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上方音频关注节目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2日9:00——10:00大理市妇联、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本期《城市进行时·巾帼篇》节目嘉宾:大理苍洱“金花”宣讲团成员、大理州少先队副总辅导员、下关八小副校长和洁,和您一起关注: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家长怎么给孩子立规矩?

有人说,孩子的教育,其实拼的是父母层次、远见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不同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天差地别。但唯一肯定的是有规矩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不会差。就像《规矩和爱》中所说的: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有规矩有爱的家庭,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洁

大理苍洱“金花”宣讲团成员、大理州少先队副总辅导员、下关八小副校长

遇见熟人要先打招呼, 这是最基本的礼貌

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指的是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立身处事。而教育孩子要有礼貌,体现的不仅是自身的修养,背后更是站着整个家庭的家教。可是最常见的是,父母越逼着孩子打招呼,孩子越畏畏缩缩往身后躲。最后父母只能将过错推到孩子身上,“这孩子,就是不懂礼貌”,而孩子也变得更加内向。但是其实,要培养孩子“见面问好”的礼貌习惯,并不需要逼迫。父母先做好礼貌待人、与人为善的榜样。孩子在耳濡目染下,自然也会养成好习惯。

公共场合,不可以打扰别人

在公众场合孩子又吵又闹,当周围人小声建议,管一管闹腾的孩子时,家长却反驳“小孩子就是这样的”。自由活泼,是孩子的天性。可是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的孩子。作为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孩子,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大家都有享受安静环境的权利,不可以随意打扰到周围人。这不仅是恪守公共道德,也是孩子踏入社会的必修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实是最宝贵的品质,撒谎让你失去朋友和家人

孩子说谎,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并不能代表品德出现问题。可我们也不能听之任之,置谎言于不顾。当发现孩子说谎时,父母要找到孩子说谎背后的动机。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远离说谎的坏习惯。要让他们知道,只有诚实守信的孩子,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和信赖。但父母更应该身体力行告诉孩子,诚实才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原则。

给别人添了麻烦,一定要道歉

不要小看这个细节,即使是成年人,也不一定有勇气直面承认错误。反而诸多借口,欲盖弥彰。所以很多事情,从小开始教育真的非常有必要。自己犯的错误,说一句“对不起”并没有那么难。主动承认错误,不仅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谅解,也是情商教育的一部分。但父母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理性,陪伴孩子一起改正和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别人沟通时,不能打断别人说话,这是尊重

有的孩子,上课时总习惯打断老师的发言,老师话还没说完,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回答;有的孩子,喜欢在大人聊天谈事的时候打断,非要人家变着法地陪玩;这对任何人说来,都是一种很不好的体验。不管是在任何年纪,随便打断别人说话,都是低情商的行为,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与别人沟通时,不能打断别人说话。提醒孩子改变说话的方式,教会孩子学会倾听,其实也是在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说话有分寸,是孩子将来立足社会的根本。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孩子,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越走越宽。

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位,这是习惯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你养成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好的习惯能推动孩子做出积极的改变,受益终身。但是习惯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从小监督孩子行为不断重复。即使是把用过的东西、看过的书籍放回原位,这样的小事。也能帮助孩子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更好建立规则感,形成秩序意识。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归根到底是帮孩子找到正确的路径,在人生道路上走得又稳又远。在好习惯中长大的孩子,必然更有使命感,在人际交往中,也更能得到别人的青睐。

城市进行时

《城市进行时》节目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0:00(首播)

21:00——22:00(重播)

关注方式:

1、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

2、手机下载“蜻蜓FM收音机”“喜马拉雅”等APP可同步收听或回听;

3、数字电视用户,选择“广播”界面,选定“苍洱调频”即可收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部分配图、文字等来自网络,若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望告知,我们将及时删改。

编辑:晋恺 陈丝华

值周:张辉 杨丹妮

主编:李胜

五经普知识问答小贴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单位清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摸清我国境内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各类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状况。准确界定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与种类。明确地方普查机构与相关部门的普查登记责任。确保普查对象类型界定准确、普查单位不重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