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覃昨天发布了《九一三事件过后,叶剑英给毛主席写信:臣之壮犹,不如人,今老矣》一文在“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1971年9月,“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不久,在周恩来的积极活动下,叶剑英元帅复出了,于10月3日始正式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话说,早在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以后,其为了在美苏对峙中占得先机,就常常有意无意地通过不同的方式同中国方面进行接触,向中国发出要与中国交好的信息。

作为世界上一流的战略家,毛主席当然不会拒绝这份好意,他总揽世界全局,迅速做出了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的重大战略决策。

双方你来我往地进行了一些实质性的试探后,尼克松于1971年7月派出了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来北京。

那个时候,叶剑英在周恩来的授意下,以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协助周恩来与基辛格进行接触,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到了1971年10月,叶剑英正式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更是密切配合周恩来出色地完成了接待、谈判和参观等一系列工作。

就这样,在多次会谈过后,双方终于敲定了尼克松来华的时间——1972年2月21日。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72年2月21日。

这天上午11时10分,美国总统的副机首先降落在东郊天竺机场。

再过20分钟,也就是11时30分,尼克松的专机也准点着陆了。

根据美国方面的透露,尼克松走下飞机后和周恩来那历史性的握手,是尼克松事先做了精心排练的。

飞机停稳,尼克松携夫人面带微笑,缓缓走出机舱。

周恩来早已在机舱下面等着。

两人的握手持续了一分多钟,彼此都不愿过早分开。

周恩来不卑不亢地说:“总统先生,你瞧,你的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了。”

尼克松笑着说:“是的,我们握手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罗杰斯、基辛格、齐格勒等13名随访正式成员在机舱上面驻足,等他们的握手礼结束了,这才一个个法相庄严地走下舷梯。

国外媒体猜测,尼克松下飞机后,为了自身安全,会乘坐美国总统到哪里都要乘坐的安了装甲的大林肯轿车。

实际情况却是:周恩来亮出手掌做了个“请”的手势,尼克松便顺从地钻入了一辆早已敞开了的车门红旗轿车,和周恩来同车直趋钓鱼台国宾馆。

如果问尼克松本人,此次来华的最大心愿是什么?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见一见中国的领袖毛主席。

问题是毛主席接见外宾的时间向来都不确定。

也就是说,尼克松要见毛主席,那得看毛主席的心情而定。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工作人员根据六十年代以来毛主席接见外宾的惯常规律,一般都定在外宾临走的前一天。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来说罢了。

因此,新华社负责报道的工作人员,包括文字的和摄影的工作人员,为了不错过毛主席接见尼克松的每一个细节,从2月20日就住进了钓鱼台的2号楼,耐心等候着毛主席会见尼克松的时刻。

也幸亏是这些工作人员早就有了准备。

谁也没有想到,2月21日这天下午,也就是尼克松到达的当天的下午,毛主席的心情特别好,破例了同意了尼克松的请求,答应了在中南海自己的书房里会见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克松喜出望外,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和负责他的安全和警卫的官员打招呼,包括美国国务卿罗杰斯都没有通知,就和基辛格、洛德等几个人钻入接送他们的车辆,悄无声息地去了中南海。

尼克松、基辛格等走了许久,美方负责警卫的官员才突然惊觉:他们的总统及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等竟然“失踪”了。

天哪,把国家首脑、头号警卫对象给警卫丢了,这可贻笑天下的失职行为!

随行的警卫人员一个个丧魂失魄,狂躁不安。

中国外交部礼宾司的人员见美方的警卫人员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钓鱼台住地范围内来回乱窜,赶紧好言相劝,告诉他们稍安毋躁,不必紧张,你们的总统都在享受着最优等的接待,安全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一番解释下来,这些人才稍稍安静了下来,但面部的表情还是惊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