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在担任第四任哈里发的时候,曾经遭到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的强烈反对。

穆阿维叶作为倭马亚家族的人,拿出了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的血衣,声称阿里就是杀害奥斯曼的真凶。为此,穆阿维叶公然起兵,反对阿里的统治。

阿里不仅是穆圣的女婿,更是穆圣的堂弟、养子,同样来自哈西姆家族。所以说,在伊斯兰世界,他的身份十分尊贵,也因此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穆阿维叶势单力薄,光靠叙利亚那点力量,很难和阿里正面较量。而且阿里是战无不胜的战神,穆阿维叶光靠武力很难击败对手。这个时候穆阿维叶想了个坏招,他让士兵们将《古兰经》挑在枪尖,要求安拉的裁决。

这就有点儿类似,两帮人打群架,发现自己的人比对方少,就要求两个老大出面单挑决胜负一样。

阿里很无奈啊,只好答应裁决,结果穆阿维叶从中作梗,裁决结果居然是两个人同时放弃哈里发的位置。

阿里都蒙圈了,很明显被人摆了一道,可他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个时候阿里集团内部出现了分歧。

不少主战派认为阿里退缩了,居然答应了穆阿维叶的求和,因此他们带着2万人马主动离开了阿里集团。

穆阿维叶趁此机会,果断出击,拿下了不少地盘。阿里集团丧城失地,自此走上了下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阿里从主战变为温和,哈瓦利吉派不答应

阿里原本是穆圣手下数一数二的猛将,号称常胜将军,未有败绩。穆圣曾经夸赞阿里是唯一一个真正的豪杰,因此把最心爱的女儿法蒂玛嫁给了他。

法蒂玛在伊斯兰世界的地位十分崇高,她的一言一行,都堪称妇女的典范。因此阿里和法蒂玛结合,堪称天造地设的姻缘。

这也是什叶派信徒们,坚决只认阿里和法蒂玛的后代,为哈里发唯一合法继承人的主要原因。

不过,在与穆阿维叶之争中,阿里显然没有穆阿维叶心机重,上了对方的当。在战场上战无不胜的阿里,却在《古兰经》面前停下了脚步。

阿里为啥这么实诚呢?

这让我想起了太平天国里的一段故事。

太平天国起家的时候,洪秀全自称自己是上帝之子,耶稣的弟弟,从而俘获了一大批信众。等到事业做大以后,其他人也想分一杯羹。因此杨秀清成了天父,萧朝贵成了天兄,洪秀全见了他们都要下跪行礼。

洪秀全作为万人之上的天王,为啥要向杨秀清行礼呢?主要是因为,如果否认了杨秀清是天父的事情,那也就变相地否认了自己是上帝之子的事情。那太平天国的建立,就没有什么法理上的基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的道理,如果阿里不把《古兰经》当回事的话,那么就等于是公开反对穆圣是人类最后一个先知的事实,那整个伊斯兰世界,都会信仰垮塌。那么阿里的身份,自然也就没啥特殊性了,这是阿里不能接受的。

主战,极有可能带崩整个伊斯兰世界,主和,至少可以保住伊斯兰世界,也保住一部分人对自己的支持。

结果哈瓦利吉派那帮人不答应,他们和穆阿维叶之间应该是有深仇大恨,毕竟战争肯定有不少死伤。所以他们坚决要消灭穆阿维叶,既然阿里做不到,那他们只能出走,建立自己的集团。

公元661年,哈瓦利吉派的人,派人将阿里给害了。这可帮了穆阿维叶一个大忙,穆阿维叶趁此机会,直接继任哈里发,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主宰者,建立了倭马亚王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法塔赫:从主战派主力,到主和派代表

就目前的巴以局势来看,巴解的代表法塔赫,显然成了主和派,而哈马斯则成了主战派。因此不少人都说哈马斯是巴勒斯坦唯一的希望。

其实这两者之间,系出同门,而且法塔赫也曾经是赫赫有名的主战派。无论是规模还是战斗力,都远胜如今的哈马斯。

早在1959年,法塔赫就成立了。作为巴解的代表组织,法塔赫成为了当时巴勒斯坦人唯一的希望。

在法塔赫成立之前,巴勒斯坦人一盘散沙,只是周围国家争夺的对象,根本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的可能。可以说,是法塔赫给巴勒斯坦人带来了希望。

那时候埃及占着加沙,约旦占着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占着巴勒斯坦的其他地区。巴勒斯坦人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只能成为各国的顺民。

  • 1964年,在法塔赫的带领下,巴解才正式成立,巴勒斯坦人这才有了自己的核心组织。也就有了建国的基础。
  • 1965年开始,巴解组织开始正式开启反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当时他们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国家,武装斗争是他们的唯一出路。
  • 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前夕,巴解多次袭击以色列人,这也变相地成为了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阿拉伯联军惨败,巴解带着几十万巴勒斯坦的难民背井离乡,开始了流浪的生活。他们先去了约旦,后去了黎巴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如此,他们依旧片刻不忘与以色列作对。尤其是在占领黎巴嫩南部以后,更是以此为基地,时不时发动对以色列的突袭。尤其是在1973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巴解组织也出力不少。

结果巴解的多次袭击,再次惹怒了以色列,这才爆发了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以色列攻入黎巴嫩,将这里的巴解组织一顿胖揍,灭了3千多精锐,将巴解总部赶出了黎巴嫩,这才罢休。

此后巴解组织迁徙到突尼斯,手下人马也分别迁到了12个阿拉伯国家。此后巴解虽然依旧在武力抗争以色列的入侵,但和谈的声音也在不断出现。

1988年,巴以之间的和谈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巴解也顺利建立了巴勒斯坦国,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拥有了一定的自治权。

过去斗争了20多年,甭说建国了,连国土的影子都没见到。现在通过和谈,反倒能获得部分国土,巴解内部的主和派逐渐做大,主战派愤懑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哈马斯:1987年成立的主战派新代表

由于巴解内部的主和派声音越来越大,导致主战派们纷纷离场,他们不愿再跟这帮主和派的掺和在一起。为啥会这样呢?

主要还是因为这么多年的战争打下来,双方死伤的亲人朋友实在是太多了,总归会有人放不下仇恨,谁也别想劝人当圣母,事情到了自己头上才知道仇恨只能用复仇来化解,别无他法。

这么多主战派的人,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个时候,埃及穆兄会在巴勒斯坦的分支,打算起来做点事情了。但是他们又不愿意公开得罪以色列,万一以色列把矛头对准埃及的穆兄会,那就划不来了啊。

毕竟此前亚辛主导的穆兄会巴勒斯坦分会一直以慈善的面目出现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他们在这里修学校、搞免费医疗、提供免费的食物和水给巴勒斯坦难民。不光巴勒斯坦人支持他们,就连以色列当局,也对穆兄会巴勒斯坦分会的行为很赞赏。

因此,在亚辛的支持下,穆兄会打算成立一个新的组织,继续用武力和以色列作斗争。1987年,哈马斯便成立了。

所以说,很多人看了网上几篇小短文,就说以色列以前支持哈马斯和法塔赫斗争,简直太无语了。真实情况是,以色列支持的是哈马斯的前身,也就是当时相对比较温和且一直在搞慈善的埃及穆兄会巴勒斯坦分会。谁能想到这么一个温和的集团,会搞出这么一个极端组织呢?如果说新加坡人算境外势力的话,那哈马斯应该也能算,各位细想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言归正传,大量主战派的力量,集中到了哈马斯阵营,再次开启了与以色列的武装斗争。从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开始,到这次的哈以之争,哈马斯始终不愿放弃武装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战派会不会层出不穷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巴解斗争了20多年,好不容易建立了巴勒斯坦国,因此他们放弃了武装斗争,包括恐袭。

巴解刚放下,哈马斯就捡了起来。为啥呢?说到底还是因为,巴解所成立的巴勒斯坦,并不是哈马斯这些主战派所希望成立的模样。

在哈马斯心目中,应该把以色列铲除了以后,再建立巴勒斯坦。但是就目前双方的实力差距,这一计划,恐怕很难实现。因此他们心目中的巴勒斯坦,建国之路遥遥无期。

关键不在这里,关键是,如果哈马斯哪天像巴解那样放弃了主战,选择主和。会不会又会导致某一些人不满呢?到时候是不是又冒出一个新的主战派集团来,继续和以色列搞冲突呢?

又或者说,但凡不满巴勒斯坦现状的人,是不是都可以组建成一支武装力量,继续和以色列作斗争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看巴解之间的和平是很难到来了,因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想法,谁也不能做到大家都服。

当年阿里集团和穆阿维叶集团之间的斗争,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插曲,却改变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走向。时至今日,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都无法调和,什叶派中的主战派层出不穷。联想到如今的巴以局势,岂不和当年的情况极为相似?巴以矛盾是否也会延续千年之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