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时也是其中仅有的从未断掉过传承的国家,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十分完备了。

然而,即便如此,在许多领域中,仍然有许多需要人们深入考究的事情。

比如说在“姓氏”这一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山东淄博市的博山区,有一个村庄在当地颇为出名。

然而,他们的名气来源并非是因为经济发展或者是周围的自然环境,反而是村民们的“姓氏”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字。

甚至还曾经吸引了相关部门的专家前去进行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在经过深入调查之后人们才发现,这座村庄的姓氏,竟然是源于“明朝的皇室”。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分罕见”的姓氏

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后,“姓名”就成为了代表一个人的重要符号。

全球二百多个国家,都有着自身对于姓名使用上的习惯,而其中,代表着家族传承的“姓氏”,则被大多数国家看作是姓名当中最为重要的那一部分。

而在我国,由于拥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所以也延绵出来了很多姓氏上的使用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过历朝历代的统计之后,大部分的姓氏,都被编篡起来,形成了著名的“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有些“大姓”的人口数量,甚至已经接近1亿之多。

然而,还有一些十分罕见的姓氏,却未能被统计在“百家姓”的行列中,对其知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现在山东淄博市的昃(zè)姓,便是其中之一。

如果不标注拼音的话,想必有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字应该念什么,更不要提在生活中遇见过这个姓氏的人了。

但是,这个姓却实实在在出现在了全国姓氏的统计范围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便有着一个在当地著名的“昃家庄”,村内一百多户人家,四百三十余人,都共用着同一个姓。

初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顿时让相关部门姓氏方面的研究专家来了兴趣。

其实昃姓虽然罕见,但是却并非没有出现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寻常的现象

“昃”姓的主流来源,出自于上古帝王伏羲氏别称,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其后人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府谷县、山西省的保德县,除此之外,在香港、台湾省等地区,也有出现过这一姓氏。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口的分流再加上姓氏的稀少,让这一姓氏的后人逐渐分散了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山东淄博市这一整个村庄,全部都姓昃的这一现象,也不由得令人感到惊奇。

要知道,一般来讲,这种一整个村庄,或者是一整个镇子都是同一个姓的情况,其祖上大概率出现过身份显赫的人物,亦或是出身于某个“大家族”的分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昃姓如此罕见,在历史上也并没有相关记载的资料,那么这一村庄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在这种情况下,带着疑虑相关部门的专家立刻前往昃家庄,对村庄祖上的来源展开了深入调查。

结果发现,其背后果然隐藏着不同寻常的过往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源于明朝皇室

首先,昃家庄坐落的位置,就已经奠定了祖上来源的大致方向。

由于这一地区并没有过多的“贵族迁移”记录,所以从宗族发展的角度来看,基本可以确定昃家庄是数百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的“本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专家们查阅历史资料进行的推算,终于在明朝时期,将昃家庄的来源范围进行了锁定。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在明朝皇族内部,一共有三个皇室贵族,曾经被划分到了此地。

他们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齐王朱榑,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汉王朱高煦,还有成化皇帝朱见深的儿子——衡王朱佑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一来,想要排查昃家庄是源于哪个皇室分支,就要显得简单得多了。

首先,朱榑和朱高煦可以被分别排除掉。

作为明朝的第一任齐王,同时也是朱元璋的第七个儿子,朱榑在明初时期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自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开始大肆推行削藩政策,结果让朱榑在青州的封地被收回一大半,自己还被囚禁了长达三年时间。

虽然在靖难之变以后,朱榑被哥哥朱棣放回了青州,但是其却变得骄纵异常,甚至拥兵自重、图谋不轨,最终在被废为庶人之后,与三个儿子同时暴毙,只有小儿子朱贤爀被安置在了庐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即便朱榑有后人,也应在安徽地界,并不会出现在山东。

而汉王朱高煦更惨,在与哥哥明仁宗朱高炽和侄子明宣宗朱瞻基争夺皇位失败后,被下诏入狱。

后来还因为不思悔改当众羞辱前来看望他的朱瞻基,而被愤怒的明宣宗下令“烹杀”,其后人也被全部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综合来看,只有衡王朱佑楎,最有可能是昃家庄的“祖先”。

那么,为何如今的昃家庄不姓“朱”而改姓“昃”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避难而改姓

作为成化皇帝的儿子,同时也是明朝“第一代衡王”,朱佑楎与其他两位曾被分封在此地的同族不同,平日里为人尚守古礼,好善乐施,在皇族内部颇有威望。

这也让他得以将自己的支脉顺利繁衍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到了明朝末期,由于农民军起义以及满清政府的入关,朱家皇室子弟成为了被攻伐的主要目标。

为了躲避灾祸,朱佑楎的一批后人从原来的封地青州,一路逃到了淄博的深山之中,并且将自己改姓为“昃”,从此隐藏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昃”上面的“日”字,也代表着这些后人,将对明王朝的纪念存留在心中,同时也提醒自己的后人,要时刻铭记着自己是明王室的后代。

如今,数百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明朝早已经跟随着历史的长河,漂流到了无法触及的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昃家庄,也早已经告别了曾经的“王室贵族”,成为了在淄博当地安家立业的普通百姓。而“昃”这一新的姓氏,也标志着这些朱氏后人与过去的告别,以及对新生活的展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