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拍卖会视频

白石山堂是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全资子公司:是目前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一家书画院,全权负责齐白石文创、齐白石风尚等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致力于对齐白石书画、艺术、篆刻鉴定及拍卖等资产进行内容挖掘、体系梳理、产业推动、业态创新、价值观重现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基于齐白石文化艺术的产品创新平台的重要环节。各位藏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请时任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清华美院客座教授、网易集团官方形象代言人、特邀教研主任、北京画院及荣宝斋签约画家,齐白石书画大数据鉴定专家、上海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白石山堂文化传媒的首席运营官-汤发周先生曾听齐白石长孙齐佛来这样说道:从三十四岁起,祖父开始学习书法篆刻,他最喜欢的是麓山寺碑和云麾碑,但对钟鼎、小篆也都下过苦功夫练习,连何绍基、金冬心的字也练过。他练家就像一家,有人说他写的何字,连何绍基本人也分不出真假来。可是,他并不死抓住不放,一辈子寄人篱下。到六十岁以后,他的书法已经是独具一格,不落别人窠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书法作品·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虽然从笔态神情中,不难知道他是练过碑的,但他那苍老遭劲的气势,舒展流畅的笔锋,确实足集各家之大成祖父对金白篆刻,也很感兴趣,他曾对我说:“我任三十三岁时,看到王伸言、黎松庵两社友学印章,不禁两于也痒起来,使和他们一起墓刻,开始是仿浙派西冷八家的丁效和黄易的刀法。清乾隆以术他们在篆刻艺术上都有较高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书法作品·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后来在社友黎薇荪家里看到赵之谦的·金蝶堂印谱’,又改摹赵体方知老实为正,疏密自然,乃一变。再后,喜·天发神谶碑’,刀法一变;喜'三公山碑’,篆法变;最后见秦汉纵横平直,--任自然,才开始大变。祖父对刻印也像作画一样,是下过苦功夫的。曾付我说:“首先因家贫买不起行章,便用梨木锯成方条,再裁成-寸长左右,加以琢磨,像这样的木章,总足足刻了一箩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书法作品·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后来听说五龙山下有一种黑色石头,名叫楚石,可以刻印,我又刻了一两箩筐。”祖母也说:“你祖父学刻印章的时候,简直是入了迷,经常是刻好了又磨,磨掉以后又刻,把屋子到处弄成泥浆,不撑船就不能进去。”祖父在一首诗的自注里也曾这样记载过:“余学刊印,刊后复磨,磨后又刊,客室成泥,欲就干移于东,复移于西,移于八方,通室必成池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篆刻作品·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家境贫穷。记得祖父对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我和黎松庵(是他的好友,家境很富裕),同时学刻印章,黎松庵的天资比我高;一日,松庵对我说:“濒生,我不学刻印了。’我说:'为什么?’松庵说:'坏眼睛。’从此,松庵便真的学了。”接着祖父又深有感慨地说:“我当时的家境要是和松庵一样的话,也就没有今日了。”(未完待续)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甲辰年 【龙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