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历史上,“阿斗”这个称呼通常不是一个好评价,因为刘禅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表现得相当“太菜了”。即使有睿智的诸葛亮辅佐他,他依旧成了蜀国的亡国之君,这给人留下了一个较为负面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刘禅作为蜀汉的皇帝,能够在两大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坚持了几十年,也并非完全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后人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解释,但在诸葛亮心里或许有自己的答案。在诸葛亮去世前不久,刘禅的使者前来与他长谈,临走时留下一个问题,这或许给诸葛亮带来了一些安慰——这个被人称为“傻小子”的刘禅,似乎也并非完全愚蠢。

刘禅天生丧母,自幼随刘备流离失所

刘禅,字阿斗,是蜀汉后主,也是三国时期最神秘的君主之一。他从小就遭遇了不幸,生母甘夫人早逝,他被过继给刘备做养子。

五岁那年,刘备带着妻小准备投奔刘表,路过长阪坡时遭遇曹军追击。小小刘禅在垂死挣扎的刘备怀中哭个不停。幸好赵云英勇护驾,才保住了这个孤儿的性命。

不久刘备到了荆州,刘禅也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更惨的是,还差点被小妈孙氏挟持回东吴当人质。还好张飞追赶上来,夺回了刘禅。

在这漂泊无依的环境里,刘禅性格孤僻,不善言语,给人懦弱无能的感觉。刘备只能寄希望于诸葛亮能培养教导刘禅,帮他成长为理想的君主。

刘禅从小丧母,十分缺乏家庭温暖与关爱。他的生父刘璋也对他冷落刻薄,造成他性格的孤僻。刘备虽然过继了刘禅,但处处征战,无法给予刘禅系统教育,只能让刘禅跟随左右,偶尔过问他几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阪坡一役,刘禅亲眼目睹刘备的狠心,这给他小心灵带来极大冲击。他也体会到了弱小和无助,需要依靠他人庇护的恐惧。幸好有赵云护驾才保全性命,但刘禅心理的阴影却久久无法消除。

在荆州期间,刘禅过着后方飘零的生活。孙氏企图把他抓走作为人质,更让他感到自己的卑微和可有可无。这给刘禅的自卑情结灌了助燃剂,他越发退缩孤僻起来。

十六岁登基,政务悉数委予诸葛亮

章武三年,刘备终于统一蜀地,在白帝城驾崩。年仅16岁的刘禅继位为帝,是为蜀后主。

刘备知道刘禅资质平庸,为了国家的延续,力排众议托孤于诸葛亮,让他“自取”辅助刘禅。

诸葛亮欣然接受,开始以相国身份执掌蜀汉大权,军国大事悉数决策。刘禅则在他的指导下学习治国之道。

为了锻炼刘禅,诸葛亮还特意在成都北的射山为他建立骑射场,让他勤加操练。刘禅也不辱使命,勤奋练习骑射,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在诸葛亮十余年的治理下,刘禅逐渐从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温和睿智的君主。这期间,诸葛亮用心良苦,视刘禅如己出,可见刘禅的成长让他欣慰。

刘禅16岁就要承担起君主重任,心理压力非常大。他其实内心十分慌乱和无措,但为了不辜负众人期望,他只能强打精神应对。

诸葛亮把国家大局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刘禅才得以安心地学习治理国家。诸葛亮对他处处细心教导,让他从政务中体会到成就感。

射山骑射场成为刘禅最好的成长阵地。他不再是那个软弱少年,而是勇敢骑马射箭,充实自己。诸葛亮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刘禅的进步,时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十年后的刘禅已然蜕变成人,诸葛亮几乎是看着这个君主从婴儿成长为值得托付国家大任的成熟男子。刘禅的进步,也代表着诸葛亮努力没有白费。

问世间接班人,稳国策兼顾民心

建兴十二年冬,北伐失败的诸葛亮病重在卧,知时息高。他心中最大的牵挂就是蜀汉的未来。

这时,刘禅派近臣李福来探望诸葛亮。诸葛亮连忙询问,此行是否有圣上的其他吩咐。

李福说这次只是探病问候,诸葛亮点点头,又嘱咐他多保重龙体。

过了两天,李福突然又来了,说上次匆忙离去,忘问丞相一个重要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闻言,立即明白刘禅的用意——这是在询问自己去世后,谁能接班大任。

李福追问了几个人选后,诸葛亮终止不再回答。李福立即回复刘禅,而诸葛亮也放心了,写好遗表托付后事。

其中他提到家人只需薄葬,不必优待,以显示自己无权力传承之意。这消除了刘禅的顾虑,也让诸葛亮倍感欣慰。

此时的刘禅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君主,他思虑问题比过去深刻了许多。

李福追问继任者,刘禅的用意无非是在试探诸葛亮的权力意图。一旦诸葛亮力推自己人,刘禅必然要防范和收回权力。

但诸葛亮却并未如此,他了解刘禅的思虑,也明白自己应有的位置。所以他交出了一个贤明的答案,将选择权留给刘禅,同时消除后继者夺权之虑。

这成熟的处事,让刘禅见识到自己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少年。他有能力去管理国家,而诸葛亮也信任他作出正确决断。这种相互成全的关系,正是蜀汉能够长治久安的基石。

挥泪斩侮亮首逆,报答知遇之恩

在诸葛亮的荼毒丧仪上,一名兴尽李邈竟高呼“亮死的好”,引发轩然大波。

原来他生前就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认为诸葛亮死后就可与魏言和,这番发言又点燃了刘禅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