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清晨,时针刚划过7点,南京市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大厅内却陡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调度员杨旭迅速伸手,接起了这通承载着生命希望的紧急求救电话。
然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只有一阵接一阵的急促喘息声,每一声都揪着杨旭的心。求助者因呼吸困难,连完整的话语都说不出来,更别提告知确切位置了。
杨旭深知此刻每一秒都无比珍贵,于是一次又一次耐心尝试,引导询问地址信息,可得到的回应始终只有那令人揪心的喘息声。查看来电定位,上面仅仅显示在南京南站附近,这样宽泛的范围根本无法确定患者的具体位置。

生死时速在此刻展开,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杨旭大脑飞速运转,迅速调整思路。他先是争分夺秒核实了求助者的联系电话,紧接着,主动通过微信添加对方为好友,急切地请求患者发送实时位置。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过得无比漫长,终于,在焦急地等待后,屏幕上出现了患者的位置信息——雨花台区某公寓内。
位置一经确定,杨旭立即进入下一轮紧张行动。他不假思索,迅速调派距离最近的急救车辆,以最快的速度向着患者所在位置疾驰而去。与此同时,他的双手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双眼紧盯着屏幕,马不停蹄地查询到公寓的服务热线。电话接通后,他向公寓工作人员紧急通报了公寓内有呼吸困难患者急需救援的情况,请求工作人员务必保证患者所在房间相关通道畅通无阻,并且在急救人员抵达时,给予必要的引导,为救援开辟一条生命通道。
短短数分钟后,救护车尖锐的鸣笛声在公寓外响起。急救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全力协助下,迅速找到了患者。现场,急救人员争分夺秒,运用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对患者展开积极救治。随后,患者被稳稳地抬上担架,安全转运至就近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在日常工作中,调度员肩负着接听求救电话、快速定位患者位置、合理调派急救资源等关键职责,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安危。近年来,南京市急救中心始终将提升调度员业务能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调度员在面对各类突发、复杂且紧张的状况时,始终能够保持高度警觉,在瞬间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调度科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专业且严格的培训与考核。通过一次次模拟演练、一场场专业培训、一回回严格考核,不断磨砺调度员处理突发情况的效率和准确性,让他们在每一个关乎生命的关键时刻,都能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冷静的应变能力,做出正确决策,为生命的延续搭建起一座坚固的桥梁。
通讯员 国立生 仇丽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峻 梅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