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东京上班高峰期,很多人早已习惯身边常有年过七旬一起挤地铁、赶公交,很少有年轻人给他们让座,按理说日本是个发达国家,经济状况良好,这些老人为什么不待在家里颐养天年呢?日本和中国是真的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到老的日本老人

日本曾经被称为“机器人国度”,这里什么高科技产品都有,可唯独没出现一个能让老人彻底放松养老的“懒人神器”。

日本的经济全球领先,虽然这些年被我们赶超,但依然稳稳坐在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位置上,可是日本的老年人却过不上悠闲的退休生活,挤地铁上班打卡成了日本老年人的常态。

日剧里那些开公交、扫大街的老年人真不是剧组随便找的群众演员,老年人正常上班就是日本人生活的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现象在我们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人人都知道尊老爱幼,只要有老人出现在地铁和公交上,一定会被人抢着让座。

可是日本老人却不爱被人特殊照顾,也不太喜欢别人给他们让座,在他们眼里,自己还能工作,还能自食其力,不需要别人“同情”,这就是日本文化的一个缩影。

日本人从小就被教育要拼命工作,至少不给别人添麻烦,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们骨子里的东西,很多老人的理想退休生活不是跳跳广场舞,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而是继续干点啥,别让自己闲下来。

老人的工作岗位也是各种各样,出租车司机、保安、售货员,有些工地上还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有些人都七八十岁了还开着出租车满街跑。关于这一点日本官方从来不避讳,2022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里有超过900万仍在工作,占劳动人口的13.5%,65岁到69岁的老年人里超过一半的人还在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说别的没用,如果人人衣食不愁,又有谁愿意头发花白还出来讨生活呢?

退了休还得“拼命”?

关键还是出在钱上面,日本的养老金体系其实很健全,但架不住生活成本高。

很多日本人年轻时缴纳的养老保险等到退休以后根本不够用,日本人交40年的国民养老保险,退休之后每月能拿到的养老金大概只有6.5万日元,可日本家庭的月平均支出是24.4万日元。

这点退休工资对日本家庭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买两袋大米都要省着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日本的家庭结构跟咱们有点不一样,大多数日本家庭是单职工家庭,女主人一般都是全职太太,这种模式在年轻力壮的时候没什么问题,可一旦男主人退休,全家的唯一经济来源只有那点养老金了。

如果家里人口多开销大,养老金根本就不够花,再加上日本年轻人压力又大,很多老年人不愿意向子女张口要生活费,整个社会就这样慢慢的形成了老年工作的节奏。

不愿意拖累家里的老年人就想着自己再干几年,多少贴补点家用,所以日本老人上班不只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家人。

这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心理原因,日本人特讲究集体意识,认为人活着都得为社会做点贡献。在他们看人不工作就成了“废物”,老人们本来身体各方面机能就已经衰退,更是特别害怕被别人认为是无用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很多退休之后的老人没事干之后觉得自己被集体抛弃了,一下子成了“没用的人”,很多老人为了对抗这种孤独感和无用感选择继续工作,很多经济条件不错的老人也愿意出来干点零活,赚不赚大钱无所谓,至少要给自己找个事儿干,证明自己还不老。

有些老人觉得工作能让自己健康长寿,这一点成了很多日本人的共识,很多人相信得趁着身体还行的时候继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脑子保持清醒,身体也不容易出毛病。

日本政府还是非常乐得见到这样的状态的,毕竟日本的老龄化问题实在太严重了,老人还是日本国内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鼓励企业聘用老年人,还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要求企业延长退休年龄。

可问题是日本却没从法律层面规定老人的薪资报酬标准,现在的很多老年人工作强度和年轻人也差不了多少,但工资却比年轻时少挺多,很多返聘岗位的薪水只有退休前的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本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问题,很多老年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日本也被网友们称作没有夕阳红的国度。

中国老龄化该怎么办

跟日本比起来,我们的老年生活简直是太丰富多彩了,中国老年人退休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乐享天年,跳跳广场舞带带孩子,生活过得怡然自得。

可是我国也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超过了14%,中国正式进入了中度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未来咱们的老人们也会像日本老人那样退休之后还得继续工作吗?

有人可能觉得,我们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挺完善的,既然交了这么多年的社保,基本不用担心退休后的生活,但问题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现在咱们国家的养老体系确实是三大支柱支撑着:国家兜底的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第二、第三支柱的覆盖面实在太小了,个人养老金制度才刚起步,覆盖人数只有5000万左右,企业年金更是只有不到3000万人享有,所以我们跟日本一样,大部分老年人退休以后只能靠国家发放的基础养老金过日子。

到现在老龄化速度这么快,光靠国家发的这点钱,未来可能会有很多老人会发现生活过得紧巴巴的,有点入不敷出,虽然现在的养老金还能正常发放,可随着劳动力进一步短缺,以后缴纳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少,领钱的人越来越多,最终平衡肯定会被打破。

现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养老金发放水平差距还非常大,发达地区的老人退休后能宽裕一点,可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老人的生活就挺难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国家没有放任这种情况继续,现在已经开始逐步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未来65岁退休将成为板上钉钉,这是国际上应对老龄化的通用做法,可以让劳动力供给多些时间,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不过延迟退休政策不乏反对者,特别是现在的中坚力量,本来生活压力就大,60岁退休还有个盼头,可一下子延迟到65岁,很多人根本就接受不了。

不过政策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的,等到那个时候各方面条件都需要延迟退休的时候,个人想法就要往后靠一靠了,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分子,个人利益永远要服从集体利益。

除了延迟退休之外,国家在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图从制度上解决老年人的照护难题,2016年起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试点,目的就是通过建立专门的资金池给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国家设想,这套制度以后会在全国推广, 唯一的问题是钱的来源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途径,如果单纯依靠医保基金进行补贴,现在实行这样的制度没什么问题,可是未来中国劳动人口减少已经是趋势,医保的资金池肯定会越来越紧张。

至于咱们国家会不会走日本那种“退了休还得打工”的道路,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日本老人除了因为经济压力力不得不工作之外,还有许多老人工作是受日本国内文化影响的,我们不可能完全走日本的老路。

现在咱们国家的老年抚养比虽然升高了,但比日本的情况还是好上不少的,再加上咱们有家庭养老的传统,有子女的帮扶和照顾,老年人的生活一定会好上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们的老年人就算工作也很少会因为经济所迫无奈为之,很多人是想多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儿继续发光发热。

不过不能否认,未来我国的养老负担一定会越来越重,国家也意识到光靠政府兜底不行,得让市场参与进来。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这类制度以后肯定要大力发展。不过走通这条路子需要时间,而且短时间内还看不到明显的效果。

再加上养老问题不是单纯钱的事儿,健康问题才是关键,年纪大了各种各样的慢性病也来了,很多老年人的“心头病”其实是看病问题,养老金问题虽然没有那么严峻,但如何让老年人看得起病将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国家已经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概念,想通过早预防、早治疗来减少老人的医疗开支,既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也让老年人能有质量地度过晚年。

结尾

我们在老龄化这条路上一定会面对一些现实,国家已经有了相应的举措,并且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试点,只不过我们不能因为国家有政策就松懈,早做准备总比临阵磨枪强,每个人都应该有点忧患意识,这样才能让未来的退休生活过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