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续华章 先哲精神耀古今

2025年4月1日,时值清明前夕,耒阳市罗含文化研究会于大义镇五雷山五雷仙寺隆重举办乙巳年清明公祭罗含大典,追思东晋文学家、哲学家、廉吏罗含公,弘扬其精神文化遗产。耒阳市人大、市委宣传部、市文旅体育局、市社科联、市妇联、大义镇政府等相关部门领导,耒阳及周边县市罗氏宗亲代表、文化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约200人齐聚罗含墓葬地,共襄盛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武相辉 传承古今

公祭仪式前,耒阳市罗含武术馆馆长罗锡平携学员献演“罗家拳”,刚柔并济的招式尽显传统武术精髓,赢得全场喝彩。衡南罗平等宗亲即兴登台,以拳会友,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随后,庄严肃穆的公祭仪式正式拉开帷幕。全体人员肃立向罗含公行三叩首礼,以表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思先哲 赓续文脉

耒阳市大义镇政府领导在致辞中强调,罗含公不仅是耒阳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清廉精神与哲学智慧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社科联主席周少鸣指出,罗含位列耒阳正史四杰,其著作《湘中记》《更生论》影响深远,五雷仙寺作为其魂栖之地,承载着百姓对其“如神敬奉”的深情。他呼吁以罗含精神为纽带,推动耒阳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罗含文化研究会会长罗湘云宣读祭文。祭文以诗赋形式赞颂罗含“吞鸟梦笔”的才情、“悬帛廉心”的清廉品格及“三仕三隐”的淡泊风骨,并引用杜甫、李商隐、康有为等历代名家诗句,彰显其跨越千年的文化影响力。祭文强调罗含著作《湘中记》《更生论》的历史价值,以及其精神对当代耒阳文化振兴的启示。表示将以社科联、文旅局为依托,挖掘典籍、活化非遗,传承文脉,助力耒阳“续古开新”,祈愿罗公精神佑启后人,再创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宣传部伍洁琼、市妇联罗珺等四人诗朗诵《青史沉香——致罗含》,通过历代名家赞颂罗含的诗句,再现其跨越千年的文化回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遗活化 文脉永昌

仪式上,全体人员向罗含神像敬献黄菊,以表追思。活动最后,鸣炮礼成。罗含文化研究会表示,未来将以社科联、文旅局为引领,深入挖掘罗含文化内涵,活化非遗传承,推动学术研究与文旅融合,助力耒阳“续古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外地罗氏宗亲移步正源学校。实地探访正源,聆听罗湘云校长办学介绍,并在正源报告厅举行座谈会,共话手足亲情,探讨如何深化罗含文化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公祭不仅是对先哲的深情缅怀,更彰显耒阳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决心。罗含精神,正如耒水汤汤、鹿峰巍巍,历久弥新,辉映时代。

【附】耒阳市罗含文化研究会乙巳年清明公祭罗含文

耒阳市罗含文化研究会乙巳年清明公祭罗含文

维公元二〇二五年四月一日,岁次乙巳,群贤毕至,谨以香烛黄菊,于大义五雷仙罗公君章魂栖之地,公祭东晋文学家、哲学家、著名廉吏罗含。辞曰:

一炷追思

五雷云涌护文魂,千载风烟忆哲人。耒水汤汤流圣德,鹿峰巍巍证精神。吞鸟梦笔开天眼,悬帛廉心耀楚津。三仕三隐全真性,一觞一咏见本真。

一瓣心香

白雀无踪兰菊在,青碑虽渺典坟存。《湘中记》里山河永,《更生论》中道义纯。昭明选楼藏鸿著,康乾御墨映星文。陶令篱边存古意,少陵诗里觅遗痕。衡云湘月长相伴,自有文章耀古今。

萧统曰“吞罗含之彩凤”;

骆宾王“顾惭非梦鸟”;

杜甫曰“庾信罗含俱有宅”;

刘禹锡“罗含著前纪”;

李商隐“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罗隐曰“邺都兰菊有遗风”;

皎然曰“君章才五色,知尔得家风”;

李煜曰“前朝已伴罗含醉,此夜应同陶令吟”;

杨万里“其在于晋,君章以文鸣降。今庐陵之罗,其后也”;

刘克庄“乃祖曾吞凤,郎君岂后身”;

魏了翁“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惟后,君章独以宅近嚣尘,结茅于城西之小洲,布衣蔬食,晏然自处”;

郭翼曰“罗含自老黄华宅,裴 度重来绿野塘”;

胡文璧“鸟向词人传彩笔,花随公子映华骝”;

罗洪先“吾家名士多汗简,况有琳琅湘水吟”,“君章擅湘中之誉,早播琳琅”;

王启茂“庾信罗含宅尚垂,小楼回首忆凄其”;

汤显祖“何得罗琴隐君子,海风吹绝夜弦清”;

毛奇龄“万里中原拥剑镡 ,驱车何处问罗含”;

查慎行“湘中风物近何如,太息罗含未定居”;

吴敬梓“技擅雕龙,梦能吞凤”;

董兆雄“羌村归杜甫,精舍辟罗含”;

乾隆帝“屈平早成词,罗含还有宅”;

康有为“屈原已往罗含去,怀抱芳馨欲与谁”。

一缕传承

欣逢盛世,告慰先灵。今我研究会,聚首灵山阳。有社科联之引领,得文旅局之扶匡。妇联弘其懿范,大义护此文乡。更喜百家研绝学,宗亲万里续遗章。考典籍而明志节,访耆老以溯流光。欣看古邑开新境,喜见耒阳续古风。非遗活化,古韵新妆;人才辈出,文脉永昌。

一愿千秋

伏惟罗公,魂兮归来:江左之秀,湘中琳琅;佑我耒阳,代出贤良;启我后昆,再创辉煌。大礼告成,伏惟尚飨!

耒阳市罗含文化研究会

谨撰公元二〇二五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