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尊界S800上市以来,捷报频传:

48小时,2100台大定;7天,3600台大定。

首批2100台中,70%的用户选择了百万顶配版本。如果按照这个比例粗略计算,仅用了一个星期,尊界就获得了约36亿元的潜在收入,与尊界现已投入的百亿元相比,首款新车刚一上市就收回了近四成的投入成本。

尽管从大定曲线上看,后五天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尊界S800的后续表现似乎并不成问题。

来自“新渠道-李霸天”的一线调研显示,尊界S800带来了店均40%的客流增长,而潜在用户暂时没有下定的理由目前只有一个:需要试驾。

业内预计,短期内尊界S800还有两波销量释放的窗口期,一是待试驾车逐步到位之时,二是首批车主提车、路上能见度提升之后。

行政旗舰轿车的市场体量并不大,常年由奔驰S级、迈巴赫S级、宝马7系、奥迪A8等为数不多的几款车型称霸,在中国市场巅峰期的规模也就7-8万台。其中卖得最好的是奔驰S级,其近三年月均销量也就1800多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不少中国车企也向这块“汽车工业的金字塔尖”发起冲锋,在尊界S800之前,红旗国雅、仰望U7、蔚来ET9等也都凭借着各自的禀赋切入这块市场。

行政旗舰往往作为车企的技术旗舰和品牌图腾而存在,其销量规模和由此带来的可观利润并不是唯一衡量成功的标准。

如何锚准旗舰车型的站位,壮大品牌势能,并在全系车型中转化和释放,才是车企在豪华品牌市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尊界S800,与“花粉”的双向奔赴

尊界是华为鸿蒙智行与车企合作推出的第四个汽车品牌。

三年前,鸿蒙智行还叫“智选车”,由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牵头,为合作的车企提供华为的智能座舱与销售体系。这种模式最初不被看好,但其与赛力斯孵化出来的“问界”率先月销破万,使得智选车业务曙光乍现。

在这种情况下,“待合作列表”中的江淮汽车果断加入智选车阵营,在2023年与华为重新签署了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等多个领域全面合作,打造豪华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

虽然江淮与华为真正的牵手姗姗来迟,但却拿到了进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最昂贵的一张门票——尊界。

该品牌是双方合力打造的,在鸿蒙智行生态中定位最高端、最豪华的存在,没有之一。

余承东曾明确指出,尊界的品牌定位是“超高端”,产品也是对标迈巴赫、劳斯莱斯Phantom(幻影)等超级豪车量身打造。

江淮汽车董事长项兴初也介绍,尊界是华为视作“头号工程”顶格推进的项目,双方为尊界成立了超5000人的专属团队,兴建了专属工厂,目前投入已超过百亿。

尊界S800就诞生于此。

今年2月,华为为这款行政旗舰举办了一场技术发布会,专门介绍了其搭载的六大技术(包括三项首发技术和三项升级技术),奠定了其在鸿蒙智行中技术标杆的地位;5月底上市时,华为打破了技术叙事,围绕设计、体验、性能、安全四个维度重新介绍了这款旗舰轿车。

在早期亮相时,尊界S800的多项目技术指标直指劳斯莱斯Phantom这样的超级豪车,但从整体的产品定义上看,华为还是在设计和性能对标的基础上为这款车注入了一丝“中式灵魂”。

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全方位、无死角的隐私性配置,包括后排隐私光幕、隐私巨幕套件+后排智能交互系统等等。这些配置超级豪车未必没有,但华为硬是做成了“全家桶”,通过“技术之锤”打造了更胜一筹的体验——比如隐私玻璃,可以随着光照强弱的转变,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实现明暗变化,也能通过手势智能调节。

这是行政接待场景中呼声非常高的需求,据“新渠道-李霸天”的一线快报,首批用户中这些隐私性配置的选配比例高达70%-80%。

尊界的产品定义也是华为深谙C端用户,尤其是高端商务用户需求的印证。这款车将传统行政旗舰轿车的物理豪华,通过技术的投入转化成了场景体验的提升,赢得了潜在用户的认可。

但尊界S800现在取得的成绩,不仅仅是产品定义的成功,更是华为的品牌力在高净值人群中的变现。

根据上述快报,尊界S800首批用户购买的理由是:华为忠粉、智能和国人的骄傲。

不出意外,尊界S800的第一波用户,都是“花粉”。

实际上,华为在手机终端的口碑及品牌号召力,在项目立项初期就为其联合江淮进军超豪华市场提供了底气。曾有市场分析人士透露,在一项百万元车主的调研中,相当一部分人使用的是华为手机。

尊界S800的这波热卖,更像是华为和它的核心用户之间的一次默契奔赴。

尊界只有S800,还不够

项兴初提及江淮与华为的合作时表示,双方在战略上有着高度共识,双方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我们都认识到必须迈向高质量发展。在中国汽车产业、中国本土品牌中,有企业致力于为大众提供便捷的出行产品,但也必须有人勇于挑战科技豪华、超高端豪华这片无人区。”

从华为的角度,通过与车企深度合作进入汽车行业,与不同合作伙伴之间也必须建立不同的品牌与产品体系,形成差异化布局。

华为自2019年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来,在汽车领域的累计投入高达数百亿,其深厚的投入也决定了:华为必须攻坚高利润市场。

这既是其投入的前沿技术为数不多的变现路径,也是为鸿蒙智行体系树立更高的品牌标杆。

行政旗舰是豪华品牌的立身之本,奔驰、宝马、奥迪等主流豪华品牌无一没有当家的行政旗舰轿车,甚至凯迪拉克、林肯、DS等欧美豪华品牌还与国家政要牢牢绑定,成之专属座驾。

不过,行政旗舰轿车的体量并不大,也不是一个具有显著增长空间的市场。以BBA和保时捷五款主流旗舰轿车的总销量来看,在2020年达到巅峰后,这块市场的整体销量一直在下行,2024年甚至跌到6.4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政旗舰轿车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传统豪华车企中,行政旗舰车型作为技术标杆,提供品牌向往感,而逐级往下的产品梯队则负责走量,贡献销量规模和利润空间。比如奔驰S级虽然“高处不胜寒”,但体系下的E级、C级以及A级则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

尊界的发展几乎很难跳出传统的发展路径。

作为独立运行的品牌,尊界也将打造自身的完整产品序列,而S800作为首款车型,同时还是行政旗舰,也将为整个品牌,甚至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提供价值锚点。

实际上,项兴初提到的百亿元投入,包括规划产能20万辆的尊界超级工厂,都不只是打造S800一款车型,而是一套超豪华平台。

不过,在鸿蒙智行这套特殊模式下,尊界的产品规划和产品定义并不完全“自由”——既要支撑自身的走量需求,也要与鸿蒙智行体系的其他品牌形成区隔。

有消息称,尊界下一款产品并不是常规思路中的SUV,而是一款MPV,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与50万级的问界M9错位竞争。

“多界”并行,华为迎来考验

对华为来说,如何结合国内市场和新能源汽车的特征,进行更精细的品牌定位和产品规划,是一大考验。

余承东曾经这样介绍现在几个界的定位区隔:问界聚焦全系列SUV,智界打中档和中高端(覆盖轿车和SUV),享界主打行政高端轿车,尊界则是瞄准迈巴赫、劳斯莱斯的超高端。

余承东选择在燃油车/新能源龙头的车型序列里找对标,并提供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价格,这是很常规的产品规划和产品定义逻辑。

但问题是,对标的燃油车可以从20万跨度到1500万,但像鸿蒙智行这类挑战者们推出的新品,价格带已经在“降维打击”的策略下压缩到了20-100万。

这种策略其实打破了原有的产品体系和价格体系,智能电动时代出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爆款”,就是旧体系崩塌后,新需求疯狂涌入所致。

但在价格带已经被严重压缩的情况下,定位接近的产品会面临更严重的倾轧。

比如尊界出来后,享界的定位和生存空间将更为尴尬——它们的关系,与迈巴赫和奔驰并不相同,享界无法完全传承华为的基因和血脉,更不能沾到任何一丝尊界的荣光,甚至还要直面其竞争。

如何在有限的价格带内,维持清晰的品牌梯度,避免"多界"战略陷入内耗,需要华为在产品规划和定义、渠道资源搭建和分配,以及品牌塑造和宣传等方面达成平衡。

但残酷的是,这些恐怕并不完全能由华为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