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注定是杨梅独占鳌头的季节。不仅街上的水果店中随处可见,就连朋友圈里都热卖起来。像我这类从来都抵不住该份“紫色诱惑”之人,每逢杨梅季,总免不了大肆置备,生怕少吃一顿亏待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些年一个初夏日,与朋友聚餐期间,身旁的小虞发出邀请,说是他的外公在家乡栽有几十株杨梅树。因老人家的岁数越来越大,爬山不易,加上家里缺少劳力,那些树几乎没人照顾。一年一年的,快和野生的差不多了。眼看快到结果收成之时,大伙不如结伴上山摘杨梅。此话一出,当即得到热烈响应。

小虞外公家的杨梅树位于村子的尽头。我们一行,肩扛手提着各类采摘工具,沿一条坎坷不平的崎岖山路,向目的地进发。

远方的青山,被一层暧昧不清的雾气沉沉覆盖着。由于前阵子连着下了数日的雨,路旁小溪混浊了许多,十来只鸭子耷拉着脑袋单腿撑地,既不唱歌,也不嬉水,全然没有了平日里的精气神。再看路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洼,走了没多远,鞋子已满是泥泞,甚至数度险些踉跄倒地。但这些艰困,依然无法阻挡众人渴望亲手摘到杨梅的热乎劲。

行至半程,迎面走来一挑担村姑,缕缕醉人馨香,也随之款款而至。伸长脖子朝筐里一张望,但见里面满是蓄足汁液,莹润冰晶的杨梅。这一幕,使得本已颇有些疲惫的身心,再度得到振作,继续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满眼略显单调的葱绿中,数十株重重叠叠、高高矮矮的杨梅树,赫然招摇于眼前时,由此生出的狂喜感,简直难以名状。

抬眼间,手腕粗的枝干四面匀称地伸展出去,像一把把撑开的大绿伞。椭圆形的杨梅叶堆砌于枝丫中,密不透风。枝条之间,一颗颗饱满水灵的果实,或独自傲然于绿叶中,被众星拱月地宠爱着;或三五成群,你挨着我,我挤着你,互不相让……山风一吹,簌簌作响。仿佛一首首丰收的赞歌,亦如一声声呢喃的招呼。加上离着老远就能闻到的,稠稠的,带着酸甜的,杨梅的特有气息,唇齿间的馋涎便有点止不住了。遂兴冲冲加快步伐,一头扑进杨梅林,簇拥到绿荫下。

喜欢吃杨梅的人都知道,越是能够到阳光的果子,越是黑紫,越是甜。苦于其中两棵杨梅树长得实在太高,站在地上根本难以摘到高处的果子,即便用上了钩子以及采果器,仍然无法俘获那心仪的美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值大伙一筹莫展之际,远远地,就看见小虞的外公,扛着人字梯,拎个篮子,还带上了自家的爱犬,一步一蹒跚地给我们带来了最为急需的援助。

自告奋勇,抢先一步登上梯子的我,恨不得像千手观音一样,朝着前后左右伸出手去。采完东边,再摘西面。

而第二个上梯子的老童,还意外地在树上掏得数枚鸟卵。可叹的是,当他小心翼翼地将之带回家中,想传递给孩子一份自己儿时的惊喜时,却发现那位快到入学年龄的儿子,对它们的兴趣,似远不及电脑游戏来得浓厚。此时的老童,猛然发现:昨日真的已经远去了。

“宁品读”专栏投稿请发至shcnwx@163.com,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一经发布,稿费从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钟 穗

编辑:张 理

责编:廖且为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