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心安处是吾乡”,道尽了苏东坡的故乡观。(图源/保利·天瑞)

作者:苏炜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大诗人苏轼的人生经历好像反过来了:从年少成名、身居庙堂,再到身陷囹圄、屡遭贬谪,从高点跌落之后的苏东坡,把人生收缩回“家”这个原点。

2021年9月29日,广州。人们在广东省博物馆参观“《红楼梦》文化展”。(图源/视觉中国)

北宋绍圣四年(1097),已经62岁的苏轼在儿子的陪伴下,乘着一叶小舟漂过琼州海峡,抵达一千年前中国人关于地理想象的边界——位于海南岛的儋州。

在当地人的帮助下,苏轼和儿子在竹林中结起一座草庐。哪怕是这样一个简陋的家,诗人也精心装点了小小的祥瑞——在门前种下一丛菊花。时值秋天,草庐前的菊花次第盛开,就像随着新家落成,花中寄托的高洁情操和生活雅趣,也逐渐舒展而开。“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笔端有淡然,亦有温情。

这座遥远的岛屿,记录了诗人一生中最艰苦的一次贬谪,但就是在这片蛮荒之地上,诗人用一座草庐重建家的实体,用菊花等小小祥瑞,装点家的灵韵。收拾精神、舒展身心,忘我而安适,苏轼最终在最遥远的贬谪地达到他笔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境界,也给千年后的人们,演示了如何在困境中建立身体和心灵的家,又如何用祥瑞点染出属于家的气韵。

“瑞”,是中国人对家的仪式感

只要一丛有祥瑞寓意的菊花,就能帮大诗人锚定有关家的想象,这折射了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用建筑塑造“家”的旅程当中,“瑞”始终是一味关键的要素。

如果说“天人合一”是贯穿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的一条主线,那么“家”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物理和精神空间,就是以祥瑞凝聚瑞气、以瑞气表达天性的关键场所。

按照《说文》中的说法,“瑞者,以玉为信也”。浑然天成的玉石,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最早的有关祥瑞的具象。上溯至5000年前的良渚,我们的先民已经学会雕刻精美的玉璧,用那些飘逸的纹路“以玉事神”,在文字出现之前的年代,寄托对于未来朦朦胧胧的美好畅想。

而在后世中华文明开枝散叶的几千年里,这种朦朦胧胧的畅想,以越来越细微的方式,融入到家的一砖一瓦中。达则兼济天下时,家是起点;思虑聚焦到自身和亲人时,家是港湾。而何以为家呢?众多祥瑞构建出独属于中国人的理想家庭图景。

瑞气首先是对建筑本身的塑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传统建筑上常见的镇宅脊兽。(图源/pexels)

“吉,善也;祥,福也。”顺遂圆满是人们共同的心愿,而印刻在建筑上的图案,则成为这种心声最好的媒介。无论是以木雕、石雕、砖雕形式呈现的建筑装饰,还是桌、椅、床、凳中的家具设计,祥瑞图案在中国人的家中随处可见。

例如各类祥禽瑞兽:盘龙喜庆驱邪,凤凰和鸣相谐,狮头印在屋顶的瓦当上以镇宅,蝙蝠以“福”的同音飞翔在屋檐下,其余的还有奔鹿、麒麟、锦鲤等,各有寓意。再比如各类祥瑞纹理:有寄托长寿的寿字纹,有卜凶纳福的龟背纹,有清洁高雅的博古纹,亦有大众更加熟知的回纹、云纹。此外,吉祥花卉和神仙灵兽也是常见元素。

正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祥瑞云集,祖祖辈辈的愿望就这样在一桌一椅、一廊一柱中固定下来,又在一年一岁中流传下去。

瑞气也少不了日常的装点。

“引水、搬山、望气”等风水布局,渗透了有关“祥瑞”的遐想,是中国人对家的仪式感。(图源/保利·天瑞)

古代的积善之家,喜欢在前厅悬挂“五瑞图”。名为“五瑞”,然而代表祥瑞的花木岂止五种?椿树年高,寄托对长者的长寿心愿;传说食用萱草而忘忧,它还被用以指代父母的养育恩情;芝兰象征君子;翠竹节节攀升而不失节操;就连画中的一块顽石,也有稳固安然的好寓意。有心的人家不仅悬挂“五瑞图”,还将画中的五瑞逐一栽种,安置在家中,以草、木、竹、石充盈家中的瑞气。

植物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书画、玉器、铜器、瓷器等器物的摆放,以及“引水、搬山、望气”这样的风水布局,是如何一点一滴渗透有关“祥瑞”的遐想。朱门高阁抑或寻常人家,富丽堂皇抑或平凡宅院,“瑞”始终是中国人对家的仪式感。

于是,那句新屋落成时最常见的“华堂集瑞”,从来不是虚言,而是绵延千年的信仰。

“在心灵深处,摆一束艾草”

按照古代中国人的划分,祥瑞亦有分野。唐朝著作《稽瑞》中便将“瑞”分为五等:神兽属于佳瑞;山川日月的吉兆是大瑞;美丽的野兽为上瑞;五彩飞禽为中瑞;仙草植物是下瑞。

而当时代的车轮滚滚来到现代,中国人从院落搬进楼房,再搬进各色公寓、别墅、宿舍,效率越来越成为家的唯一标尺,空间利用成了居住者的共同追求,想要层次完整地复刻这些祥瑞已是奢谈,如何在现代建筑中以现代材料呈现祥瑞,是今天的我们关于“家”的一大实践。

回顾过往,刚刚“上楼”的中国人对“瑞”的表现还是删繁就简地直白:既然菖蒲、石榴花、龙船花、蒜头这些祥瑞植物难以集齐,雕刻祥瑞的古典家具也不好搬进高楼,那至少可以在冷冰冰的防盗门上插一束艾草。

祥瑞植物逐渐演变成一种寻常人家的家居装饰文化。(图源/保利·天瑞)

《燕京岁时记》记载:“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住进高楼大厦的中国人自然不用再以艾草驱赶蚊虫,但藏在楼道里的艾草渐渐演化成一种装饰文化,它烘托了辟邪求吉的淡淡氛围感,它牵连着久远的群体记忆,它简略地代替其他吉祥之物承担止瘟、平安、护佑、祥和的重任,它也构成70后、80后和90后关于儿时的家的记忆。

今天,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中国人对“家”的理解有了更丰富的层次,对“瑞”的追求也有了更多元的呈现——更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科技应用,也足以支撑这些呈现:在闪烁的屏幕上,年轻人贴上电子“福”字;小小窗台上的多肉,被年轻人赋予了健康和希望的新寓意——“白白胖胖,充满希望”,年轻人选择的吉祥话幽默又直率;新中式家居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接纳,他们在简约中重现古意;除了家庭空间,社区空间也重新被重视,草木布置、门廊斗拱、亭台水榭,中式园林的和谐天成成为年轻业主的心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是简单的草木布置,也承载了一代代中国人有关“瑞”的期许。(图源/保利·天瑞)

“中国人家2.0”时代,“华堂集瑞”的愿景牵连着历史,指引向未来,众多祥瑞的元素文化,在勾勒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让国人家庭重臻“天人合一”的境界。

原来,苏东坡种下的那丛菊花的淡雅、童年插在门前的那束艾草的幽香,一代代中国人有关“瑞”的期许,不绝如缕,从未断绝,在此时此刻,正演化出“家”的全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