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让临时监护儿童感悟劳动意义
5月6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组织临时监护儿童欢乐过节。
5月1日,社工组织孩子来到临渭区某乐园,体验多种游乐项目。5月2日,社工组织孩子观看电影《雷霆特工队》,分享观影感受。5月3日,社工带领孩子来到渭南市博物馆,触摸历史余温。5月4日,社工举办运动会,孩子进行跳绳接力、趣味投壶、拔河比赛等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既锻炼了身体,又收获了快乐。5月5日,社工组织孩子举办手工活动,向孩子介绍劳动节的来历及含义。孩子尽情发挥想象力,精心制作手工艺品,饱含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也体会到劳动的意义所在。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困境儿童减压
5月10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组织困境儿童开展减压赋能活动。
活动在破冰游戏“松鼠搬家”中拉开帷幕,孩子们三人一组玩得不亦乐乎,增加信任感。在“撕下标签”环节,孩子们依次上前,撕下如“黑娃”“胆小鬼”“野孩子”等负面标签,以行动表达不认同,释放内心的压力与束缚。撕下标签后,孩子们用便利贴写下一句句暖心话语,有的是对自己的鼓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有的是对他人的关心和支持,并将其粘贴在原来的标签处。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对自我接纳有了更多地理解。
下一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持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享受更多快乐的童年时光。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关爱成长主题活动

5月16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来到渭南市实验小学,开展关爱成长主题活动。
首先,工作人员通过破冰游戏,与孩子进行互动。在“两人三足”比赛中,孩子3人一组,每组人员用布条将自己的左腿和另一人的右腿绑在一起,并排站立起跑,大家高喊嘹亮整齐的口号,步伐一致,团结前行,冲过终点,不仅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更在合作中充分体会到拼搏的乐趣。在“好习惯交换”环节中,孩子认真写下“读好书”“写好字”“吃好饭”“走好路”,以交流、分享的方式聚焦好习惯的养成。
下一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持续创新服务形式、凝聚多方力量、拓宽服务范围,全力为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护航。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5月18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组织困境儿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活动中,消防救援人员结合以往发生的典型案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引发火灾的常见原因、如何有效避免火灾发生及火灾如何逃生等知识。随后,现场演示遇到火灾如何报警,如何正确使用防毒面具、灭火器等有关消防器具。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活动现场设置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提问,如“如果着火了,我应该先做什么?”“灭火器怎么使用才是正确的?”消防救援人员耐心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不仅巩固所学知识,还提高了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下一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定期开展安全主题教育,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5月31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组织困境儿童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知道它的由来吗?”社工首先向孩子抛出一个问题,孩子争先恐后地回答。工作人员从屈原投江的故事开始讲起,通过观看视频、知识问答等方式,向孩子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习俗等知识,让孩子充分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后,社工向孩子详细讲解制作香囊的步骤和技巧。制作过程中,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最后,糯米、红枣、粽叶、麻绳等必备材料被整齐地摆上桌,孩子跟着社工认真学习包粽子,加深对端午节的认识,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端午暨六一关爱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水平,传递社会温暖与关怀,5月30日—31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润心伴成长 同心护未来”主题关爱活动。通过回访安置儿童、庆祝集体生日、体验传统文化、团体心理辅导、重温英雄事迹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度过一个充满欢乐与温情的节日。

5月30日,工作人员前往市儿童福利院和市社会福利院,回访17名转介安置儿童。工作人员与儿童互动聊天,详细了解他们在新集体的融入、生活状况和成长需求,给予儿童心理支持和关爱祝福,同时为儿童送上英语听力宝、运动鞋服、滑板车及益智积木玩具等心愿礼物,确保儿童关爱服务不断档。
5月31日,渭南市未保中心热闹非凡,孩子们的舞蹈《快乐崇拜》和合唱《骄傲的少年》拉开了节日庆祝活动帷幕。集体生日时全场共唱生日歌并分享蛋糕,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李欣、牛元媛,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科长白晓燕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祝福并分发自行车、智能手表等心愿礼物。

趣味游戏与手工环节中,孩子们学习传统礼仪,参与“投壶大比拼”“端午知识问答”等传统游戏,亲手制作端午香囊、手工龙舟和五彩绳,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耐心与专注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孩子们释放压力、提升社交能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活动最后,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工作人员以故事讲述了革命英雄的光辉事迹,引导孩子们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此次活动还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小朋友,那就是已经回归家庭的儿童小鸣(化名),孩子在妈妈的陪同下送来锦旗,表达对市未保中心工作的认可和感激。
此次“润心伴成长 同心护未来”活动不仅为困境儿童提供了情感陪伴和成长支持,更彰显了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发力的关爱网络。下一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继续深化儿童关爱服务工作,链接更多资源,结合重大节日及儿童需求创新服务形式,为更多困境儿童提供支持与帮助,助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困境儿童关爱慰问活动

在端午及儿童节双节来临之际,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5月30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困境儿童关爱走访慰问活动。本次活动以“润心伴成长 同心护未来”为主题,通过物质援助与精神关爱相结合的方式,为困境儿童送去节日的温暖与长效保障,渭南市慈善协会为本次关爱慰问活动捐赠价值2000元的物资。
工作人员前往信义初级中学及临渭区、渭南高新区困境儿童家中,为11名困境儿童送去粽子礼盒、洗护套装、饭盒套装、文体用品等节日慰问物资,让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节日的喜悦。同时,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开展安全知识宣讲,普及防溺水、防拐骗、交通安全等知识,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部分监护人监护能力不足的问题,工作人员在走访中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监护能力辅导,帮助监护人提升责任意识和养育技能,确保儿童得到更好地照料和关爱。此外,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还特别开通“节日紧急绿色通道”,对走访中发现的监护缺失或家庭突发困难的儿童快速响应,联动民政、教育、医疗等部门提供紧急援助,确保儿童权益得到及时保障。
此次走访中残疾儿童小临(化名)家庭监护不足,工作人员前期经过走访对儿童提供监护指导及关爱服务,同时就儿童安置问题进行了评估汇报。本次走访中,工作人员进一步向儿童家人进行政策宣传,同时告知儿童家人安置工作推进流程,引导其为儿童提供更好的监护,进一步提升儿童监护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此次关爱慰问活动是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将通过持续一个月的时间为26名困境儿童提供“物资+情感+发展”的综合支持。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通过“应急干预”快速响应、“成长护航”精准帮扶、“安全童行”教育赋能、“全时守护”热线保障四大服务机制为儿童提供全面守护,确保困境儿童生活有保障、成长有关爱、未来有希望。
白水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良好家风”活动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基因。一门好的家风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家族数代的传承。为了培养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家风,帮助家庭为未成年人塑造一个美好的未来,5月15日,白水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联合彭衙社区走进俊丽幼儿园开展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良好家风”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我们的社工老师从经典家风文化解读;剖析《朱子家训》《司马光教子》等传统家训中的治家智慧到分享近现代名人家庭的优良家风故事为切入点带领孩子探讨如何营造平等、文明、和谐的现代家庭关系,解析家风与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的紧密联系。活动结束后,我们的工作人员为每位孩子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学习用品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本次活动的开展,它如春雨般滋润了孩子的心灵,指引了成长方向,让孩子们对家风家训有了深刻的认识,领悟到了它的深刻内涵。下一步,白水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以良好家风带动社会风尚向上向善,让文明之花在每一个家庭绽放!
合阳:五一“童”行为困境儿童筑牢居家安全防线
五一假期期间,合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合阳县新起点公益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入户摸排走访活动,主题为“五一‘童’行——为困境儿童筑牢居家安全防线”。

活动伊始,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合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集合。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并对志愿者们进行了分组培训。
随后,志愿者们分组深入各个社区和乡村的困境儿童家庭。每到一户,志愿者们都亲切地与孩子和家长打招呼,耐心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近期的心理状态。在交流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给予孩子们温暖的关怀和鼓励,还仔细检查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电器使用是否规范、燃气是否安全、家具摆放是否合理等。
除了排查安全隐患,志愿者们还为困境儿童带去了精心准备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生活安全读本。这些礼物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此次入户摸排走访活动,不仅为困境儿童家庭排查了安全隐患,增强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也让大学生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今后,合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关注困境儿童的生活、学习、居家安全问题,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潼关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防溺水、防烫伤、防地震“三防”系列安全教育活动
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5月16日,潼关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联合善爱儿童服务中心在岳读小学组织开展防溺水、防烫伤、防地震“三防”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撑起“安全保护伞”。

活动伊始,未保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趣味讲解、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安全知识。在防溺水环节,工作人员借助生动的动画视频,详细讲解溺水危害及预防措施,教导孩子们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衣、遇到同伴溺水时如何科学施救。防烧烫伤课堂上,工作人员展示了烧烫伤的不同程度及对应处理方法,手把手教孩子们使用凉水冲洗、包扎伤口等急救技巧。防地震安全教育则通过模拟地震场景,指导孩子们掌握“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震要领,以及有序疏散逃生的方法。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实用的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下一步,潼关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工作,不断丰富教育形式与内容,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安全、和谐的环境。

富平县未保中心开展“点亮心灯,护航成长”心理健康讲座
为切实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助力青少年缓解成长压力、战胜焦虑情绪。近日,富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展了以“呵护心理健康”为主题的讲座,22名困境儿童在未保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共同探索心灵成长之路。
讲座以“健康心灵的大树”为隐喻,将儿童心理成长具象化为树木的培育过程。工作人员通过互动提问开启课堂:“如果我们的心灵是一棵树,你希望它长成什么样子?”孩子们纷纷用稚嫩的语言描绘心中的“理想之树”——“树干要笔直”“枝叶要茂盛”“能结出甜甜的果实”。工作人员顺势引导:“健康的心灵就像大树的根系,自信、善良、独立等品质就是支撑成长的养分。”同时,工作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孩子们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网络成瘾、社交障碍等,强调“早期识别与科学干预是关键”,并现场分享了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
此次活动不仅为困境儿童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提升了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更搭建起一座爱的桥梁,让孩子们敞开心扉,勇敢表达内心的烦恼与心愿。未来,富平县未保中心将持续关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深入分析孩子们的需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帮扶策略,用爱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助力每一颗童心都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富平:“自然课堂,童创未来”——困境儿童生态研学活动

为丰富困境儿童课余生活,助力其开阔视野快乐成长。5月17日(周六),富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联合淡村镇社工站组织了二十余名困境儿童走进富平县淡村镇金耳种植基地,开展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研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知识,在关爱中感受温暖。
活动中,基地工作人员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了金耳的生长特性、种植技术和营养价值。孩子们化身“小小观察员”,近距离观察金耳菌棒培育过程,亲手触摸金耳实体,还参与了趣味问答和模拟种植体验。通过互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更激发了探索自然的兴趣。
研学之余,孩子们在金耳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才艺展示。清脆的童声歌唱、活泼的舞蹈、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孩子们自信登台,用童真的笑容和真挚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展现出困境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活动最后,工作人员为每位孩子送上了学习用品,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勇敢追梦。
本次活动通过“研学+实践”的形式,既为困境儿童提供了接触自然、学习新知识的平台,也通过才艺展示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与表达能力。富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将持续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多样化关爱服务,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解密青春 法护未来”——蒲城县民政局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与法院联合开展教育普法活动

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5月13日,蒲城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与法院联合开展“解密青春、法护未来”的教育普法活动,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实用性的成长课堂。
活动开始,未保中心老师以青春期生理结构与身心发展特点展开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游戏互动的方式,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青春期自身变化,引导他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接纳成长过程中生理与心理转变。
在“爱的接受与表达”环节,又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明晰健康、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同时用场景示例的方式与同学们互动,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坚守的边界与原则,帮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与自我保护。
面对社会高度关注的性侵害问题,老师通过问答互动的形式,详细阐述性侵害的常见形式、识别方式,以及如何预防性侵害。同时,针对遭遇性侵后的处理流程,从保留证据、及时报警,到寻求心理援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且细致地指导。
刘阳红法官从法律视角,结合真实生动案例,以互动问答、案例剖析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开展防性侵知识科普。刘法官详细解读了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侵害未成年人权益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鼓励青少年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活动现场,青少年们踊跃参与,与法官积极互动,氛围热烈浓厚。
此次“解密青春、法护未来”教育普法活动,通过生理知识科普、情感观念引导、防性侵技能传授以及法律知识普及,为青少年筑牢了自我保护的坚实防线。蒲城县未保中心将持续深化合作,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