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航空出行,改签机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今年以来,昌宁县发生了2起因接到自称是航空公司的客服打来的电话提醒“机票退改签”,并跟着对方的指令进行操作,最终几十万元钱“不翼而飞”的案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月,昌宁县柯街镇的禹先生购买了一张飞机票,后接到一个自称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因下雪机票需要改签,会补偿禹先生300元。禹先生信以为真,就按对方要求下载了“众会议”App,并在对方指挥下进行“改签”(期间禹先生向对方提供了妻子的手机号码)。后禹先生的妻子也接到对方的电话,并配合对方进行操作,2人的银行卡分别被转走144960元、11100元。

4月,卡斯镇的李女士购买了一张飞机票,后接到一个自称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其所订航班因飞机发生故障需要改签。李女士信以为真,便按对方要求下载了“云服务”App进行机票改签操作。后对方以需要退费补偿才可改签为由,诱骗李女士开通银联服务并从其银行卡转走198765元。

警方提醒

  “机票类退改签”常见诈骗套路

1.非法获取信息,取得受害者的信任。

首先,诈骗分子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者的航班信息,如航班号、出发地和目的地、乘客姓名等。然后会冒充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或机票代理商,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或邮件的方式联系受害者,并通过精准提供受害人乘机信息的方式骗取信任。

2.借补偿费之名引诱受害者掉入陷阱。

当获取受害者的信任后,诈骗分子会以“航班延误”“机票改签”等理由主动提出“退费”或“理赔”。随后,诈骗分子会以“验证”账户信息、购票记录等幌子诱骗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或者开启“屏幕共享”等,进而将受害人带入陷阱。

3.诱导对方转账,实施诈骗。

受害者按照要求提供了个人信息后,诈骗分子会以“转账验证账户安全”“刷流水确保理赔通道顺畅”等理由套取交易验证码、诱导转账,或者通过“屏幕共享”获取交易信息,最终转走资金实施诈骗。

如何预防“机票类退改签”诈骗?

1.通过官方渠道购买机票。

2.接到陌生短信和电话,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不要拨打短信中提供的陌生号码,更不要点击短信链接。

3.了解机票改签信息和政策,提升自我防范意识。

4.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注意查看诈骗预警提醒信息。

本报记者 张恒 通讯员 冉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