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岸谷之变:岸:喻指高位;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出处】《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例句】田书对他的兄长田乞说道,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所谓岸谷之变,我田氏一族之大运就在今朝了。

01盘点齐景公具备储君资格的群公子

公元前535年,齐景公十三年春,燕国国君燕悼公将他的姐姐燕姬嫁给了齐景公,齐景公立燕姬为齐国夫人,燕姬的儿子公子燕被立为齐国世子。世子燕不幸少年夭折,于公元前523年去世,夫人燕姬因悲伤过度不久也离世,齐景公大病一场。

公元前530年,齐景公十八年冬,鲁国公子慭因与季孙氏的邑宰南蒯密谋颠覆季孙氏的执政卿权力,谋划失败后流亡齐国,次年公子慭将他的女儿重姬嫁给了齐景公,重姬与齐景公生下一子公子阳生。燕姬夫人去世后,齐景公立重姬为夫人,同时给予公子阳生以世子的待遇,但是没有正式册立为世子。重姬被立为夫人时,公子阳生才六岁左右。

公元前505年,齐景公四十三年,齐景公有六十岁出头了。

这一年,鲁国发生了季孙氏家臣阳虎作乱。邻近季孙氏都邑费邑的杞国(山东泰安新泰一带),

也跟着发生了政变,即位不到一年的杞隐公姒乞被他的弟弟姒过刺杀,姒过篡位,是为杞僖公。杞僖公是个很识相的人,为了坐稳自己的国君之位,决定联姻地区大国齐国,将杞国的遗姑姊妹杞国公主嫁入齐国嫁与齐景公为妾室。其中有一个被叫做鬻姒的杞国女子深得齐景公的宠爱,生下一儿子公子荼。齐景公非常喜欢这个小儿子,昵称公子荼叫做孺子,经常趴地上给孺子当牛骑,齐景公自称“孺子牛”,“俯首甘为孺子牛”典故的源头就出自齐景公爱子初心的日常生活场景。

齐景公的儿子中,还有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世子燕和夫人燕姬去世后,重姬被立为夫人但重姬的儿子公子阳生没被立为世子,这几个已经成年的公子就蠢蠢欲动,开始拉拢各自的势力,齐景公禁卫军的将领田开疆、公孙捷、古冶子分别成为几位公子的同盟。后来国相晏婴在得到齐景公暗示的情形下,用了一招二桃杀三士的阳谋除掉了三位不识时务的无脑战将,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等三位公子才稍稍消停了一会儿。直到孺子公子荼出生,三位公子又活络起来了,再次开始他们布局夺嫡的冒险举动,富贵从来都在险中求的嘛。

于是清醒的一众大夫纷提醒齐景公,说是君侯年龄不小了,为了齐国的千秋万代,应该提前考虑一下储君人选的问题了,再不考虑册立世子,出现突发状况该怎么呢?!齐景公都不予理会,还是每天乐呵乐呵地过足“孺子牛”生活的瘾。

02太宰鲍国与鬻姒同宗,但是不买鬻姒的账

来自杞国的公主鬻姒,自从生下公子荼,齐景公老来得子,喜爱得不得了。鬻姒后宫的女侍、寺人中就有人逐渐地在鬻姒跟前拱火,趁着齐景公的喜欢劲,要主动争取给公子荼一个世子名分的未来。鬻姒初来齐国,也有这样的心思但是不知道怎么争取,有人就建议找外朝的太宰鲍牧,因为鲍牧也是杞国姒姓一宗的,看在同宗的份上,怎么都会出手帮衬一把的吧。

话说杞国,西周初年为周武王册封,是六大异姓的公爵国之一,封地在河南开封杞县一带。杞国的封地,东邻许国、西接宋国、北近卫国、南倚陈国,妥妥的中原中央之国,在和平年代里,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繁华程度那是何其的富庶啊。

周平王东迁,郑国奉天子以讨不臣,郑国郑武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率领郑国军队攻取了中原的大片领土,包括许国、杞国的大片领地,杞国也被迫启动东迁,于周襄王年间,最后落户山东泰安新泰一带。从杞县到新泰,将近1000华里的车程,还真就是千里奔波迁徙。

在这一趟千里迁徙的过程,杞国姒姓贵族中有一支入仕齐国,做了齐国的大夫,受封封地鲍邑,鲍邑,现今山东济南历城区一带。这一支姒姓贵族便以封地为氏,得鲍氏。鲍氏最顶锋便是齐桓公时期的鲍叔牙,出任过齐国的国相,后裔中也有世袭担任齐国国相的,到了鲍国这一代,由国相转任齐国太宰了。

打从鲍叔牙这一辈起,鲍氏禀性耿直的基因就代代相传,鲍国也不例外。

鬻姒嫁给齐景公时,国相晏婴75岁,太宰鲍国88岁,鲍牧和晏婴都 本着从齐国安定稳定的大局出发,开始轮番向齐景公进言,要考虑确立世子了,齐景公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鲍国经历过齐灵公发动国高之变,干预国氏、高氏、鲍氏家族家主册命的事件;经历过齐灵公废长立幼引发齐国政坛的骤变,经历过权臣崔杼两度弑旧君立新君的大动荡,眼看着齐景公又要趟上这个巨坑了,所以对鬻姒是排斥的,根本不去接鬻姒抛过来的橄榄枝。

鲍国去世,他的儿子鲍牧世袭出任太宰,鲍国的遗言就是不能介入鬻姒谋求储君的漩涡中。

鲍氏一族倾向于扶立年长的公子阳生为储君世子。

03齐国内部的亲鲁派

齐景公的母亲穆孟姬,是鲁国三桓叔孙氏家族叔孙还的女儿;齐景公的夫人重姬,是鲁国宗室公子慭的女儿;齐国内部有很强大的亲鲁势力,齐景公亲政后进入齐国内阁的公族子弟有司马公子鉏、司行公孙青、司谏公孙叟、司寇公孙晳都是亲鲁派的重要成员,这些大夫们都是挺夫人重姬的儿子公子阳生的。鲍氏一族也是亲鲁派,与鲍氏联姻的田氏一族也是亲鲁派。

国相晏婴去世,晏婴的儿子晏圉世袭国相,晏圉的立场不坚定,就是唯齐景公的马首是瞻,是坚定的当权派,当权派的成员还有公宫大夫弦施、中军将邴意兹,包括上卿国夏、上卿高张。

齐景公四十七年,太宰鲍国去世;齐景公四十八年,国相晏婴去世。公子鉏成为了内阁的主心骨,尤其亲鲁派的公族成员都奉公子鉏为话事人。

齐景公其实更是一个不动声色的老戏骨,他在看着一众戏精们的表演。

齐景公五十八年,他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了,关键是他宠爱的公子荼十四岁了,也不再是无知少年了,齐景公便亲自为公子荼举行了成人礼,随即册立公子荼为世子,同时册命上卿国夏、上卿高张、国相晏圉为辅政大臣辅佐世子荼,依惯例册命国相晏圉为太傅世子荼的课业老师。

之后,齐景公撤去公子鉏齐国司马的职务,任命中军将邴意兹兼任齐国司马。将亲鲁派的话事人主心骨公子鉏撤职,这样的安排确保了世子荼政权的稳定性和稳固程度。齐景公还将他的其他儿子群公子全部安置去了莱邑,莱邑,山东烟台莱阳一带,当年就相当于发配到东部城鄙了。公子鉏带着他的儿子公孙夏也去了莱邑,公孙夏还更名叫南郭且于,以示死心。

但是亲鲁派的力量但是并没被解散,反而田乞迅速秘密接替成为了亲鲁派的主心骨。田乞受亲鲁的委托,暗中与公子阳生、公子鉏保持联系,并确认了暗号。公子阳生一方对接的第一人员是南郭且于、第二人员是公子阳生的家臣阚止;田乞一方对接的第一人选是田乞的弟弟田书,第二人选是田乞的孙子田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田乞的弟弟田书是田氏的顶级谋士

齐景公为世子荼安排辅政大臣的这一年,田乞接近七十高龄了。

田乞有一个同宗的弟弟田书,是田氏一族的家臣兼谋臣,田书跟田乞分析起齐国内乱的历史。

进入东周以来,齐国在权力交接的过程中发生过过数次的内乱:

第一次是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刺杀齐襄公,篡位自立,在位不到三个月就反被他的家臣刺杀。公孙无知能够篡位,是因为得到了手握机动部队主将连称和管至父的支持,加上连称妹妹连妃作为内应。公孙无知偶然得手,跟他曾享受过齐国世子待遇有很大关系。

紧接着第二次是公孙无知被刺杀,齐桓公和公子纠的夺位较量,由于齐桓公得到了上卿国氏、高氏家族的支持和接应,亲鲁派的公子纠反而因为大意,在时间点上慢了半拍,结果与国君之位失之交臂。

第三次是齐桓公去世,齐桓公的群公子发生五子夺嫡,这一轮国氏、高氏保持静默,公子无亏、齐惠公、齐昭公、齐懿公、齐惠公等君主身边都有辅佐的股肱大臣。

第四次是齐灵公废长立幼,立宋国仲子生养的公子牙。但是庄公是齐灵公元妃鲁懿姬的嫡子,齐国国内亲鲁的势力很强大,崔氏崔杼暗中支持齐庄公,齐灵公一薨逝,崔杼在亲鲁派力量的襄助下成功拥立齐庄公。

第五次,迫于中原盟主晋国和中原联盟的压制,权臣崔杼刺杀齐庄公,拥立君侯,君侯的母妃穆孟姬也是鲁国宗室宗女,因为齐国国内亲鲁派势力的支持。

随着权臣崔杼、庆封、栾高二惠的倒台,齐国国内亲鲁派的公族子弟公子鉏、公孙青、公孙晳、公孙叟、北郭启跻身内阁,成为一股显性的政坛势力。

现在君侯又立了杞姒的公子荼为储君,罔顾朝堂亲鲁派势力已经坐大的现实,这是大哥可以借用的力量,联合亲鲁派,暗中与当权派作一番博弈,适时拥立重姬夫人的嫡子公子阳生,我们田家做一回拥立新君的勋臣,在内阁中再上一级台阶。只要大哥首肯,弟弟则从容谋划,助兄长跻身首席执政上卿,以告慰田氏历代先祖的在天之灵。

田乞同意了,决定放手一搏,但是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先谋得国相之位,再拥立公子阳生,因为公子阳生身边的幕僚都是姜姓宗室的,到时田氏不一定能谋得国相的实权,得到太宰的册命那就不值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