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程侃事儿

老程侃事儿

网易号

关注
622粉丝
2关注
148被推荐
IP属地:陕西

12枚勋章

分享时事热点,关注百姓生活

  • 哈工大同宿舍3人全部当选院士!说明学习环境真的很重...

    2023-11-24
    11跟贴
    图片
  • 杭州中考体育,指定用某品牌的跳绳,价格高达78元一...
    2023-11-24
  • 对于领导而言,员工在“女儿低烧,外公住进ICU”这种情况下都坚持加班,是敬业的典范。但在我看来,不仅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大问题,这名员工也有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 如果一个非关键岗位的人员,把加班当做一种“荣耀”,就要考虑流程设置是否合理,这样的加班有无必要? 对于一个关键岗位的人员,就要考虑企业在人员储备方面是否存在空档,如果这个员工不能加班,整个流程会不会存在卡点? 对于员工而言,女儿可以不要、外公也可以不要,但“加班”必须要,这种情况究竟是因为自己身上的任务确实重,还是想做“表面功夫”? 如果任务确实重,是因为任务量过大?还是因为自身工作效率低下? 在我看来,员工敬业是好事,但这样的“敬业”还是少一点比较好。毕竟,一个连家庭都可以舍弃的人,在遇到“诱惑”的时候,究竟能不能抵御得住? 大家如何看?欢迎讨论区交流哦~~
    社会话题讨论圈
  • 人一旦失去了希望,即便“节目”再精彩,估计也是没有感觉了。
    和平时期,可能这些歌手劳军慰问,会引起轰动。但现如今俄乌战事胶着,加之巴以冲突爆发,美国等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的力度急转直下,估计底层官兵是没有心情看这些了。 乌克兰的高层官员还可以喊喊口号,实在不行到其他国家照样生活。但这些处于底层、整日里面临生死危机的士兵而言,如果战况不利,他们又将去向何方? 关键问题:现在他们,究竟为谁而战?
    欧洲风云
  • 中东局势风云变幻,近日又传出以色列炮火逼近叙利亚首都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这个被称为“中东小霸王”的国家,虽然在前不久的加沙冲突中损失惨重,但其“忧患意识”却让人感叹不已。
    以色列的行动,看似鲁莽,实则充满了策略和计谋。面对哈马斯的火箭弹和手雷攻击,以色列装甲部队损失惨重,但这一波攻势并未让其放弃对周边国家的“撩拨”。黎巴嫩、叙利亚,无一幸免。 以色列炮轰叙利亚首都附近的目标,或许就是在试探叙利亚、黎巴嫩对加沙局势的底线、中东的阿拉伯国家,甚至美国的底线在哪里。 还有,为有可能的“第六次中东战争”提前做准备。 这种“莽撞”的行为,既是以色列对自身安全的考量,也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的预演。中东地区历来局势复杂,各国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而以色列作为一个强势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中东地区,未来的局势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社会话题讨论圈
  • 如何读书才有效?如何才能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做好3点就够了

    2023-11-16
    5跟贴
    图片
  • 死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生。读入殓师,一部温暖而又深刻的人生礼赞

    2023-10-23
    图片
  • 广州广园路,宝马车与出租车相撞后起火,宝马司机被活活烧死。交警调用了洒水车才将大火熄灭。行车记录仪表明,宝马司机强行变道。
    10月18日早,广州的道路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忙,一辆出租车正常行驶在广园路上。从左侧后方突然窜出来一辆宝马,在越过出租车半个车头后忽然强行变道,出租车刹车不及,直接撞了上去。 宝马车由于车速过快,被出租车蹭了一下,直接向右侧翻了过去,撞上了旁边的高架桥桥墩,宝马车司机被困在车中无法逃生。 短短几秒过后,翻滚的宝马车忽然起火。即便是路人紧急上前救援,还是没有来得及。 直到路过的洒水车将大火扑灭,宝马的驾驶员已经被活活烧死。 倘若时光能够倒流,他知道会有如此结局的话,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做出如此莽撞的行为。 有网友说:这速度,绝对是两车在斗气,宝马司机明显缺乏驾驶经验。 也有网友说:两个车并没有斗气,只是宝马车乱变道,最后被撞。出租车只是没有刹车,没有做到把事故做到最小化的动作。 刚开始的时候,也有网友说是出租车故意撞的宝马,但看完几个视频之后,我们才搞清楚真相——宝马车强行变道,撞上了出租车,由于速度过快,发生侧翻,撞上高架桥桥墩后起火。 但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在宝马车强行变道之前,和出租车有没有互相追逐,开斗气车的情况?只能等警方进一步调查后,才能知晓。 只是对于我们大家而言,还是要牢记《流浪地球》里的那段话——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每位司机驾驶水平都不一样,每辆车的性能都不一样,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哪怕车技再好,哪怕车辆性能再好,都要老老实实地遵守交通规则,控制好自己的心态,莫要开炫技车、斗气车,更不要“狂性大发”。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热点情报所
  • 昨天看了亚运会100米栏的直播,说实话,对吴艳妮在比赛中的表现,其实我并不是很认同。尤其当她和裁判组争论时,说出的那句话:“是她影响到我了!”
    最近,吴艳妮的热度很高,无论是打开头条,还是抖音,总会给我推荐与她相关的内容,也对这个运动员有了一些印象。虽说有些嚣张,但我认为,作为一名运动员,一名奔着冠军奖牌去的运动员,嚣张些也很正常。 毕竟,怀有必胜的信念,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手段。 但从回放录像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处在第4跑道的吴艳妮很明显地抢跑。但当她和裁判组在现场观看回放录像的时候,却在不停地大声说着旁边的印度选手——是她影响我了! 相比之下,林雨薇在赛后的发言,我倒是很认可:“抢跑对于场上的选手都会有影响,我们都在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来保证场上的比赛”。 或许,吴艳妮是因为太想赢造成了失误,但既然失误,认了也就算了,虽然说留下了遗憾,但起码给观众,给喜欢她的人们,留下一个磊落的印象。但如此这般,却不太好了。 想当年,博尔特在世锦赛上抢跑,金牌被罚,什么也没说,而是在后面的200米比赛中全力奔跑,充分展现出了自己超凡的实力! 所以说,职业运动员在比赛前,一定要尽量降低热度,以免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同时,也是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挑战,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从心理上。
    社会话题讨论圈
  • 校园霸凌责任之争:社会、国家、学校还是家庭?
    2023-09-30
  • 网红“萝卜刀”走俏校园,家长惊呼太危险,真是这样么
    2023-09-29
    14跟贴
  • 听说国货之光徕芬刚卷完吹风机,又要开始卷别的了?

    2023-09-28
    图片
  • 有网友问了一个问题:预制菜是人民和资本之间的较量,到底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但在我看来,卫生、安全的预制菜,对于日常生活来讲,还是很好的补充,至少可以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很快享受到美食,虽然在营养方面可能会有所缺憾,但偶尔为之,并不会有什么大碍。 但预制菜进校园,成为孩子们不得不选择的餐食,就有问题了。这个看似是一种市场行为,看似是人民和资本的较量,但本质上并非如此? 如果没有公权力介入 ,如果群众的监督真正到位,预制菜还会进入校园么? 如果在没有外部力量干涉,学校把食堂外包给别人,而不是由中央厨房配餐,可能操的心更少。因为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 同样,食堂的经营者也会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自己从市场上够买新鲜食材而不是预制菜。毕竟对于他们而言,人力成本可能不是主要的成本支出。 故此,预制菜能否进校园,实际上是公权力和民众监督权力之间的对抗,而非人民和资本的对抗! 但公权力后面,有没有资本的支持?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社会话题讨论圈
  • 张雪峰的名言:别学新闻学,进不了985、211,那玩意纯粹浪费时间!结果被数名新闻学教授下场猛怼,数名知名大V也紧紧跟风!
    但在我看来,无论是之前的考研讲座,或是如今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张雪峰对考生的报考建议还是很实用的,或许听起来有些功利,甚至有些“庸俗”。 但我想问那些下场撕逼的“高人”一句“” 如果你没有现在的地位,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家长,你会让孩子去报考你所推崇的那些专业吗? 很多学生,都把“高考”当成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族命运的一条“最优路径”,他们报考志愿的目的,并不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把当下的兴趣当做职业,而是希望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 这类孩子,让他们去报考那些有可能是“坑”,要么是就业单位对学历要求比较高,要么是有一定壁垒(比如需要持续投入,学习期比较长),甚至是那些没有“门路”就进不去的专业,那不是害他们吗? 张雪峰的报考建议,或许听起来有些“毒舌”,有些“市侩”,或者说功利心比较强,但在我看来,他只不过将一些被隐藏在盖子下的东西掀开来,让大家看到而已。
    社会话题讨论圈
  • 十堰某高中,2019年公开承诺:只要学生考上985,就奖励5~30万。最终却拒绝兑现,被学生告上法庭。
    法庭宣判:学校支付5万元奖励款。 做教育的,难道不知道要“重信守诺”?还是高高在上的久了,觉得学生翻不起大浪? 很难理解这种行为。大家以为呢?
    社会话题讨论圈
  • 范志毅谈贵州「村超」火爆,「纯粹的足球不带有任何色彩,踢得很开心」,我深以为然!
    现在的职业足球,已经掺杂了太多的功利色彩!毕竟培养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花费的金钱也不在一个小数目。无论是球员的父母,亦或是俱乐部之类的。 既然花了那么多,总是要赚回来的嘛!况且现在整个风气都不是很好,又怎能指望一两个球员能够有什么奉献精神、什么体育精神,什么团队精神之类的。 就像前两天说的那两位,比赛都输的一塌糊涂,这哥俩还坐在替补席上聊得正嗨!说白了,就是我把我该拿的钱,拿到了就行! 纯粹的商业化,造成的结局就是这样!现在的中国足球,尤其是职业足球,已经脱离了“体育”范畴太久,变成了纯粹的“商业”;足协也从行业协会,变成了一群官僚的聚集地。 想指望现有的这帮人,改变中国足球的命运,估计很难,除非推倒重来! 中国职业足球陷入困顿的症结,恰恰就是“村超”、“村BA”火热的根本所在!脱离了热爱,变成纯粹的“商业行为”,变成了纯粹的交易,又怎能快乐起来!又怎能全身心的投入? 大家觉得呢?
    热点情报所
  • 专家说:我们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休假!你怎么看?
    2023-06-25
    17跟贴
  • 老鼠头,终究还是老鼠头,无论怎么变,还是变不成鸭脖!
    江西职业技术学院这样操作,真心能对得起自己的学生么?硬生生将“教育”,变成了一门生意! 事发伊始,倘若大大方方承认错误,对当事人进行道歉并补偿,对责任人该整改整改,该罚款罚款,该换人换人,至少还能获得一个好名声。舆论影响也不会如此之大。 结果,也不知道抽了哪根筋,居然做出如下骚操作: 1、坚持“指鼠为鸭”,逼迫当事人改口,并在公众媒体道歉; 2、发动水军,操控舆论走向,这操作要比张薇厉害多了啊! 2、搞定一级调查人员,并且向外公布不实信息。 他们以为这样操作,就能搞定这件事,却不料引来了四家部门的联合调查组。 这个级别,可不是一家职业技术学校能搞定的了! 于是,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鼠头,再怎么变,也变不成鸭脖,更不要说是已经死了的老鼠头。 接下来,估计就是问责了! 校方在合作方采购过程中有没有猫腻? 平息此事时,对学生有没有采用胁迫手段? 对于鉴定机构,有没有利益输出? 查!使劲查!绝不能让这帮人为所欲为之后,还能逍遥似神仙!
    热点情报所
  • 《大败局》中,吴晓波总结了中国企业家应该尝试的20件事,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件:
    1、生意圈外,至少有一个能当面骂你的真性情朋友; 2、试着突然离开公司一星期,看公司能否保持正常、平稳运行; 3、尝试一次孤立无援的失败经历,在挫折中感受不幸者的体验,培养警醒的意识。 第一条,让我们可以保持清醒,不在阿谀奉承中迷失自己; 第二条,让自己可以摆脱琐事,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 第三条,让自己接受磨难,让自己内心更强大,更由于经历的丰富,提升风险意识,以及对风险的警觉性。 大家觉得呢?
    热点情报所
  • 在《大败局》一书中,吴晓波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后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寿命为3.7年,美国8.2年,日本则为12.5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可以很快速的崛起,但同样可以迅速崩盘,甚至陨落。对此,吴晓波进行分析后,总结出几方面的原因:
    1、制度设计 企业本来应该是一个相对比较精密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有各式各样的组件,比如财务、研发、生产&采购、销售、风控,但很多企业往往注重了采购、生产和销售,但对于其他部门的管控则没有重视,就像一辆汽车,马力强劲但却刹车却差强人意,一旦失控就会滑向深渊。 2、市场环境 回顾历史,在2000年之前,很多企业其实都是野蛮生长起来的,无论是秦池古酒、爱多VCD或是巨人集团,其实都是手里有个产品,然后疯狂广告,迅速收割。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速度过快,制度建设跟不上,导致企业就像空中楼阁一样,前端跃升越高,但后续配套的内容却严重滞后,一旦出现断层,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 3、职业人格 这些企业的领导人无疑都具备超人的魅力,更由于创业初期的巨大成功,给她们身上披上了耀人的光环。这样无疑加重了领导人的权威性。方向正确还好说,一旦决策失败,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崩盘。 所以说,“一夜崩盘”听起来似乎很吓人,但其实很多早已是命中注定。
    热点情报所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