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拍卖会视频

白石山堂是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全资子公司:是目前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一家书画院,全权负责齐白石文创、齐白石风尚等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致力于对齐白石书画、艺术、篆刻鉴定及拍卖等资产进行内容挖掘、体系梳理、产业推动、业态创新、价值观重现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基于齐白石文化艺术的产品创新平台的重要环节。各位藏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请时任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清华美院客座教授、网易集团官方形象代言人、特邀教研主任、北京画院及荣宝斋签约画家,齐白石书画大数据鉴定专家、上海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白石山堂文化传媒的首席运营官-汤发周先生曾听齐白石长孙齐佛来这样说道:祖父自上年结束了“五出五归”以后,决心追回少小时失去的读书光阴,便于一九一〇年,将余霞峰下的房屋,修盖一新。大部分的改造工程和家具设计,都是自己动手搞的,可惜几经劫火,现在已荡然无存了。现将笔者所写的《白石老人的借山吟馆》一文,附录于后,以飨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 1932年 行舟图·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白石老人的借山吟馆
猎山吟馆这个名字,提起来很多人是熟悉的,因为它是白石老人中年读书、作画、治印、写字的地方,也是他经常用作题画的款识。“借山”的意思是他出身很穷、无力买山造屋,只好借来满足他研究艺术、学习诗文的要求。但它的环境、风景、建筑以及与主人的深厚感情,、能知道的人大概还不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 1933年 审音鉴古图·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湘潭县城南行一百二十里,山峦重叠,林木茂盛。其中一峰高耸,有平步街衢之致,无悬岩绝壁之虞,翠竹苍松,自成幽境。从峰顶蜿蜒而至山麓,有高约五尺之壕围,远望如扶椅一般。这就是借山馆后的余霞峰。借山吟馆是一所三开间两头出横屋的旧式有楼瓦房,连牛栏、猪圈、柴厂杂屋等共二十余间。它的前身是一家没落地主的住宅,位于茹家冲的南头。是因为这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村里,多半是茹姓聚居而得名的。距湘江西岸约十里许。北行二十里是白石铺,南行五十里即南岳衡山。因为山多田少,村里人都很贫穷。一辈子没有去过湘潭县城里的人很多,勤劳俭朴,相习成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 1936年 山居图·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一九〇六年秋冬之间,白石老人倦游归来,将作画治印的劳动报酬,加上旧居梅公祠退还的佃银,合起来买下了茹家冲这所旧瓦房,仍命名“借山吟馆”。老人在五出五归饱经披星戴月和萍飘不定的客游生活后,打算结庐林下,息影蓬门,以期整理远游时为山水所写真面目,进而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并借山补读少贫求读之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 1940年 秋霞向晚天·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由于白石老人是木工出身,在归里后二年就开始修盖借山吟馆。亲自设计,亲自动手,将进大堂屋右边前正房的矮小窗户扩大,辟为画室。外安铁柱,内装玻璃,墙壁用石灰抹成蓝白两色,使黑暗潮湿的屋子,显得特别明亮、宽敞、舒适。室内所用的画案、椅子、书柜等家具,大都是自己做的,既简单,又别致。楼上与楼下布置一样,辟为书房,除了读书、治印、写字外,就借山吟馆是一所三开间两头出横屋的旧式有楼瓦房,连牛栏、猪圈、柴厂杂屋等共二十余间。它的前身是一家没落地主的住宅,位于茹家冲的南头。是因为这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村里,多半是茹姓聚居而得名的。距湘江西岸约十里许。北行二十里是白石铺,南行五十里即南岳衡山。因为山多田少,村里人都很贫穷。一辈子没有去过湘潭县城里的人很多,勤劳俭朴,相习成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 1948年 溪桥秋柳·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一九〇六年秋冬之间,白石老人倦游归来,将作画治印的劳动报酬,加上旧居梅公祠退还的佃银、合起来买下了茹家冲这所旧瓦房,仍命名“借山吟馆”。老人在五出五归饱经披星戴月和萍飘不定的客游生活后,打算结庐林下,息影蓬门,以期整理远游时为山水所写真面目,进而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并借山补读少贫未读之书。(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甲辰年 【龙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