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马家军,军事爱好者耳熟能详,那是民国时期纵横西北的一个强悍武装集团,成员顽固凶狠,作战野蛮骁勇,尤其以骑兵战术见长,可以说恶名远扬。该集团重要的首领为马洪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等人,其中又以马步芳在历史上影响最大。

1936年底,红军西路军2万余人远征河西走廊,力求建立新的根据地或打通到西北远方的交通线。西路军的班底为红四方面军之主力部队组成,经历过鄂豫皖根据地和川陕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擅长依托山地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游击战,历经百战锻炼,经过万里长征,养成了很强的战斗力,是宝贵的精锐之师。如果该部能顺利抵达远方,取得苏援的武器弹药,回头向东打,那必将改写历史进程。

对于西路军从家门口经过,马家集团急了,以马步芳为首组织正规军和民团近10万之众,其中含大量骑兵,向西路军展开围追堵截。如果西路军目标明确,照直向西前进,或是想办法回师陕北,那么后来的结局可能很不一样。然而缘于复杂的内外局势,西路军执行的任务多变,时走时停时和时战,遭到优势敌人的猛烈围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路军万里跋涉,人员疲惫,装备低劣,缺乏弹药,无群众基础,建立不起根据地,又没有后方支援,因而陷入苦战。河西荒漠地形空旷平坦,无高山密林依托,西路军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而马家军骑兵凶狠,机动迅速,人数众多,后勤弹药充足,完全占据了优势和主动。最终的结果也都知道了,西路军惨痛失利,万余名指战员牺牲,其余或被俘或失散,只有少数人员突围成功。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曲壮烈悲歌。

不过历史毕竟是复杂多面的,到了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出于大势,马家军也派出部队参加抗战,这又引出了很多故事。当时马步芳、马步青等没有动用自己的主力,而是从建制部队和民团中东拼西凑了一个骑兵师,下辖3个旅及直属队,共约8000人,被授予番号为暂编骑兵第1师,由马彪任师长。西北民众对于这支部队东出抗战还是寄予了厚望,热烈欢送子弟兵。

骑兵第1师先是东进陕西,尔后移师河南,归第一战区指挥,负责贾鲁河地区的防务。在1938年间,马家军主要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侦察和袭扰日伪军,并以伪军为目标施加打击,小有斩获。这一时期序列经过调整,又分兵组建了暂编骑兵第2师,归胡宗南指挥监视陕甘宁边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秋,骑兵第1师奉命东进,以游击袭扰方式牵制淮阳方向的日军,配合战区主力收复开封的作战。10月初,骑兵第1师侦察到淮阳日军兵力空虚,遂命令第2旅出动袭取淮阳。第2旅在少将旅长马秉忠指挥下,隐蔽前进,于10月11日突然向淮阳发起攻击。城内的日军很少,主要是伪军,战斗力较差,因而第2旅很快攻占了城西关。敌人残部凭借内城工事顽抗,双方陷入对峙。

日军驻开封的第14师团接到淮阳被围的报告后,立即派出上百辆卡车援兵,在数辆装甲车支援下,紧急向淮阳增援。日军机动速度很快,同第2旅在淮阳外围的阻援部队发生激战。在日军的步兵、炮兵、装甲车联合突击下,第2旅伤亡较大,阵地上几度展开白刃战,打得非常艰苦。

面对腹背受敌的局势,马秉忠非常焦急,一面命令加紧突击淮阳城,一面决定前往外围指挥阻击敌人。当时部下劝他不宜离开指挥位置,马秉忠则认为仗打到这个程度,他作为旅长不上前线指挥,难以振奋军心,如何能打败倭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马秉忠乘马率领骑兵一部,前往外围指挥。这时双方激战正酣,阵地上到处是炮火硝烟。为了更清楚地掌握战场局势,马秉忠不听劝阻,又骑马赶往阵地前沿。日军观察到有军官模样的目标乘马移动,于是组织开火狙击。马秉忠不幸胸部中弹,从马上跌落。随行卫士赶快抢救,然而伤势过重,马秉忠旅长壮烈殉国,年仅29岁。

这次战斗打到后来,骑兵第1师又派第1旅马元祥部前往增援,同第2旅协同作战,在付出重大牺牲后将日军击退,马元祥旅长也在激战中负伤。战后,军委会、第一战区长官部及马步芳皆来电悼念,马秉忠等阵亡将士得到隆重安葬,墓前立了纪念碑,以永志他们卫国御侮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