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老人都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毕竟我国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步入老龄化社会,未来退休的老人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虽然国家也可能会推动延迟退休的政策,但依旧无法从根本上阻止退休浪潮的到来。

可是大多数人恐怕都没有退休的经验,那么大家又是否知道,真的到了退休的时候到底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其实退休的注意事项是很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想去办理退休手续,还得提交各种各样的证明材料,有一些材料更是事关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数量到底能够有多少。

要是有一个材料忘交了,每个月都将少领720块钱。

我们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在退休的时候到底要办理哪些手续。

又是哪个材料如此重要,不交会少几百块钱的退休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退休工资的多寡有严格的计算程序

不是所有人退休后领到的退休金都是一样的。

实际上,不同的岗位、工作的时间不同,以及在单位工作的时候职务不同,都很有可能会影响到退休金的多寡。

而记录这些相关信息的就是我们的个人档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在公家单位工作的人才会重视保存个人档案,有一些公家单位还会对个人档案进行集中保存,就是为了在未来避免纠纷。

因为在发放退休金的时候,就要按照个人档案里面的内容来详细计算退休金的多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没有个人档案的话,就算自己在某个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那么这一时间段的工龄就不能用来计算退休金。

而且我国的退休政策是一直在变化的,不同时期的退休政策也不同。

比如说我国在1995年的时候,颁发了要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之后养老保险制度才逐渐完善了起来,才会要求每年定时定点儿的缴纳退休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很多人是出生在1995年之前的,有一些人在1995年之前就已经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

那么这段时间到底是否要算在工龄里呢?

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来看,对于那些出生于1995年之前,并且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职工来说,他们的工龄自然也是要往1995年之前顺延的。

不可能按照1995年开始计算,这对于那些已经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工人来说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就算是1995年之前他们没有缴纳过退休金、养老金,那么在1995年的规定发放之后,他们之前的工龄就视同缴纳。

还是要算进工龄的。

但是之前并没有电子档案存在,所有的档案都是纸质档案。

纸质档案里面会记录一个人的详细工作和生活经历,所以个人档案就是计算这些老人退休金的唯一凭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们要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必须要提供个人档案。

如果个人档案丢失,那么就意味着这个老人无法证明自己在1995年之前是否有工作,是否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那么在计算工龄的时候,就只能从1995年新规定开始以后算起了。

我们就举个例子。假设王老爷子他是1982年的时候就已经参加了工作,到1995年的时候才出台了新的规定。

但是他因为档案丢失,无法追溯1982年至1995年这十几年间的工作经历,所以他的工龄只能从1995年开始算起。那最后王老爷子能够拿到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