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的侵略战争。

日军派出30万大军出击,配备无数精良的装备,他们想要通过占领中国的城市,让中国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就缴枪投降。

突然间的袭击打乱了我国平静的氛围,随着北平、天津相继失守,华北的一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日军所占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国共两党抛开之前的仇恨,一起合作,共同抗日。

其中最让大家铭记深刻的就是平型关大捷,它是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中国部队主动对日本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的胜利。

在此之前我们对日军从来没有打过胜仗,就是这一场战役使得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极大的振奋了全国百姓与军人抗战的决心以及信心,更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在民众当中的威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场战役在毛主席看来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在结束之后他语重心长的说,这样的战役不能再打第二场了。

为什么毛主席会这样说?难道这场胜利他不高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役产生背景

故事还要从一开始说起,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我国遭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面对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很显然分崩离析的国内是难以应对的。

眼看着状况越来越不好,虽然两党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多的矛盾,但是却在这个关键时刻在抗日问题上有了一致的立场。

于是我们团结一致,纷纷建立起了抗日武装的统一战线,投入到抗日战争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的日军气焰极其嚣张,他们想要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当时如果他们想要控制华北地区一定要占领山西。

这是他们的第一步计划。当年九月,晋北重镇大通及周围的各县已经相继沦陷,眼看着晋北门户大开

为了防止日军的进一步侵害,当时山西实际掌权者,也是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急忙带领着部队沿着雁门关一带,依托于长城和一起还没有完工的军事工事开始步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他们的兵力相对比较薄弱,当时日军第五师团师长板垣征四郎,经验相当丰富,而且对中国各省的情况了解比较详细。

看了雁门关的地形图之后,他认为不能强势攻击,而是选择迂回包抄,夺取比较空虚的平型关,进而就能够向北抄雁门关的后路,向南直接攻击山西太原。

这一方法当时打的国民党军队措手不及,使得原来的部署都陷入十分被动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的军队节节败退,百姓民不聊生,日军所到之处无恶不作,尤其在入侵了山西之后,他们几乎就是到那个村镇,哪个村镇的百姓就尽数被杀。

无数无辜的百姓惨死于日本侵略者的手下,眼看着山西要落入敌人的口袋,影响华北地区的安全,我们急需一场战役来守住这一要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军派出了八路军115师,日夜兼程开往抗日的第一线。

9月19日,八路军115师已经到达灵丘上寨地区。

经过严密的部署和动员之后八路军115师参战部队连夜出发,翻山越岭达达到指定区域进行集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型关战役打响

平型关的地理位置又极其特殊,它处于山西繁寺和灵丘的交界处,关内通行的道路只有一条,由东北向西南延伸。

而且它不同于往常的道路,它是一条狭长的沟壑,全程有十多里,沟底最窄的地方只能够通过一辆汽车。

相当于是一条单行线,而南北两岸则是比较平坦的山地,如果在这里能打一场伏击战是再合适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完地形之后,1937年9月25日,前线的战士们趁着夜色前行,不巧的是那一天暴雨倾盆,可怜的八路军士兵们没有雨衣,也没有斗笠,就穿着单薄的破衣裳,淋着大雨走在山间小路和泥泞的山沟道中。他们整整步行了16km,才在天亮之前抵达了乔沟。

在他们埋伏好之后,早上大概7:00左右敌军出现了,他们开着100多辆汽车悄悄的进入了他们早就设好的伏击圈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们队伍后面的是一支携带着被子、衣服、粮食等后勤物资的,一个长达200多辆卡车组成的运输部队。

日军走的速度并不快,因为路比较窄,阵线拉的很长。半个小时才完全进入到我们伏击地。

紧接着一声枪响过后,日军想象不到在5km的路段上居然同时爆发起了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原本松懈的他们措手不及,一些车上的日军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一命呜呼。

日军太过于骄傲自满导致了他们掉以轻心,日军入侵中国以来他们还没有吃过一场败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们的经验里面,他们认为中国无论是东北军、西北军,甚至是中央军都只会坐以待毙的等着他们入侵之后防守,而不是主动的进攻。

所以他们的部队防范心都并没有很强,也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平型关遭遇到埋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他们的指挥官新庄淳中佐在第一时间就被精准击毙之后,日军像无头苍蝇一样各自为战,更没有办法形成有力的反攻。

当时大车队的指挥官也在战斗开始不久就被八路军所击毙,这导致他们的军心涣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所有的武器一起对准山谷当中的敌人,无论是枪响声还是喊杀声都震耳欲聋,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日军被打的人仰马翻,乱作一团。

短暂的混乱之后,他们又开始不断的进行反击,毕竟他们的军事力量很强,他们依靠着汽车等掩体开始不断的进行扫射和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型关大捷

好在林彪选的这个伏击地点对我们有先天的优势。就算反击日军也只能够依托汽车和卡车就地进行防御,难以冲锋,他们的部队完全被压制在公路上动弹不得。

当时我们的部队和日军在装备上有着很明显的差别,随着战斗时间的加长,我军战斗的缺陷也被暴露出来。我们武器不集中,射程比较短,而且弹药也不能够持续的补给。

所以为了避免后续日军拖延时间,林彪和聂荣臻立马决定发起冲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冲锋号角的声音当中,八路军战士们冲到前线和敌军开始了近距离的肉搏,这场战斗进行的极其惨烈。

就算没有子弹,他们也不惧怕,没有刀,我们就用刺枪,如果都没有了就用石头,用拳头。

日军当时还想保住他们的汽车队和物资。毕竟两百辆的汽车对于他们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但是他们完全低估了中国军人想要赶他们出去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中午的太阳高高挂在天空,八路军的战士冲上了公路,与日军展开最后的拼杀。

这些八路军战士大部分是走过长征的老兵,他们参加过的战役没有上百场,也有几十场。

虽然他们的身体没有日本年轻士兵那样强壮,但是他们的经验老到,技术也不差,就算没有弹药,他们赤身肉搏的能力也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我军很多八路军的小战士都是第一次与日本军作战,于是把他们当做普通的战俘,还有卫生兵给投降的敌人处理伤口,没想到却被伤兵用刺刀捅死。

还有的日本兵在自杀前拉响手榴弹与八路军战士同归于尽,直到下午1点多,这场战斗才结束。

长达六个小时的激烈厮杀后,公路上到处都是燃烧的汽车和日军的尸体,最终日军的两支运输队伍都被围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相关资料记,在这场战役当中,八路军歼敌超过1000余人,缴获了敌军80辆汽车,各类炮弹3000余发,20挺机关枪,300多支步枪,还有大批的军用物资。

这场战役迎来的炮弹极大的减轻了平型关守军的压力,更给日军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当时有报道称缴获的军大衣可以够得上115师人手一件。

但这场战役虽然带来了胜利,也给我们带来了很严重的损失,无数鲜活的生命在这场战役当中凋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场战役当中我们占据了很多先天有力的条件,比如说地理环境的优势,使得我们的伏击战役可以开展的相当顺利。

再加上敌人有轻敌的心理,使得他们没有防备心,轻易就被伏击成功。

路军当时有1.2万的兵力,而敌人只有4000多人,我们的兵力几乎是对方的三倍,能获胜也是情有可原。

再加上日军参战的只是负责运输的二线部队,虽然他们训练有素,但是武器装备并不算当时日本最先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看,我军胜利还是占据了大部分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而且在这样看似对我们有利的的条件下,我们也死伤超过600多人,可见当时的战场还是相当残酷的。

我们也是拼尽全力才获得了胜利,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在得到汇报之后出了除了欣慰就是心疼的原因。

这场胜利我们来的太艰难,也太辛苦了。

新华网2014-08-14 《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青年报2021-07-07《亮剑平型关:胜利捷报穿越时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