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根据2024年5月19日赵建院长在研传会旬度直播中的发言整理而成。

有人说“公债不是债”,可以不用还。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全面。如果公债因为不用还可以随便发,那么国家发展就简单了,比赛发债就行。国债最终还是得还,只是方式比较隐秘,或者是增加税收,或者是大型通胀。但是如果经济陷入通缩,缺乏最后借款人和货币创造机制,国债就应该补上。还是那句话,发债不是问题,关键看发债的钱用来干什么,形成的资产能否与债务在收益和期限上匹配。

从这个机理来思考中国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对未来经济走势和大类资产价格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人民币的发行机制将要发生巨大的变迁。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是不计入赤字,二是国务院审批,人大只需报备,三是利率低期限长,四是常规化操作,每年都可以发。这个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再结合近期中国经济政策的密集出台和调整,更有重大的信号意义。这些调整不仅涉及特别国债的发行、房地产政策的全面转向,还涉及到地方债务管理的强化。这些政策背后的逻辑和考量,与中国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紧密相连。

一、超长期特别国债要匹配超长期的特别资产

特别国债的发行是中国经济政策调整的一大亮点。与常规国债相比,特别国债具有不受赤字约束的特性,这使得政府在应对重大风险事件时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特别国债的发行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的财政压力,还可以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特别国债的支持,政府可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根据资产负债匹配原理,超长期特别国债顾名思义,在期限上应该匹配超长期的资产,在用途上应该匹配“特别”。根据财政部发言人的说法,是为了服务国家长期重大战略。当务之急,可能是主要服务“战争”,也就是防风险攻坚战。用长期低息的国债置换短期高息的地方债,降低整个经济循环和治理体系的成本。特别是防止在三中全会前发生系统性风险事件。

二、降低首付、取消利率下限、国家收储,“新三支箭”能拯救房地产吗

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同时发生的,是房地产政策的全面转向,这是另一大重要调整。政府通过降低首付比例、调整利率下限等措施,旨在降低购房门槛、释放购房需求,从而稳定房地产市场。这一政策的调整对于促进消费、拉动投资、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反映了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我把“降低首付、取消利率下限、国家收储”看做房地产政策的“新三支箭”。效果会怎样,我认为政策在加速,市场底部正在酝酿,但是可能需要半年的时间。资产价格具有“反身性”,有时也是一念之间的事情。有人会说现在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失业和收入大减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相对的,2021年上半年房价还是在大涨,那时房子也很多,为啥没人说房子是垃圾。这就是反身性。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旦成为常态,央行买国债也成为常态,通胀和部分房价一旦再刺激起来,买涨不买跌的情绪又出现,反身性就来了。人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15%的首付,3%的利率,不要低估中国人的赌性。所以,不要对当前的形势太悲观。但是,我还是说,还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需要psl等大杀器出现,靠棚改货币化直接撒钱。这个现在还没出,所以还要等。但想改善的可以去看了。

三、地方债务危机的背后是央地博弈,是债务的藩镇之乱

在地方债务管理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债务规模控制、优化债务结构、推进债务置换等。这些措施旨在降低债务风险、保障财政的可持续性。加强地方债务管理不仅有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优化债务结构、推进债务置换等措施,政府可以降低债务成本、减轻债务负担,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思考点:李嘉图等价原理与中国经济政策

在讨论中国经济政策调整时,我们不得不提到李嘉图等价原理。这一原理认为,政府通过发行公债融资与通过税收融资在经济效果上是等价的。这是因为理性的消费者会预见到未来的税收增加,从而在当前调整消费和储蓄行为。

对于当前中国特别国债的发行和未来的财政政策走向,我们可以从李嘉图等价原理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特别国债的发行虽然短期内增加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但从长期来看,这些投资将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财政收入,从而减轻未来的税收压力。这与李嘉图等价原理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李嘉图等价原理的假设条件可能并不完全成立。消费者可能并非完全理性,市场也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在评估特别国债发行的经济效果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密切关注市场反应和政策实施效果。

总之,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反映了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思考。特别国债的发行、房地产政策的调整以及地方债务管理的加强等措施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同时,我们也需要从李嘉图等价原理等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以更好地理解政策背后的逻辑和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