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言

近日,不少带有“猫meme”符号的席卷短视频,这 在企业高管纷纷下场做IP、充当各类“导师”的严肃场合中,似乎显得格格不入,但它们却成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荧幕新宠。

如今,社交媒体呈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一切引发广泛讨论的事件,无论正面负面,最后都可以变成「梗」玩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猫meme”短视频的诞生,可以说是毫无逻辑,大部分都会标上“为了冲10万+”、“求点个赞吧,老板会扣我工资”等不够严肃的弹幕文字。

但正是这种充满后现代感的符号,击中了很多观众的情绪痛点。

毕竟,没有人会对小动物产生反感。哪怕短视频再low、再无聊,人们出于对“小猫小羊”人设的喜爱,也会顺手点个赞,让平日的压力得以释放。

从中可发现,当代年轻人正在习惯以戏谑、娱乐、解构的态度应对社会热点事件。理论上,社交媒体可以让“万物皆可成梗”,只有不断造梗、玩梗,才是一个活跃的Social人应有的才华与姿态。

那么,像“猫meme”这样疯传的话题与符号,有多少种不同的类型呢?

我在一篇知乎文章中找到了答案。

这篇文章从专业学术视角,详细探讨了这一流行文化现象,并对各种梗的类型做出了细致的盘点,希望能帮你启发创作灵感,建议转发或收藏。

原文作者为乌合之野@知乎,她是四川师范大学文艺美学博士,也是澎湃思想市场专栏作者、四川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以下是全文内容,已取得授权转载(有删减):

我认为,从互文性研究来看,万物皆可为梗,可能是一种比较简约的表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梗更像是合集称呼,而不是某个类型称呼。

1、梗典:万物凝缩而成

和梗有关的图文内容遍布所有文学领域,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流通和评价领域.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不同领域又随着媒介的更迭而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譬如在古代诗文里,用梗也很频繁,但他们并不这么叫,而是称之为“用典”。也正是因为在大量的互相用典的过程中,那些凝聚了文明的集体无意识的部分,逐渐沉淀为一个民族的基因符码,从一两个文字里散发出更为丰韵的意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人们谈起“娥”时,会想起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也会想到娥皇女英的爱情故事;在漫长的文学作品里,还有潇湘妃子以泪偿情的林黛玉、喊出“我本是美娇娥”的程蝶衣等人物也渐次进入视线。

用一句现在的流行语来说,那正是万物皆可成梗。这些梗刻印着文明传承的记号,或会在使用中逐渐磨蚀,也或会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2、图:一切景语皆情语

说到互联网语境下的图,大部分朋友可能会想到的就是表情包,但其实表情包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细说来,至少包括——

梗图(rage comic) 戏仿拼贴(parody and pastiche) 名场面(famous scene) 贴纸(sticker) 图鉴(CG) 迷因(Meme) 颜文字(emoji) 表情符号(emoticon) 动态特效(dynamic effects)

等诸多方面。

从影视作品里衍生出现的图,就有名场面(作品里的高光时刻)、动态特效(那些易于传播的机灵效果)、贴纸(为作品质量而奉献颜艺的演员艺术家)等脍炙人口的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演员吴京老师在《老师,好》中的贴纸表情,他身着“中国”的绿色运动套装经过,在2021年成为年度表情包代表,无数网友为之传播推广。

2、文:人情练达即文章

互联网语境下的文,那就更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互联网文化方兴未艾,围绕文出现的各种梗也是风生水起,如果要仔细甄别,那至少包括以下类型:

用典(allusions) 符号缩写(symbol abbreviation) 俚语(slang) #话题#(topic) 耳虫段落(earworm) 热门搜索(popular searches) 传播金句(golden sentence) 重要台词(important lines) 病毒营销(Viral marketing) 预知选项(flag) 同义反复(tautology) 弹幕(barrage) 可填充句式(cloze) 正谕(political language) 反讽(allegory) 吐槽(make complaints)

等诸多子类型。

这些叫法没有被分开讨论,于是网民朋友就一股脑就称其为梗了。

要仔细分开来看,很多表情包、网络热词榜单都应该做出更为细致的划分。

比如,YYDS其实是符号缩写,和U1S1、jojo、GGMM等词一样; 《咬文嚼字》选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碳达峰碳中和,属于正谕; 搜狗选出的表情包红眼特效属于动态特效; 觉醒年代属于话题,一般会带##字; 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和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属于用典; XXX,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还包括凡客体、三国杀体、我为自己代言等),属于可填充句式; 暴走 漫画 四格漫画属于梗图; 鸡年大吉吧和勇敢牛牛都属于俚语; 破防和前方高能就属于弹幕;

这么多体现互联网创新精神的词语,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如果都硬要塞到流行语里也不是不行,但年度榜单只凑10个,确实是太少了。

鲁迅先生说我们有十景病,倒不是虚言(此处是用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娱乐化解构吗?真的消解了严肃性吗? 好像是这样的,但我觉得未必。

我以为,这是一种互联网语境下的日常表达,它们从互联网诞生开始就存在,然后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而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最后都被归到了梗这个说法里。

万物当然可以成梗,梗意味着可以在单位长度里表达更多信息的字段。这些信息要传播,传播就要压缩表达单位长度。

按照香农(Shannon)的传播通信说法,语言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出现信息丢失、变异、泛化等结果,如是而已。 说万物皆可成梗是后现代(postmodern)也不是不对,但我以为它本质上是一种互文易位(transposition)。

3、互文:世间皆有联系

就算不谈互联网,回到以纸张作为媒介的讨论环境里,我们也能看到大量的万物皆可为梗的说法,但他们一般不称作梗,而称作互文性(intertualit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互文内部的很多更精确的表达也并不简单:

(1)创作领域

文章之外的象征衔接,是超文性(hypertextualite); 写作的过程中会有引用(ci tation)、参考(reference)、抄袭(plagiat)、暗示; 如果被援引的作品是很早的,就叫原型(originalite); 原型还有神话(myth)、历史(historical st ory)和民间传说(folk legend); 用的太多之后会形成范式(paradigm),进而变成类型(genre),对类型还会有一些变奏 (variation) 。

(2)相互关系

在独立成文之后,会进行戏拟(parodie)、仿作(passtich),设置谜团(mystery),还会形成缝合怪(suture),往好了说是集大成,往一般了说是合并/粘贴(integration-collage);文本与文本之间可以出现一些求同存异,主要有四种:组合(configuration)、再现(refiguration)、歪曲(defiguration)和改头换面/旧瓶新酒(transfiguration)。

(3)进行评价

当评论者在对作者成书之后进行评价时,就会有更多的互文表达,比如:

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叫做笺;增加文字解释,叫做注;深度理解文段,叫做疏;重构正统话语权,叫做正义;汇编众家意见,叫做集解;用现在的话解释过去的话,叫做训诂;对古籍进行考证,叫做索隐。

其实,这也是文学/语言交互活动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是生产/创造文本,然后文本进入阅读场所或商品市场,和其他文本形成交互关系,读者在阅读的过程里发现了这些交互关系,会进行一定的评价或二次创作,最后形成循环。

每一处都会产生大量的梗,也就不足为奇。

4、意义:延异价值、重组语境

我认为,这就是人类的文化绵绵不绝的过程。

语境在不断解构中重生、传播、再现,再形成结构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更为灵活的物语消费状态。

德勒兹说,这叫做叙事体系块茎化;后现代的批评家说,这叫做构成元素碎片化; 东浩纪将其称为萌元素的数据库,并由无数个小叙事交错而成,它们不是因为主题上的连贯性,而是因为家族相似性进而具有更丰富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次元文化凝缩了越来越多的具有指称性的表达,网络热词凝缩了无数个发生在网络社会里的重要瞬间。

这就是鲍曼所说的:“ 中 间的破碎作为不确定性而存在,每种行为都努力地逃避这种不确定性,然后每一种行为只是成功地加深了它。”

碎片化的表达,更加明显的则是很多作为带有热情洋溢或者感动人心的口吻——他们往往正襟危坐出现在需要强烈的情感营造的过程中。

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描述和概念,也是在碎片中通过语言和视觉平面不断缀连起来的:“与其说是决定一种真正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不如说是赋予那种模糊难懂的不满意感的一些血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化形成了全新的表达地图,出现了人群称谓、文化表达、地名别称、典型人物、词汇典故等各种梗的合集。

这就是互联网文化不断野蛮生长、开花结果的本来模样。

原文:为什么会出现「万物皆可成梗」现象?这种娱乐化解构是否会消解严肃性? - 乌合之野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5109530/answer/2288503056 编辑:一个符号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