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常关注楼市的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相关提振楼市的措施该出的基本都出了,比如说,房贷利率已经创历史新低,很多城市的公积金可贷款额度创历史新高,以及众多让人眼花缭乱的优惠、补贴政策层出不穷,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城市的二手房价已经回到2019年之前,有的甚至回到2016年前后。

可以说,为了鼓励大家买房,就买房环境而言,在我国房地产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好。但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这几年楼市的观望情绪越来越浓厚,这直接体现在销售数据上。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前5个月,百强房企销售业绩连年下滑:与2021年顶峰期过万亿的销售额相比,自不必说了;即便与2022年和2023年同期相比,也有28%和32%的下降幅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这里火、那里热都是虚的,整体数据不会说谎。事实证明,这一轮轮的催买房并没什么效果,而且还随着时间的推移,信心的消磨,市场的各项数据处于进一步调整之中。

普通人能看到,国家其实也早已心知肚明,统计部门每个月发布的大中城市房地产运行数据就能看出心态。如5月份统计部门发布全国房地产运行数据以后,发言人公开表示,要“根据中央会议精神,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为了防止数据进一步下滑,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和回暖,接着就是“5.17”、“6.7”、“6.12”决策部门和决策层相继进行房地产相关工作部署,其高频次和严厉措辞表明,国家对当下房地产运行状态真的比较着急了。

又一新提议上报,获网友支持。

国家着急,银行着急,房产持有者着急,其实,代表房企利益的行业协会更为着急。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显示,6月13日,上海工商联房地产商会通过公开平台发布“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的具体建议”,相关人员表示,将整理各方的提议,通过市工商联上报给上级部门,期望尽快推动上海楼市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从该提议的内容看,背景依据是按照目前的楼市发展趋势,2024年房地产销售还将下降10%以上。销售下降、资产价格下降,让房企处在悬崖边上,将危及经济和金融安全与稳定。从这个角度看,行业协会的提议代表了房企的心声。

该提议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需要非常规刺激手段、去库存政策要尽快在全国落地、控制土地供应、收购存量房多管齐下、给予民营房企更多支持、不仅要救项目还要救房企等等。

而且与购房者直接相关的建议也不少,比如放松二套房首付比例限制、放松首套房认定标准、降低房贷利率、帮助房企完成保交楼等等。特别提到创新政策工具,比如推行首套房按揭还款税前抵扣个人所得税、首套房贷款利率7折等系统性降低居民购房负担的举措。从大家的评论看,非常支持首套房按揭贷款税前抵扣个税以及首套房贷利率7折等切实降低家庭支出成本建议。

要知道,现行政策只是首套房贷利息抵扣个税,老实说,一年省不了几个钱。但如果把每个月的月供也加进来进行个税抵扣,力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个月两三万的月供很正常,如果都能抵扣个税的话,仅在这方面一个月就要节省2-3千元。加上首套房贷利率7折,又可省一笔支出,这对刚需是非常给力的支持了。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凡是有利于购房者的事,相信大家都会支持的,希望上海房地产商会的及时上报,加快推进吧。如果效果好的话,尽快全国推广,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