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参数图片)出车祸,路人都习惯了,波澜不惊半点儿都不带点进热搜的那种。

可保险公司却是真的受不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一则网友爆料在网上疯传。该网友称:“小米汽车才卖出几千台(实际上险量),事故率都超过了20%,保险公司数据显示已经达到了1074台。保险公司受不了了,要给小米涨保费。”

虽说该数据的可信度暂不可考,但就凭小米SU7三天两头的“随地大小撞”,恐怕十有八九所言非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能源车的车险贵,是行业共识。”近日,蚂蚁保车险新能源车业务负责人张怡文表示:“20多万的小米SU7每年要七八千,而65万起的玛莎拉蒂新车(燃油车),只要六千块。”

今年以来,很多新能源车主反应保费上涨明显,即使没有出险,续保保费也出现了小幅上调。而一旦出过险,保险公司的报价就上涨了近2倍,第三者责任保险也大幅上涨。

下海涉足车险的新能源车企也变多了。不久前,比亚迪财险获批在全国八个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与此同时,“蔚小理”也分别以设立或收购保险中介牌照等方式,强势挤入车险赛道。

而小米SU7如此居高不下的事故率,自己搞保险恐怕是迟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制作了一张“小米SU7车祸集锦图(不完全统计版)”。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开售至今仅1个半月的车,该有的事故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魅族高管发文笑称“买小米车有一个好处,如果车出现问题,全网都会帮着你声讨。其他牌子不一定有这个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人车企无车祸?唯有小米流量高。”如今已成为不少车企粉丝专用的“洗地模版”。小米能用,华为能用,“蔚小理”还是能用~

但毕竟世上还有一句话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凭良心讲,小米SU7的黑料,起码有80%都是小米自己源源不断,双手奉上的。

由于车祸素材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列举,51君只挑选日期最新鲜、戏剧张力最强的,为各位呈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日,湖北一位车主SU7车主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其车头撞击严重,前脸没了半边。视频配文特意强调了“安全气囊未触发”。字数虽少,却看得出对小米SU7的质疑与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几天后再见这位车主,已是“川剧大变脸”。他在评论区表示:“主干道正常行驶,避调头车撞进辅道,车上人员无大碍,车质量很赞,还要再买一辆霞光紫!”

妈呀,被绑架了你就眨眨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种小米SU7车主态度前后180°反转的好戏,另一位女车主也留下了珍贵影像。

几天前,这名车主上传了一段视频表示,自己的车恐怕是小米第一台报废车。视频显示,车辆的下摆臂、防撞梁、车身结构全断了,轮胎都飞出去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紧接着她就发了澄清三连:“事故发生后,下车前就听到小米工作人员通过车机与我联系并帮我报警。车辆撞击时的车速是89km/h,但车上一共三个人都没受伤,为小米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起小米SU7车祸就没这么幸运了。这名车主表示自己也遭遇了安全气囊未触发的情况,自动刹车也未触发,踩下制动踏板也刹不住,最终导致了后排乘客左肱骨骨折。

而无论是上述小米SU7事故,还是其他未列举事故都会发现,车撞了却不骂反夸的“中邪”现象,不止发生在小米SU7的车主身上。评论区更是出现离奇的“反向安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面烂成这样,驾驶室还这样好,人还跑了,我觉得安全感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小米这么多事故,没见过一起是起火的,说明人家电池设计的确实安全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小米和华为这俩任何一方出事,比警察更快赶到的,永远是“对家的嘴”。

一位“米粉”表示:“人活着总比死了强。”于是,“花粉”直接回怼“等你米超过30万辆再说吧!创始那几千辆车祸事故就已经不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日本一寺庙标语”除死之外,皆为擦伤”)

而这种“人生除去死亡,皆为轻伤”的观点,用在这种使用产品发生车祸的情境下,显得无比的荒谬!

难道有谁买车的要求是“不死就行”?即便撞上个百八十次只要留一口气就ojbk?那雷军还用努力么?直接开摆就行了!

行文至此,有必要理讨一下小米SU7这该死的事故率究竟源何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米SU7是一头典型的“性能猛兽”。以往只有百万以上的豪车,才能达到2秒级别的零百加速,但小米只需要二十几万价格,就能给予车主如此痛快且优越感满满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小米汽车的销售对前来体验小米SU7的油车车主表示:只要按下方向盘上的‘DRIVE MODE’即可享受“20秒真男人狂暴模式”。结果这一体验直接把小伙整晕了,小心脏承受不了最后去医院做心电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2秒加速这种普通人原本遥不可及的美梦,因为降低了获取门槛而变得唾手可得,飙车就成了不断诱惑着SU7车主的“禁果”。

值得思考的是,让凡人轻松拥有“神力”,究竟是祝福还是诅咒?小米汽车的宣传,是否不应一味强调提速性能,也应相应承担起教育义务?让人人都拥有一把“枪”的后果,无疑非常可怖。在这个车企产品“秀肌肉”的性能过剩的时代,车主也应当更加警惕。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官方网站

www.51qc.com

18750019420 林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