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社会的阳光之下,黑恶势力本不应有滋生的土壤。然而,曾几何时,在杭州的土地上,却有一个人妄图一手遮天,构建起自己的 “黑暗帝国”。

他就是虞关荣,一个被称为杭州 “土皇帝” 的人物,在短短四年间疯狂敛财 40 亿,其种种恶行令人发指。但正义或许会迟到,却永远不会缺席,最终他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涉歧途:从街头混混到狱中常客

虞关荣出生于杭州一个普通家庭,不幸的是,他的成长环境充斥着暴力。在长期目睹家庭暴力后,虞关荣的性格逐渐扭曲,暴力似乎成了他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年少的他无心学业,早早辍学,开始在街头游荡,结识了一群同样无所事事的社会闲散人员,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1997 年,虞关荣因流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4 个月。这原本应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让他认识到法律的威严,从而改过自新。

然而,狱中生活并未让他洗心革面,反而使他结识了更多有犯罪经历的人,在他们的影响下,虞关荣的犯罪思维进一步 “升级”,为他日后组建黑恶势力埋下了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罪恶滋生:黑恶势力的崛起

2000 年,虞关荣因寻衅滋事罪刑满释放。出狱后的他,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或许是命运的 “眷顾”,他得到了当地一位有势力老板的提携。在这位老板的帮助下,虞关荣逐步涉足建材销售、市政绿化、建筑土方等领域。

这些行业利润丰厚,但竞争也异常激烈。然而,虞关荣并不打算通过正当的商业手段来获取利益,他深知暴力和恐吓往往能更快地达到目的。

于是,虞关荣开始网罗一批社会闲散人员,组建起自己的团伙。这些人大多和他一样,好逸恶劳,渴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随着团伙规模的逐渐扩大,虞关荣的野心也日益膨胀。

在滨江区一带,他的团伙开始频繁实施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在当地树立起了 “恶名”。而虞关荣也凭借着这些暴力手段,在一些行业中站稳了脚跟,开始了他疯狂的敛财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疯狂敛财:强揽工程与垄断市场

在建筑土方领域,虞关荣的野心昭然若揭。他妄图将这一行业完全垄断,成为自己的 “提款机”。2012 年 7 月,一个名叫陈生祥的老板进入了他的视线。陈生祥在土石方工程方面报价较低,这无疑触动了虞关荣的利益蛋糕。

虞关荣找到陈生祥,要求他将转包价格从 65 元一立方米提高到 120 元一立方米。陈生祥是个本分的商人,他认为自己是在做正规买卖,坚决拒绝了虞关荣的无理要求。

虞关荣岂是轻易善罢甘休之人?此后,他不断派人对陈生祥进行骚扰和威胁,但陈生祥不为所动,坚持推进自己的工作。虞关荣见软的不行,便决定来硬的。当他得知陈生祥已经按照 65 元一立方的价格准备开始施工时,终于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

他指使手下对陈生祥进行了残酷的砍杀,导致陈生祥重伤。为了自身安全,陈生祥不得不退出土石方市场。就这样,虞关荣用暴力手段将一个竞争对手彻底挤出了市场,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土石方工程方面的垄断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对竞争对手下狠手,虞关荣还将黑手伸向了各个工地。他强迫当地大部分土石方工程承包商给自己交 “保护费”,声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工程顺利进行。

对于那些拒绝交 “保护费” 的工地,他的手下便会前去捣乱,甚至不惜使用暴力,导致工地无法正常施工。在虞关荣的淫威之下,许多承包商敢怒不敢言,只能乖乖交钱。

就连一些大型央企也未能幸免。当时,中铁隧道集团彩虹快速路项目部在滨江承接了项目。虞关荣得知后,认为这是一块 “肥肉”,必须从其中分一杯羹。他通过各种手段对项目部进行围堵和威胁,迫使项目部与他进行谈判。

最终,中铁隧道集团为了保证项目能够顺利推进,被迫向虞关荣支付了 1100 万 “保护费”。虞关荣就这样靠着这种霸道的方式,在建筑土方领域大发横财,短短四年间,获利高达数十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操纵招标:构建地下招标市场

如果说强揽工程和收取 “保护费” 只是虞关荣敛财的初级手段,那么操纵招标则显示出他的野心已经膨胀到了极致。在虞关荣的眼中,招标市场就是他的私人领地,他要让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

为了让指定的公司中标,虞关荣可谓是费尽心机。他采用串标、围标等非法手段,将所有参加投标的标都买走,然后再高价转卖给别人,从中赚取巨额差价。据调查,虞关荣参与的招投标项目多达 36 个,涉案金额将近 40 亿元。

在他的操纵下,原本公平公正的招标市场变得乌烟瘴气,许多有实力的企业因为无法与他的黑恶势力抗衡,被迫退出市场,而那些与他勾结的企业则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大量工程项目,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滨江地区,甚至流传着 “招标不过江” 的说法。这里的 “江” 指的就是钱塘江,因为滨江区位于钱塘江的南岸,而在虞关荣的势力范围内,招投标几乎完全由他说了算。

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想要在滨江承接项目,都必须经过虞关荣这一关。他就像一个盘踞在黑暗中的 “毒瘤”,不断侵蚀着社会的经济秩序和公平正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奢靡:挥霍不义之财

随着财富的急剧积累,虞关荣的生活也变得极度奢靡。他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肆意挥霍着从百姓和企业身上搜刮来的不义之财。一顿饭花费 40 万对他来说只是家常便饭,他追求的是极致的享受和奢华。

为了更好地拉拢政府官员,为自己的黑恶势力寻求庇护,虞关荣斥巨资开了一家私人会所 ——“荣斋”。

在这个会所里,他经常大肆宴请所谓的 “领导”,不仅提供山珍海味,还不惜重金购买各种名贵礼品进行行贿。在他看来,只要有钱,就可以打通一切关节,让法律和正义为他的犯罪行为让路。

虞关荣还热衷于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他开着豪车,住着豪华别墅,身边簇拥着一群小弟,在公众场合大摇大摆,目中无人。他的这种嚣张跋扈的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也让当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然而,在他的 “保护伞” 的庇护下,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逍遥法外,继续为非作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罪恶的代价:正义的审判

多行不义必自毙,虞关荣的种种恶行终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全面展开,有关虞关荣的举报信如雪花般纷纷寄到扫黑办。浙江省公安厅对此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对虞关荣及其团伙展开了深入调查。

在长达数月的艰苦侦查中,警方克服了重重困难,收集了大量确凿的证据,彻底揭露了虞关荣背后的 “保护伞”。原来,为了维护自己的黑恶势力,虞关荣不惜花费重金拉拢腐蚀政府官员。

杭州市公安局原党委副书记、巡视员朱伟静,杭州市滨江区委原副书记、政法委原书记王慎非,杭州市滨江区委原常委、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凌军等 26 名公职人员,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受贿罪、徇私枉法罪等,纷纷落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 “保护伞” 的存在,使得虞关荣的黑恶势力得以长期横行霸道,严重危害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019 年 12 月 30 日上午,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和东阳市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对杭州虞关荣等 66 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

法院经审理查明,虞关荣为首的黑社会组织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了寻衅滋事 66 起,强迫交易 22 起,串通投标 21 起,非法拘禁 10 起,还涉及走私珍贵动物制品、非法收购、虚开发票、组织他人偷越国境、妨害公务、骗取贷款、票据承兑、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故意毁坏财物、故意伤害、容留他人吸毒、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违法犯罪行为达 29 起。涉案金额达 40 余亿元,造成 14 人轻伤、8 人轻微伤等严重后果。

最终,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行贿罪等,对被告人虞关荣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其团伙中的戴国松、王观成等核心成员也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他骨干成员及积极参加者和其他参加者,分别被判处二十五年到一年二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为虞关荣提供庇护的 “保护伞” 们,也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被判处十四年到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随着虞关荣及其团伙的覆灭,杭州滨江地区的天空终于重见光明。曾经笼罩在百姓心头的阴霾被一扫而空,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经济发展也重新走上了正轨。

这一案件的成功侦破和审判,彰显了我国打击黑恶势力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力量,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