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 岁的姚大爷
一直被痔疮问题困扰
最近他以为老毛病又犯了
起初没有在意
但越来越不对劲
排便时还开始出血。
到附近医院一检查
医生的诊断结果
让爷叔吓了一跳——直肠癌!

更残酷的是
因为这个肿瘤长在“险要位置”
大爷肛门有可能会保不住!
大爷慌了

瑞金医院医生:
职业生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
为了进一步搞清自己的病情,爷叔来到瑞金医院消化内科。
接诊的陈希医生盯着检查报告,仔细分析后判断:“这应该不是直肠癌。”

陈医生发现,虽然瘤体很大,但是从图像的特点来看,更像是巨大的肠道腺瘤。他建议爷叔做放大精查肠镜进一步检查。
不出所料,精查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爷叔所患是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属于结直肠腺瘤的一种特殊生长类型,别人往高处长,他偏偏往四周铺开生长。根据目前的数据,这种类型的肿瘤癌变概率也明显升高了。
棘手的是,爷叔的肿瘤很大,9×9 厘米,足足有成人拳头那么大,这几乎是陈希从医以来接诊的最大肿瘤!
陈希安慰姚大爷:“虽说这种肿瘤和大肠癌关系密切,但好在发现得早,还有机会。”
最终,在医生精湛的医术下,姚大爷的肿瘤被切了下来。术后,姚大爷也恢复得很快,当天就能下床溜达,五天后就收拾东西出院了。
这症状很多人不在意!
却暗藏危险
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都以为是普通痔疮或便秘,不当回事一拖再拖。但它就像一颗 “隐形炸弹”,一旦恶变,后果就严重了。

检查结直肠癌的有效早筛方式是肠镜,但是在我国,肠镜并不是常规体检中的必查项目,再加上肠镜检查会让人产生尴尬与不适,所以很少有人能做到定期检查,通常都是在身体出现某些症状时才会想要做检查,很可能为时已晚。
在临床中,结直肠癌的症状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局部症状,比如大便出血,大便的习惯发生改变,如大便变形、大便困难或变稀,腹胀痛等。
第二类则是全身症状,如出现贫血、发烧、体重减轻、消瘦等情况。
第三类就是转移灶产生的症状,比如转移部位的疼痛等。
出现第二、三类症状时,往往病情较重或已晚期,因而出现局部症状时就应高度重视、及时就诊与检查。
哪些人是肠癌高危人群?
如何进行排查?肠癌有哪些早期信号?
肠道疾病患者饮食应注意什么?







来源:新闻晨报、瑞金医院、人民日报
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杨欢
一审:缪军;二审:官卿梓;三审: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