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降了!

它涨了!

它又降了……

雷军前段时间还在感叹,“特斯拉太牛了,真心佩服:目前的电动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只有特斯拉敢涨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过没几天,特斯拉又来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降价。

中国市场内。

Model 3的起售价从24.59万元下调至23.19万元;

Model Y的起售价从26.39万元调整为24.99万元;

Model X的起售价从73.89万元降至72.49万元;

Model S的起售价也从69.89万元降至68.49万元……

特斯拉从来都是如此,没有经销商、没有中间商,让它的定价像风一样自由。

去年7月6日,中国汽车论坛上。

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中国重汽、奇瑞、江淮、吉利、长城、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等16家汽车企业签订了一份承诺书。

其中一条为“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结果,第二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斯拉就宣布自7月7日8点开始推出引荐和复购奖励。

其中针对Model 3和Model Y引荐订单,被引荐人可获得3500元引荐激励用于抵扣车辆尾款,引荐人还可获得7000积分奖励。

这变相的降价措施,让一众车企无可奈何。

为什么会有“承诺书”?

很多人归结于2023年1月的特斯拉大幅降价。

国产Model 3降幅2万-3.6万元,国产Model Y降幅2.9万-4.8万元。

当时,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微博上回应称,“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

陶琳还称,特斯拉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

而事实上真如此吗?

或者说特斯拉定价就只考虑“成本”吗?

以Model 3为例。

2019年10月,Model 3起售价为35.58万元;

2019年12月,Model 3起售价为33.1万元;

2020年1月,Model 3起售价为29.9万元;

2020年4月,Model 3起售价为27.155万元;

2020年10月,Model 3起售价为24.99万元……

仅一年的时间,特斯拉Model 3的起售价降了差不多10万元。

降价的因素有动力电池成本的下降、也有特斯拉规模效益的影响,还有本土化生产后上下游产业链的成本降低。

还有一点。

中国自主品牌对特斯拉的影响。

以2020年为例。

当时,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的销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前面说到。

2020年10月,特斯拉将Model 3的起售价定格在24.99万元。

咱们就看一下,10月份之前的“蔚小理”值不值得特斯拉调整价格。

蔚来汽车9月交付4708台,并保持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

三季度交付12206台,前三季度累计交付26375台,超越2019年全年交付总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想汽车9月交付3504台,旗下理想ONE连续第3个月实现交付量环比上涨。

小鹏汽车9月单月总交付3478台,同比增长145%,创2020年单月交付量新高;

第三季度交付量8578台,同比增长266%,创季度交付量新高;

小鹏P7单月交付2573台,创单月交付量新高……

没错。

这就是2020年前9个月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一个成语“势不可挡”。

于是,小编主观认为特斯拉2020年10月的价格调整,有一定程度是受到中国造车新势力影响……

调整之后,Model 3继续保持“第一”的光环。

2021年,特斯拉Model 3全年销量超过50万辆,连续四年成为最畅销的纯电车型。

排名第二的是五菱宏光MINI EV,全年销量42.4万辆;

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Model Y,全年销量超过41万辆……

前十中排在后面的车型是比亚迪秦Plus DM-i、理想ONE、比亚迪汉 EV、比亚迪宋Pro/Plus DM-i、长安奔奔E-Star。

自2020年10月后,Model 3也经历过多次价格调整,但到最后总是又调整了回去。

直到2023年1月,Model 3价格调整为24.59万元。

没错。

特斯拉从35.58万元到24.99万元,用了一年;

特斯拉从24.99万元到24.59万元,用了三年。

为什么三年才降了4千元?

难道不符合规模效应?

自2020年价格调整稳定后,特斯拉的销量便一直在攀升,2023年的年销量更是达到了180.8万辆。

这规模效应,不可谓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动力电池成本没降?

特斯拉曾推特发文,4680大型圆柱电池的量产,取得了重大突破。

而在特斯拉2022年第三季度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曾表示:4680电池获得了快速发展,其能量是2170电池的5倍,车辆续航里程提高16%,功率提升6倍,结合材料与车辆设计的改进,生产成本可降低54%

况且,全球范围内的动力电池原材料暴跌。

既然成本降了,也符合特斯拉所说的“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

那为什么只降四千元?

因为需求。

CEO埃隆·马斯克表示,定价策略主要是与需求有关。

特斯拉并没有一直去按照向下的方向去做价格调整。在特斯拉没有任何中间商、经销商,对于我们来说需要看一下价格有哪些因素,最为重要的是需求因素。

2020年-2023年之间,特斯拉的需求拉满。

而这种需求拉满的情况,在2024年出了一点小状况。

4月2日,特斯拉公布的第一季度交付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特斯拉全球共交付38.68万辆,创过去5个季度的新低。

交付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8.5%,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20.2%。

这是特斯拉近4年来首次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且远低于华尔街平均预估的45.42万辆。

特斯拉将此次销量下滑归因于升级Model 3后的加州弗里蒙特工厂还处于早期产能爬坡阶段,以及某些因为特殊原因造成的运输改道,致使工厂关闭。

但这是唯一的原因吗?

并不是。

特斯拉销量交付放缓的主因,还是在需求大不如前。

这家来自美国的超级国际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纯电动车市场放缓,以及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围剿。

三年前,能与之竞争的车型不多,特斯拉可以在“涨涨降降”中来去自如,最终始终维持在“24.99”。

而三年后的今天,特斯拉要面临多少车型呢?

咨询公司麦肯锡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近2023年,20万元价格段的车型,中国上市了40多款,且在配置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三年前,“蔚小理”堪堪吊在特斯拉的后面,望其项背……

三年后……

吹响降价号角的企业叫比亚迪,智驾遥遥领先的叫问界、智界、阿维塔,后面还有享界、傲界,极速交付的叫极氪,一夜成名的叫小米,埃安旗下有昊铂,奇瑞还有星纪元……

这仗怎么打?

特斯拉想来想去,也唯有降价保量。

特斯拉降价的空间还有多少?

在于自身的成本,还要看中国的这帮车企还能玩出多少“新花样”,拉低多少特斯拉的需求。

“逼迫”特斯拉在价格上做出妥协的,最终还是需求的下降。

而目前能让特斯拉需求下降的,有且只有中国车企。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处理。

本文为原创内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搬运,已签全网维权,如有需求请联系本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