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么算大口径舰炮?搁现在只要是口径超过100毫米都算大口径舰炮,毕竟现代主力军舰的口径普遍都是5英寸(127毫米左右)范围的,就只有一个装备155毫米口径的。所以现在的127~130炮射速普遍都在20发/分以上,像中俄使用的130舰炮更是达到了每分钟45发/分的高射速,一门火炮的射速堪比陆军一个炮兵营。但这些火炮口径在导弹未出现前的时代,都只能算是中小口径火炮,只有火炮在8英寸(203毫米)及以上才算是大口径火炮。所以在炮舰党看来127的口径就是小水管,只能是滋水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火炮的口径越大,受限于火炮的扬弹机构、装填机构、俯仰旋转等影响,火炮的射速就越慢。像二战主流的战列舰普遍都在2发/分左右。在以往的内容我也说过,德国的俾斯麦级战列舰的380舰炮得益于优秀的装填系统使得它拥有最快18秒/发的高射速,是同口径的火炮中射速最快的一个。但是我们也知道一战日德兰海战双方的交战距离已经延伸到10公里以上,而二战海战的交战距离更是延伸到了20公里以上,那么在这么远的距离上,高射速还有意义吗?

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与1905年的日俄对马海战中,日本凭借速射炮在海战中进行大量的火力投射,对中国海军与俄海军造成了大量的甲板杀伤,所以不难看出舰炮的高射速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但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次海战中双方的交战距离都在6公里内,所以在近距交战的过程中具有高射速的副炮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当交战距离延伸到20公里以外后,那么高射速还有这么大的意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炮的射击初速度普遍都在两倍音速以上,但炮弹是无动力的惯性抛物体,并且在空气阻力的影响下炮弹的速度会慢慢的衰减,特别是在炮弹爬升的阶段,以俾斯麦上使用的380舰炮的炮弹飞行数据来看,大约每5公里炮弹的动能衰减10%,但超过15公里的距离后炮弹下落后动能不再衰减。所以在进行超过20公里的远距离炮击上,炮弹想要飞越20公里的路程需要飞行30秒以上的时间。而炮弹从打出到落点的时间已经超过炮弹装填的时间,所以想要调整火炮的射击诸元,得等炮弹落下去后才能进行下一轮火炮的射击,不然,瞄准一个错误的射击诸元打,就算一分钟打出10轮炮都没什么卵用。

根据德军战史统计,俾斯麦号战列舰在丹麦海峡与胡德号战巡对战的时候,火炮的射击速度大致保持在1发/分。所以即便是在拥有超快的装填系统的加持下,在进行远距离炮击时也并没有发挥太大的用处,除非双方的交战距离在10公里的距离左右。在那个校射还非常落后的年代,等炮弹落完后才能进行修正,等修正完形成跨射后,才会进入校力射。而对于现代战舰来说,即便拥有更为先进的火控雷达辅助,在使用常规炮弹对5公里外的目标进行炮击能达到30%的命中率都堪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