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我国称之为葱岭,位于中国新疆西南、阿富汗北部、塔吉克斯坦东南之间。塔里木盆地,位于帕米尔高原的东部,北边是天山,南边是昆仑山。

公元前60年,汉宣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便成了中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唐朝则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掌管咸海以东的大片地区。

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以后,在西域实行军府制,由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负责管理当地事务。帕塔地区便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由此可见,帕塔地区归属中国的历史,已经有了2千年左右。可偏偏到了清朝末年,英国和沙俄,同时盯上了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这是为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后,开始向中亚挺进。

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一败涂地,新上任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与英法意土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黯然从巴尔干半岛撤军。

在西方的扩张之路受阻,亚历山大二世便将全部精力转移到了东方。对远东的伤害咱们再熟悉不过了。

1858年的《瑷珲条约》,割走了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又割走了乌苏里江东边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还没完,沙俄对中亚、新疆片区也虎视眈眈。

此前沙俄已经收编了哈萨克汗国,当时中亚地区的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成为了沙俄重点收编对象。

除了中亚这3个汗国以外,其实我们的新疆,也在沙俄觊觎的范围之内。帕塔地区便是沙俄重点掠夺的对象。

沙俄当局认为,打不过西方国家,还打不过东方国家吗?从西方失去的利益,一定要从东方全部弥补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为保印度的安全。

早在1600年,英国列强便入侵了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到了1757年,整个印度都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拿下印度这块地盘,对英国来说,绝对是改变国运的一个大事件。印度次大陆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不仅可以联系东西方之间的陆路贸易,而且还拥有印度洋上若干的天然良港。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印度,就没有所谓的日不落帝国。如此重要的地盘,英国自然是倍加珍惜,生怕其他列强来分一杯羹。

当时英国最担心的就是法国,因为法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有可能影响英国在印度的权益。不过没多久法国进入了各种混乱之中,国王不是上断头台,就是被流放,他们对印度的影响也就微乎其微了。

反倒是北方的沙俄,有了染指印度的可能性。为啥?因为1856年以后,沙俄不断向中亚地区扩张,这让英国一点儿安全感都没有。

而沙俄与印度之间的帕塔地区,自然就成了双方的缓冲地带。谁掌控了这里,谁就能够掌控印度次大陆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俄夺走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英国支持阿古柏。

19世纪50到60年代,绝对是风起云涌的一个时期。

早在1851年,沙俄便逼迫清廷与之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该条约是清朝与沙俄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除了开放伊犁、塔城作为通商地以外,沙俄在两地还有派驻领事的权利,这就给了沙俄窥测帕塔地区的机会了。

1858年,沙俄派遣了大量探险家,以外交、商贸等名义,进入中国西北的喀什噶尔地区,开始对当地进行各种测量、勘探。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军事、经济、民生等都被他们调查得一清二楚。

到了1862年,依据《中俄北京条约》的规定,沙俄便强迫清廷派出使者开始对西北地区的两国边境线进行谈判。

最终在1864年,沙俄逼迫清廷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的东南部分、斋桑泊周围一圈共计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给划拨到了沙俄旗下。

紧接着,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的军阀阿古柏,带着一支50人的小分队,偷摸进入了我国的新疆,在这里成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

当时清朝忙着处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事情,根本没工夫管新疆的事情,这才让阿古柏在新疆做大做强。

阿古柏能做大做强,可不是他一个人有本事,而是他背后有人。当时积极支持阿古柏的便是英国人。

早在1859年,得知沙俄探险家多次出入帕塔地区后,英国也紧急派遣奥斯汀通过昆仑山,前往莎车、喀什噶尔等地进行勘探工作。

奥斯汀在帕塔地区绘制了大量图纸带回英国,第二年他们又派遣了一帮人翻过了新疆基利克山口,勘察了塔克敦巴什帕米尔地区的情况,同样也绘制了大量图纸。

不过相对来说,在帕塔地区,沙俄比英国占据着更大的优势。

为了扳回一局,当阿古柏做大以后,英国开始与阿古柏达成了某些协议,阿古柏的哲德沙尔汗国逐渐在国际上亮相,甚至得到了英国的支持。

双方开展了一系列正常的贸易,英国也为阿古柏提供了不少装备物资,这也是阿古柏能够创业成功的关键。

沙俄一看,不对劲啊,英国这不是抢自己的饭碗嘛!因此他们主动联系上阿古柏,也打算与阿古柏深入结交,可阿古柏却更加偏向于英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俄索性攻占了伊犁。

有了阿古柏的支持,英国人在帕塔地区的勘察工作,那就方便太多了。随便一个商队中,就能有七八个勘探人员。

比如说1867年,英属印度测绘局的约翰逊,便沿着什约克河一路前行到和田,在这里拿到了大量和田当地的资料。

1868年,探险家凯利,沿着和田一路考察塔里木盆地,莱因特尔也测定出了喀什噶尔地区的海拔。

到了1870年,各种考察过后,英属印度终于派人与阿古柏签订合约,建立了贸易关系。当然了,这回他们又公然对帕塔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察工作。

考察结束后,英国人得出一个结论,必须要将阿富汗到塔里木盆地这条线,变成英属印度和沙俄之间的缓冲地带。

眼看着英国对帕塔地区越来越了解,沙俄很着急、很生气,为此在1871年,他们一怒之下便悍然占领了中国伊犁。

没错,沙俄没有对阿古柏下手,因为他们觉得留着阿古柏,更方便将来夺取新疆。而且阿古柏当时有英国人罩着,也不能公然和英国撕破脸,大家只能在暗中较劲。

要这么搞下去,咱们西北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就都要丢掉了。

英国这边也不甘示弱,在1878年发动了第二次英阿战争,打算武力夺取阿富汗作为抵挡沙俄的缓冲地带。有了阿富汗和哲德沙尔汗国这两枚棋子在手,其实英国对抗沙俄的筹码还是很丰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宗棠收复新疆,英俄重新划分帕米尔高原的势力范围。

1876年,清廷决定派遣左宗棠收复新疆,花了1年多时间,年近七旬的左宗棠抬棺入疆,终于击败了阿古柏,灭掉了哲德沙尔汗国,收复了这片美丽的土地。

1881年,清廷开始与沙俄进行谈判,要求沙俄撤离伊犁。谈了很长时间,最终沙俄虽然归还了伊犁九城,却依旧割走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大片地盘。

阿古柏崩盘以后,沙俄和英国在帕塔地区的规划,瞬间失去了方向。谁也没想到左宗棠能收复新疆。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坐下来谈呗。既然新疆不能动了,那塔里木盆地他们是想都不要想了,双方只有在部分帕米尔高原划分势力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方谈得很不愉快,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沙俄在关键时刻另辟蹊径,既然搞不定英国,难道还搞不定清朝吗?

为此,沙俄在1884年强迫清廷签订了《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这份条约,直接将苏约克山口到乌孜别里山口的中国土地,割给了沙俄。

这个事情,是咱们吃亏了,但好歹西部有了一个符合国际法的边境条约,也算是给清朝免除了不少后患,省得沙俄继续找事情了。

可这事儿对英属印度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中俄矛盾解决了,那么英俄之间的矛盾,又该如何解决呢?难道真的要上升到战争的地步?

思来想去,最终英属印度选择退了一步,他们在1885年与沙俄达成协定,将阿富汗彭迪绿洲划归沙俄,以此确定双方的势力边界。一场瓜分帕米尔高原的闹剧,才算勉强宣告终结。

当然了,只要条件允许,沙俄是不可能遵守条约的。到了1892年,沙俄再次出兵我国帕米尔高原地区,占了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清廷严正抗议,沙俄呵呵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