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买房子吗?

对很多30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这个问题令人致命,令人毛骨悚然,又难以回避。最近,大家大概又开始为此心潮澎湃了。

利多房地产的政策最近就像夏天雨后树林里的蘑菇,呼的一下都冒了出来。

人们已经可以轻松的获得贷款的审批,并且可以获得相当低的利息;限购的堡垒里,名正言顺留下来的大概只剩下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其余的,海南是由于免税港的特殊情况,而天津目前只是部分放开。

在一线城市里,最先出现爆量的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是深圳,5月上旬,二手房成交量就增长超过40%。

魔都上海,只在5月18日一天,由于突然出现的密集房地产政策,成交较平日就上涨了30%。

全面松绑的杭州,二手房带看量在政策出台后上涨了170%-190%,成交上涨20%。

同样完全放开但魅力稍弱的西安,成交量增长也达到了17%。

在一年,甚至三四个月以前,提到内地房地产,还是等待者的主场。

自以为已经发现财富圣杯的聪明人们,好像期望一种情况的发生———房价一直在下跌,并且希望这种变化导致社会财富阶层的颠覆。

实际上,这种算计的一厢情愿程度,简直超过了视频平台上那些赘婿逆袭的「狗血」短剧。

可以肯定的说,在几百年有数据统计的人类经济史上,除非使用暴力剥夺的方式,还没有见过哪次经济周期让一个社会的财富阶层出现如此反转,像烙饼翻面一样,穷人变成了富有阶层,而富人变成了社会底层。

对于房地产,还有更绝望看法。这是搭建在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基础上,然后断定人们住房的需求量越来越低,房价也就会越来越低。

其实,这个看法夸大了长期问题对短期的影响。的确,人类经常在关注具体细节问题时会犯这样的傻,而对身边明摆着的反例却视而不见。

比如,从长远来看地球是要毁灭的,但是人类经济并没有因为这种必然性而早早式微,而是在近200年呈几何基数繁荣。

人口出生率下降也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其实自打196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出生率就开始不可挽回的下降了,甚至他们用非常高额的生育补贴也没有让人们更愿意生小孩。

但是,那些先富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房地产价格有出现趋势性的下跌吗?情况正好相反,这些出生率下降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呈趋势性上升趋势。据统计,房地产大概是除了股票之外,长期能赶超通胀水平最好的投资类别。

这是为什么呢?人在逐渐变少,但房地产价格并没有因为需求变少而下降或者习惯性崩溃?

原因其实很简单,虽然一个局域社会中人数没有增加,但是每个人的经济生活空间需求却在逐渐膨胀。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只有上海和苏州两个城市,再假如一个人住在上海,在上海就需要一所房子用作居住。然后,他在假期要去苏州旅游,所以,如果有利可图,就会有人为他提供在苏州短暂生活所需求的生活空间(那大概是一间舒适的酒店房间)。而与此同时,这个人对上海房地产居住的需求并未消失。

所以,旅游这个行为对这个人来说,就是使他房地产需求增加了一点,比如变成了1.0000001。管他呢,反正是增加了那么一点点。

如果这种行为对房地产需求的微增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个局域社会中生活的人们行为相加———就像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一样———他们整体的房地产需求是有相当大程度增加的。而且,这种增加还会随着科技进步,也就是物流效率、信息传播效率的增加而增加。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定阶段里,人们的房地产需求膨胀速率要大于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带来的需求下降,在这个阶段,房地产价格也会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

当然了,对于中国来讲,房地产还有特殊性。特殊就特殊在,中国的城市「安排」是上个世纪计划制度的遗产。虽然我们的经济早就是市场制了,但城市还是计划制度。

假如根据行政规划,某个地方是个县级行政单位,那么他就有个县政府以及配套的部门,并在其周边形成一个小城市。而之后经济变迁导致的人口流动,并不影响这个行政单位的存在。反而,从平衡起见,经济落后县市还会得到政府更多扶持,以便让他继续存在下去。这种行政架构得以延续的核心支撑就是户口制度。

在最近的房地产管控制度放开过程中,包含着一些一二线城市户口管理制度的放开———这其实再次验证了一个事实,中国的改革都是通过基层问题倒逼而前行的。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根本没有结束。他看似好像接近结束了,其实人口流动是被传统行政管理制度抑制住了。如果这种管控进一步放开,人口还会从那些经济没有前途、就业整体水平低下的「假城市」继续流向经济更富有弹性的「真城市」。

其实这种趋势一直存在———那些「真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仍然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总体上看,这种价格增长是可以对抗通胀的。

而在「假城市」,由于缺乏有价值的就业,房地产价格应该呈下降趋势。而且,从政府的角度,不是应该帮助这些地方凑活地维持下去,而是应该加速他们的整合。

今年,决策当局收紧了低效城市发放地方债的权力,基本上是这种意图的一种体现。低效地区人力资源的挤出,反而是中国二次城市化的进行。

那么,再回到老问题上来,该买房吗?

如果你对中国经济抱有信心,这是个不言而喻的问题。

当然,更关键的是,你有足够的钱来做这件事吗?

大多数人,仍然会为他们所在城市的房价焦虑下去,无论它是涨还是跌。而这正是他们一种经济意义上存在的一种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