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夏》和《脱口秀大会》有个毛关系?

1,都有汪苏泷!
2,都有李云迪!
3,最红的乐队是讲段子的!最红的梗王是唱歌的!crossov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经点儿。

今儿借着《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完结,讨论一件又低俗又严肃的事:破圈。

我想请大家先思考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乐队的夏天》破圈了吗?你认为《脱口秀大会》破圈了吗?你认为五条人破圈了吗?你认为杨笠/王勉破圈了吗?你认为三胞胎福禄寿破圈了吗?你认为双胞胎颜怡颜悦破圈了吗?

答案放一旁。两周前,我的朋友李亦翔提出了一个洞察:“2020年,资本该意识到‘出圈’是错误的战略追求了。”如果要说得再准确一点,则是:“根据现在这个市场情况来看,把‘出圈’作为战略,让内容优先服务圈外人而不是原有对应受众,这种做法越来越得不偿失。”

这话的意思是什么?首先,我们明确,出圈的目的,是因为其本身圈子的流量不够用。如果《乐夏》只是依托原本会去live house消费的观众,那这个节目根本不用办了,大家都知道五条人在tu的票从来都不争不抢。但是,米未、马东、爱奇艺把宝押在乐队身上,当然首先要笼络的是靠里面的核心用户,可他们更看重的,是我们所谓的泛用户,即那些过去并不知道五条人、但在节目的放大器效果下有可能会疯狂地喜欢五条人的用户。这些用户,是在原本的乐队文化消费者圈层之外的。他们不会知道五条人从Tom Waits、林生祥、顶楼的马戏团、小河等前辈身上获得了多少养分,他们也并不需要知道这些名字。他们只需要在这个特定的时间段里关注五条人、关注《乐队的夏天》这个节目,就够了。因为他们是泛用户,他们基数够大,喜欢追求新鲜玩意儿,容易被影响,当然也谈不上长情,也健忘。抢占了足够的泛用户,那么基本上也就意味着,你出圈了。

亚文化圈层一直都是这些年综艺想要挖掘的对象。除乐队外,还有锐舞(《即刻电音》)、汉服(《国风美少年》)、X-Game(《极限青春》)、在地偶像(我寻思着produce系不算,但让大家看到SNH48、GNZ和彩虹合唱团的《炙热的我们》算不算?)等等。但我们认为成功出圈的,是说唱,以及街舞——还有,脱口秀,也竟然走起来了?

这里不去深究为什么有的人能走起来有的人不能的点。你就想想,有多少自认为是潮人的刚开始看《乐夏》没两集之后发现最潮的人其实是在看《街舞》于是就弃了《乐夏》看《街舞》的?有多少是更看重文本、价值观冲突,本以为《乐夏》里能激荡着德先生和赛先生结果后来扭头发现王勉比《乐夏》里任何一位都摇滚的?再往更飞的说,有多少人是在《三十而已》、《浪姐》里感受到女子力崛起然后发现杨笠、颜怡颜悦更好追的?更离谱一点,有多少人是觉得《明日方舟》氪太久累了于是磕起了《明日之子》的?再或者是发现朋友圈里不再有人喊上岛了、你的NS好友列表里同时在线人数从几十人到几个人,朋友圈里开始发的都是《街舞》,于是你也放下了《动物森友会》,跑去跟着大家看《街舞》的?

这就是泛用户的常态。或者说,这是每一个用户在分配自己有限的休闲娱乐时间时,除了满足自己核心需求之外,在面对泛类需求的时候,其进行选择时候的常态。

作为一个铁杆曼联球迷,你无论是PP体育还是腾讯体育,我都是要追的。但是,《对马岛之战》我可以选择不玩,这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刚需。但《脱口秀大会》我肯定得看,因为我要学习怎么逗大家开心,这是我的工作。然后呢?还有上面说的那一大串呢?在有限的时间里,我怎么选?《说唱新世代》一打开最新一期,弹幕直接来“时长感人”,我的妈呀,前后加起来四个小时了快,我怎么选啊?

因此,当我们在谈论“出圈”这件事的时候,如果A“出圈”了,他获得了A以外圈层的流量,那它势必是抢占了BCDEFG的流量。如果它没有办法一上来就玩“对杀”的话,至少是抢占了“公气”——即泛用户的流量。更离谱的是,综艺节目之间要抢流量,你还要跟《动物森友会》抢流量,还要跟《明日方舟》抢流量,你还要跟更恐怖的碎片化时间奶头乐杀手的那几个APP抢流量。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怎么去衡量“出圈”这件事呢?是否要去把抢占泛用户流量作为首要的头等大事呢?你觉得你会抢别人就不会抢是不是?

在中国的手游圈里,有一种观点,认为“大DAU型的国民游戏”很难再诞生了。即不太可能有第二个《王者荣耀》了。你看吃鸡来得匆匆去也匆匆,《第五人格》也就是一时闹得凶,那些最能氪、黏性最强、最能留得住大R的,是《恋与制作人》、《明日方舟》、包括曾经一人之力撑起B站股价的《FGO》这种看起来特别垂类、特别亚文化的内容。如果《FGO》的战略方向是破圈,目标是要做5000万DAU,你可能会笑出声。虽然综艺节目本身的商业模式并不是以CLV这些用户价值指标去衡量的,但是,到了2020年了,如果一档综艺节目也还在想做到万人空巷、一亿中国人都在看,是不是真的恰当了呢?肖战王一博作为顶流,这里有多少人压根没看过《陈情令》的举举手?我就没看过。但是你不可否认的是,《陈情令》是靠着CLV去赢的,是靠着用户高ARPU值去赢的。

这就回到我们前面的问题,如果内容制作方在思考内容的时候,想得更多的是泛用户而去不顾原有受众的死活时,这一定会整个垮掉。具体的例子,我不举了,大家对号入座即可。我想起了4年前自己刚开始做短视频的时候,一个同样在做短视频的朋友,他对我说:永远不要想去讨好那些你无法去讨好的人。你只能吸引那些和你有一样想法的人。当你以更有力更粗暴更精彩的方式把他们心里的那些话说出来之后,他们自然就会成为你的粉丝。其他人,管他们去吧。

巧合的是,在前阵子李诞的那个自述里,我看到了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

我不在乎出圈不出圈,也不追求这个事。我对脱口秀的理解是,你去找到你的观众就好了。杨笠的那一段,她“骂”的那些男的是不会理解的,听完了也不会改变。但是她会找到那些认可她观点的观众。脱口秀演员和观众的关系是彼此找到,而不是改变。我没有那么自恋,说一段就能把你变了,让你爱上我,不可能,世界上不存在这种事。但是存在你以前不知道我,点开《脱口秀大会》发现,这不就是我想说的吗?我怎么才认识这个人?

我告诉杨笠,你不要看微博,那些骂你的人本来就不是你的观众,他看到你是个误会。他以后也不会再看见你了,他不理你,你为什么要理他呢?你跟那些真正爱你的人相逢,就是相见恨晚,你找到了这些人才对嘛。

所以说什么女性议题出圈,是荒唐的问题。我们是艺术创作行业,要尊重艺术规律,不能用传播规律来代替。迎合是没意义的。做脱口秀演员第一条就是真实。你要足够真诚,真诚就意味着不能去思考传播规律。艺术创作是不能倒着想的,没用。

我知道脱口秀应该怎么做,节目应该怎么做,脱口秀演员应该怎么做。我做好这些事就可以了。

————

李诞这段话,我建议所有做内容的人,全文背诵。

包括马东,我认为2020年,这并不存在的一局对决,看起来五条人是天下无敌,但作为你,输给了诞总。

《脱口秀大会》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