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陈春安

“第一次中国画家(在法国)的大型独立画展,是张大千在现代艺术馆(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还有同时在塞努奇亚洲博物馆的展览。”2024年5月10日上午9点,一部关于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纪录片《万里千寻》在四川省内江师范学院会议中心上映。这里正在举行“张大千诞辰125周年”纪念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里千寻》交流分享会场外

“张大千在西方重新创作这个理想之地,这是对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的再次肯定,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荧幕上,一位名为卡尔尼根的美国艺术评论家就他印象中的张大千展开了描述。张大千原名张正权,于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内江,1983年4月2日逝世于台北,是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国画大师之一。

本次活动由中共内江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由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等单位承办,活动邀请到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邱笑秋、四川大学教授,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林木、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致公画院副院长程峰等张大千研究专家。旨在交流张大千生平事迹、作品,传播张大千艺术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一级美术师邱笑秋正在学术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发言

上午,活动围绕纪录片《万里千寻》交流分享会展开。纪录片《万里千寻》由华裔导演张伟民拍摄制作,影片中,导演沿着张大千离开中国,在海外寻求第二故乡的足迹,从香港、台北出发,沿阿根廷、巴西、法国等地,探寻张大千的生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享会现场

纪录片中,谈起张大千。在子女眼中,他是位传统的长辈;在学徒眼中,他是位执拗的艺术家;在邻居眼中,他是个和善的老头儿;法国的美术馆长形容他为戴着东坡帽的传统中国形象;美国的教授形容他为代表花与和平的中国形象。不同立场、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下的人眼中的张大千形象各不相同,而为了采集到这些人的声音,导演张伟民用了1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分享纪录片《万里千寻》

“从拿到那卷67年拍摄的胶片开始,首先是震撼,然后是一股冲动:大千先生的后半生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模糊的形象,而这形象究竟是什么样的?从那一刻开始,我感到历史落在了我身上,我和大千先生一样是个漂泊海外的艺术家,探寻大千先生的生平是我使命的开始。”导演张伟民在谈及推动自己完成影片的动力时提到。她将影片分为三个阶段:代表张大千旅途的“张大千在海外”、描绘张大千作品、诗文的“大千”、将东方艺术、精神带到西方的“无相之相”。“张大千走到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度是带着使命的,对我而言也是,这十二年,是为了弥补中国在世界艺术史上的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演张伟民(右)与观众互动交流

万里故山频入梦,挂帆归日是何年。将中国笔墨带往世界的张大千一直思念着故土,他在海外打造了他心目中的“桃源乡”,又匆匆离去,转而寻找下一个“故里”。而他所带来的那些东方余韵,就这样一路回响在他走过的路上、影响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