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6日早晨,新四军过青弋江时遭遇国军伏击,皖南事变爆发。

时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的,是傅秋涛上将,他们部队是一纵队,也是新四军左路。

就在这紧急时刻,他没想到,自己的副手赵凌波突然投敌叛变。

这下可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办法,他只好留下爱人,还把刚满1岁的女儿暂送老乡带着。

而那次突围,直到晚年,将军仍记忆犹新,他说:“当年若没有群众信任,还有统一战线,恐怕我早就是死过好几回的人了!”

那时,国军52师穷追不舍,还有敌方部队封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是如何逃出生天的?

一切都要从遇袭当天的早晨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出重围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8万蒋军欲包围新四军,傅秋涛将军如何指挥部队成功突围?

1941年1月6日早晨,新四军按计划继续北移,涉过青弋江,行到丕岭纸棚村。

不料,他们刚到那儿就遭到了国军伏击,皖南事变正式爆发。

在此之前,新四军的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就预料到国军极有可能伏击,但终究还是棋差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皖南事变前,1940年年底,在皖的新四军,按照中央指示积极准备戎装转移。

为此,新四军军长叶挺亲自拜访顾祝同,提及北移一事。

此人是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他所管辖区域正好是新四军必经之路上。

实际上,他是蒋委员长的鹰犬,奉行顽固派政策,已经暗中密谋了打击新四军的计划。

叶军长要求部队行径沿途,国军不得阻挡,顾同意了新四军的要求,还表示会沿途保护。

这年12月3日,新四军陆陆续续出发了,皖南部队分成三路,左中右并行北上,共9000多人。

而在事后才得知,他们最初的行动路线,中央事先并不清楚。

没想到那时顾竟突然改变主意,命令部队改道,不许经过苏南敌后。

雪上加霜的是,国民党还故意泄露机密,使得敌日伪日夜追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给到的理由是,新四军袭击友军,还侵占其他军队阵地。

无疑,这是颠倒黑白,部队在皖南的驻地仅有五六十里,日常与周边国军相处融洽,还经常帮忙。

反观国军,时常搞摩擦,动不动就袭击和逮捕新四军的战士。

皖南事变发生后,第二天,单是傅秋涛一纵队,就加速前进,在事变第二天拂晓进击求岭,进入榜山,顺利完成计划。

1941年1月7日黄昏,一纵队老一团顺势下山,激战2小时击溃守敌,拿下西南方的举山,为新四军会合进攻星潭创造了机会。

然而,就在这要紧关头,老一团团长熊应堂,多次指挥部队前进,均遭纵队副司令赵凌波阻挠。

赵副司令也就是傅司令的副手,而且他还以军法相要挟熊团长,要求他服从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部队只能撤回驻地梓坑,在榜山打转,星潭未能拿下,也就失去了突出重围的机会。

对此,正副军长开了个会,讨论后续的行动方案,但叶、项两人的意见不统一,那场会议竟开了10个小时之久。

项副军长缺乏大兵团的指挥作战能力,迟迟没有个定论,战机延误,就在那时,蒋军完成了包围部署。

会议最后结果还是突围,但为时已晚,如要突围需付出更高的代价。

在军部之外,各纵队也积极响应,开会讨论突围的问题。

傅秋涛将军这一左路,在军部开会第二天,开了个小会,大家总结了两个方案。

一个是原路撤退,走北路,再渡江到无畏,另一个是走过东线到苏南。

最后,大家决定向苏南转移,这个决定考量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一支队的同志们认为,苏南是部队战斗、生活过的地方。

那时,他们的傅司令还是老一团团长,在苏南一带群众基础很好,去那里容易得到群众支持。

假如突围成功,他们背靠宁国、宣城,能够及时策应军部。

这个方案是纵队政委江渭清提出的,他认为可打榔桥公路,响应军部。

那个时候,赵凌波又冒了出来,借口说这个事他要向军部请示,以此拖延和反对。

就在他们开会的时候,上午10点,国军52师从榔桥猛扑过来,剑指新老一团。

傅司令连忙指挥老一团配合新一团,目的是击退敌人。

但国军越来越多,他们难以招架,下午4点召开紧急会议。

傅司令决定,选定了第二种方案,必须去苏南让老一团打前卫,新一团打掩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会议开了几个小时,他们纵队内部就统一意见,确认部署,为后面突围争取到了机会。

会后,老一团和纵队特务营按计划行动,准备强攻梅树岭,就在双方激战时,赵凌波却传达命令,要求撤退。

这到底是怎么会一回事?傅秋涛司令要如何应对这一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斗智斗勇

1941年皖南事变,傅秋涛上将副手叛变,他如何率部逃出生天?

1941年1月8日,上午开完会后,傅秋涛部与敌人展开激战。

就在那时,纵队副司令赵凌波出来,对老一团的同志说要整个部队撤退。

这下熊团长说什么都不妥协了,哪怕对方再拿军法来威胁他,他也不认。

将熊团长不同意,他便立刻下令,要司号员吹军号,强行命队员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这件事傅司令得知了,他十分愤怒,并要求警卫员把赵副司令带来,他要当面对质。

而这个人懦弱猥琐,知道司令一定会找他算账,便趁乱脱离队伍,直接投敌叛逃了。

傅司令心中是懊悔不已,自己没能仔觉到,竟让那个无耻的叛徒耽搁了战机。

木已成舟,接下来也只能硬着头皮应对了,那么傅司令是如何运用巧计化险为夷的呢?

傅部突围后不久,又遭遇了新情况,跟指挥部联络的电台被敌人炸毁。

这对于部队而言非常不好,傅司令的压力更大了,但同时这也给了他指挥上的一些自由。

副手投敌,很有可能会泄露情报,眼下他们要做的就是选择最好的突破口,让部队顺利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研究,他们选择了求岭南方6华里,“三节水”地区的一个峪谷,那里有一条公路穿过深谷。

因为地势险要,敌人以为傅部不敢进去,防守松懈,敌52师仅安排了一个营。

那里确实很险,但出其不意,才可能突出重围,有较大的胜算。

于是,仍是由老一团打头阵,经过大小3次激战,付出沉重的代价,他们突破了敌人第一道防线。

后来,傅秋涛将军回忆此景时,他说,如果那时,军部没有回茂林,而是集中兵力死守,或者猛攻星潭,有突围成功的可能。

实际上,在军部遇袭开会时,叶军长曾提议集中兵力,向星潭发起正面进攻,但这一建议被项副军长否决。

由此,部队最后做出了重返茂林的错误决定,导致后来的惨案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