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有差距是可以接受的,但这种差距越来越大,大至五六倍甚至十倍,这是很多企退人员难以接受的。

养老金是有一些社会福利性质的,其差距不应当过大。如何缩小这种差距,让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有各种建议,个人认为,以下三种办法是比较可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养老金全部定额上涨。

现在上涨养老金时,养老金高的退休人员涨得多一些,养老金低的退休人员涨得少一些,这样的上涨办法会使养老金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如果养老金上涨采用定额上涨的办法,即:不管养老金高还是低,所有退休人员都上涨一样的金额。这样上涨虽然不能缩小养老金之间的差距,但能使养老金之间的差距不会进一步扩大。

养老金虽然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但这在退休计算养老金时已经体现了,没必要在养老金上涨时再去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视同缴费指数统一。

现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指数不统一也是养老金差距过大的原因之一。

企业退休人员,一般按1确定视同缴费指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退休时的职务(职称)及工作年限等确定视同缴费指数,一般大于1,有的达到2以上。这就使得在同等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明显高于企业退休人员,拉大了养老金之间的差距。

如果将所有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都定为1,既可以体现公平公正、体现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和彻底并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养老金之间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缩小缴费基数之间的差距。

现在,最低缴费基数是社平工资的60%,最高缴费基数是社平工资的300%。在社平工资(计发基数)较低时,这样的缴费基数差距不算太大。但在社平工资(计发基数)处于高位时,其缴费基数差距就比较大,养老金差距也会加大。

例如,当社平工资为3000元时,最低与最高缴费基数相差7200元。但社平工资为1万元时,最低与最高缴费基数就相差24000元了。

以缴费30年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为例,当社平工资为3000元时,按60%社平工资缴费的人,其基础养老金720元;按300%社平工资缴费的人,基础养老金为1800元,两者相差1080元。如果社平工资为1万元时,其基础养老金分别2400元、6000元,相差3600元,差额扩大了很多。

如果将最高缴费基数调整为社平工资的200%或150%。这样,最高缴费的人与最低缴费的人,缴费额的差距就不至于扩大,退休时养老金的差距也会小一些,可以将养老金之间的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一些收入高的人想多交养老金,想在退休时的待遇更高一些,可以让他们缴纳个人养老金(缴纳个人养老金全部进个人账户,不会有一部分进统筹账户)。这样,退休时的养老待遇水平也能提高。个人养老金完全是用个人的收入交的,完全没有福利性质,即使再高,那些没交个人养老金或者个人养老低的人也无话可说。

以上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