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周总理,是一对伟大的革命战友,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友谊,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堪称人间典范。

今天,我们就通过几个小故事,来看看两人之间深厚感人的伟大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夏天,中央在江西庐山开会,会议期间恰逢八一起义34周年,庐山人民剧院就举行了一场庆祝晚会。

演出当晚,毛主席早早就来到剧场,一下车,就问剧院的门卫:“小同志,总理来了没有啊?”

门卫回答:“主席,总理来了,但没有进去,正在外边散步。”

毛主席一听就知道,周总理这是见他没来,就没有进去,在等着他。

周总理是一个非常谦虚低调的人,他虽然是八一南昌起义的第一领导人,但是在建国后,一直在刻意淡化自己在南昌起义中的作用,而是力主突出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点,在周总理参与创作的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中,就表现得非常充分。

这部歌舞史诗,将中国革命的若干重大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都以歌舞形式进行表演,像表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革命时代”就有精彩的演绎,“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的歌声,时隔几十年后又响彻全国。

可是,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八一起义,却没有出现,只是以画外音的形式一句话概括,重点突出的还是秋收起义,只有到了井冈山会师时,才出现了南昌起义部队的形象。

很显然,这就是周总理的良苦用心。

当然,毛主席非常重视八一起义,在各种场合都盛赞八一起义的伟大历史意义,当有人提出要把秋收起义作为我军建军节时,毛主席就斥责说:“乱弹琴,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怎么能混为一谈?”

这次参加八一起义的庆祝晚会,周总理到了之后,得知毛主席还没有来,就没有进去,而是在外面散步,等着毛主席。

而毛主席到了之后,得知周总理在外面散步,也不进去,而是搬过来一个小板凳,坐在门口等着周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门卫不知道两人之间的这种伟大的友谊,就劝毛主席说:“主席,山上夜风很凉,您还是到剧场里面吧。”

毛主席笑着说:“没有关系,总理还没来,我等等他。”

接着,毛主席还跟门卫聊起了八一起义,问:“小同志,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几个门卫抢着回答:“知道,是八一建军节!”

毛主席又问:“那你们知道八一起义是谁领导的吗?”

几个小同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尴尬,因为在当时的宣传中,并没有突出八一起义的领导人是谁,这几个小同志自然也不知道。

毛主席哈哈大笑,说:“就是周总理啊!”

几个小同志都很惊讶,可能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温文儒雅的周总理,竟然还是八一起义的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又接着说:“八一起义了不起,向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是它奠定了人民军队的基础,具有深远重要的历史意义!”

说到这里,毛主席望着大家,深情地说:“领导八一起义的周总理和其他同志都是革命的功臣啊,我们应该永远牢记他们的贡献,尊重他们,为他们的英雄事迹自豪!”

正说着,周总理来到了剧场门口,毛主席这才站起身,和周总理携手走进了剧场。

其实,在一年前,周总理与毛主席之间还发生过一件小事,同样能体现两人之间超乎寻常的深厚友谊。

那是在1960年夏天,毛主席和周总理在湖南长沙视察,在一个周末的晚上,参加了当地组织的一场舞会。

不过,在舞会进行的过程中,发生了一次意外,突然停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陪着毛主席跳舞的,是他的机要秘书谢静宜,在停电的那一瞬间,谢静宜发现周总理突然一个箭步冲了过来,站在了毛主席的身边。

好在这次意外很快就过去了,舞厅里很快又亮了起来,谢静宜发现,周总理正在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毛主席!

后来,谢静宜感慨地说:“主席跟总理的感情,就体现在这些细节里,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是做不到的。”

到了1974年,周总理已经重病缠身,不得不住进北京305医院,进行强制治疗。

当时,毛主席的身体也很不好,还患有白内障,不能看东西,就让工作人员每天给他读总理的病情报告,时刻关心着总理的治疗情况。

毛主席每天一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让人给周总理的医疗小组打电话,询问总理的最新情况,如果总理稍稍有些好转,毛主席就会很高兴,如果稍有加重,毛主席的心情也会很沉重,有时甚至会掉眼泪,让大家看了很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1月,周总理已经病入膏肓,有一天醒过来后,用微弱的声音问:“主席的身体怎么样了?”

旁边的医生说:“总理放心,主席没有大的变化。”

周总理连点头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眨了眨眼,说:“只要主席健在,我就放心了。”

几天后,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享年78岁。

当天晚上,电视上播放周总理去世的新闻,毛主席坐在沙发上,一直在看着电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这就是两位伟人的伟大友谊,时刻都在惦记着对方,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战友!

(参考资料:《毛泽东与周恩来》《毛泽东真情实录》《周恩来真情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