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何方

初夏时节,万物葱郁。徽县14.5万亩小麦进入了扬花灌浆期,长势喜人。一阵徐风吹来,广袤无垠的田野里,苍翠欲滴的麦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滚滚麦浪,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丰收在望的景象。

在永宁镇高山村的麦田里,伴随着阵阵马达声,装载着农药的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遥控下,沿着麦田匀速飞行,随着一阵水雾腾起,一亩地的麦田在短短5分钟就完成了病虫害“一喷三防”作业。

“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具有精准、高效、均匀、穿透力强等优势,每架植保无人机每天能完成300亩到400亩喷洒作业,极大提高了防治效果和效率。”技术人员介绍说。

“一喷三防”技术是针对小麦生长中后期管理的重要技术举措,主要包括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以及混合喷施杀虫剂、杀菌剂,以达到防病虫、防倒伏、增加粒重的多重效果。而无人机的引入,则让这一技术更加高效、精准地实施。为确保夏粮的优质高产高效,徽县农技中心从小麦扬花期开始积极组织开展以无人机统防统治为主的“一喷三防”技术措施,为小麦丰产增收保驾护航。

中川村村民刘宏兴奋地表示:“无人机作业不仅速度快、效果好,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生产的小麦更加绿色安全。我家的60亩小麦长势明显好于往年,预计今年亩产超过800斤不成问题。”

据悉,自徽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开展以来,农技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发放“一喷三防”技术要点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培训,指导农户科学、安全、合理用药。截至目前,植保无人机累计开展“一喷三防”作业10000亩,发放戊唑醇103626袋,15%噻虫·高氯氟悬浮剂65574袋,28-高芸苔素内脂104396袋。

近年来,徽县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位,积极实施小麦“一喷三防”项目、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项目、小麦单产提升等项目,全面推行标准化、集约化、绿色化等综合技术,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