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6月13日电 今天上午,“纸间生花 剪韵流长”——上海非遗剪纸作品荟萃展在虹口区文化馆正式开幕,这场活动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展示非遗剪纸艺术在社区传承与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

虹口区作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岁月中,它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创造出一批珍贵、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剪纸”于2019年入选上海市非遗名录。凉城新村街道作为这一市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通过设立艺人工作室、开设非遗传习班等,不断探索推动非遗传承工作向纵深迈进,让其融入群众的文化生活。

走进展厅,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映入眼帘,不仅有上海市级非遗剪纸传承人史萍第一个剪纸作业——“虎头”、剪纸出版物、剪刀等生动展现其技艺传习的来路,更有她从艺40年的众多原创创新作品,还有其师傅陈庭裕留给她的精美剪纸遗作。同时,展览还邀请到了国家级非遗上海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奚小琴女士的多幅作品进行交流展出。展览内还设有窗花剪纸“留言墙”,让大家体验指尖上的魅力,共同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与传承的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离不开“人”这一元素。多年来,在史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她的学生屡次在凉城举办的年度学员作品展评中获奖,并在社区非遗展示、公益教学体验等活动中与老师一起传承非遗。史萍老师的剪纸作品更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展出,还代表虹口非遗项目亮相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代表上海非遗项目参加在德国举行的“艺江南—汉堡豫园之约”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接下来,剪纸作品将在今雨荟、曲阳百联、今潮8弄等进行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