19日,人民解放军第41军122师在湘南游击队零陵一大队的配合下胜利进军冷水滩,冷水滩即获得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严家三兄弟后人合影

打开严正、严度、严固三兄弟的历史画卷,展示的是一幅绝对忠诚,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人生,他们志存高远的执着精神、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清正廉洁的自律精神,已然为我们树起了一座高大雄伟的精神山脉,这座山脉绵延千里、横亘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