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地莫迟延。

抓好春耕备耕,对于确保今年的粮食丰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关国运民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不能对粮食进口抱有幻想,必须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

近日,在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发生这样一件事情,引发众多网友震惊。

视频资料显示,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部分农民联合承包了村集体的5600亩土地,承包期限从2004年至2034年。

而这些被承包的之前是荒地,根本无人耕种,而在几个农民承包之后,历尽艰难万苦,春耕秋收,把汗珠子洒进地里才将荒地改良变成了良田。

结果谷雨过后村镇干部却找上门来了。他们单方面宣布:

这块地现在不属于农户,要耕种,必须补钱,不交就不能翻地。

理由是“土地性质变了”。

如果按照一亩地补交200块钱,5000亩地就是100万,种粮食才能有几个钱?农民如何能再交出这笔钱?

几个农户们没有办法,来到办公室与纪云浩谈法律,讲道理,谁知这位镇上的政法委书记,竟然梗着脖子回了一句:“我也不懂法。”

于是乎,新成语“云浩止耕”由此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意是租户想要耕地播种,有个叫纪云浩的人物,出来阻止租户耕地。这个成语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故意找茬。

所幸“中国三农”跟进报道了此事,现场视频一出,全网震怒。

2019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自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方针政策,先后两次延长承包期限,不断健全相关制度体系,依法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

稳定承包权,维护广大农户的承包权益,放活经营权,发挥农民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我也不太懂这块的法律,但我咨询了社群里的律师小伙伴,她告诉我:

这个事件中签订合同的村委会应该承担风险预见的责任,农户投入这么大成本改良土地,他们的权益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经过长达二十年的辛勤耕耘和巨大投入,才使得荒地变良田。如今,因土地现状发生改变而让村民“增补承包费”,任谁都会产生疑问。

我是一个滨海小城里长大的小孩,从小在姥姥家的田间地头玩耍,虽然没干多少农活,但对于“陌上农人耕作细,趁得此季种丰年。”也见了不少。

当我的富二代同事小时候因为掉饭粒,而被长辈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时,我早早就挥起小锄头开始挖墙脚了。

错了错了,是到地里干点浇水的活了。

用家里老人的话说,“若是没有在地里头蹲着拔过草,没被大太阳晒过,给你说上一百遍的‘锄禾日当午’,你也不会那么真切的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

以至于我现在的吃饭习惯是不能有剩饭剩菜,然后肚子越吃越大。

2024年4月23日晚间,开鲁县政府新闻办称已对该镇党委副书记进行免职处理,并由县纪委监委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县纪委监委对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对可能存在的其他违纪行为,正在开展调查。

2023年,“农业强国”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2024年3月19日,总书记来到湖南考察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况,并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和村民亲切交流,详细询问春耕备耕等情况。

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领导层高度重视的问题,并多次强调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面积、产量不能掉下来,供给、市场不能出问题。”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气候变化、病虫害等自然因素也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特别是当前乃至以后一段时间的国际形势中,我们必须要关注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对基础粮食需求持续增长,而耕地、水资源等生产要素却日益紧张。

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粮食生产的科技创新和精细管理,在资金、政策上加大对保护粮食生产的力度支持,保证粮食生产过程不被打搅,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这几年,国家先后对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农化”,严肃查处对于一些地方占用基本农田大搞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一些地方在公路、铁路、河渠两旁占用良田建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宽的绿化带的耕地乱象。

所以,把一块荒地开垦为肥沃的耕地是太值得鼓励和赞扬的壮举。

5600亩土地啊,我连一圈都跑不下来。

现实中某些干部掌握了点权利就忘乎所以,初心早就被狗掏走了,吃着农民的粮却砸着农民的饭碗。

“县城婆罗门”还是挺有现实意义的。

“荒地无人耕,耕起有人争。”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田地荒芜时,没人来耕种;刚一开垦耕种,就有人来争田。

指人的嫉妒心很强,生怕别人从中得利。

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在利益冲突下的复杂关系,也是人性之恶的表现,从古至今,依然没有改变过。

在新闻报道里,县里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工作采取的处置方式之一是由村集体对新增耕地收取有偿使用费。

但是,这些新政策依据和费用标准是什么?之前的合同是否还有法律效力?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等。

这些问题都不能是一笔糊涂账,需要跟村民和公众仔细解释清楚。

客观来说,视频里面的主角主要问题是工作态度不好,工作作风蛮横,以及不该说“我也不懂法”那句话,别的应该都在正常履职范围内。

和群众说话口大气粗,办事唯上漠视群众利益是官场通病,能被曝光的只是少数。

扫黑除恶打伞破网,任重道远。

不过网络上也不要被一些风气带偏,官员一旦出了问题,就拿其曾经的学历、服役、军转身份来说事,以诋毁、贬低整个集体,这实际上是戴有色眼镜而非客观表达的需要。

我们要警惕这种风向,就事论事,特别是身为现役、退役身份的网友更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带节奏甚至被当枪使。

最是一年春好处,地绵万里尽春耕。

今晚川菜馆走起有人嘛?就想吃一碗大米饭。

分享城市更新与存量资产盘活等商业地产经验、商业访谈、主理人采访,关注西安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