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的浩瀚历史长河中,莫斯科保卫战无疑是一场震撼人心的战役。1941年的冬天,当德军以不可一世之姿逼近莫斯科城下,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寒挑战。这场战役不仅见证了苏联红军的英勇与坚韧,也揭示了战争背后复杂多变的战略与战术。其中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是,强大如斯的德军,在严寒中成片冻死,却为何不选择燃烧周围的树木来取暖?这背后,隐藏着苏联人一项既残酷又高效的策略——坚壁清野,其做法之绝,令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大规模进攻,企图一举消灭苏联。在初期,德军的闪电战术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包括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在内的大片领土,俘虏了大量苏军士兵,一时间,胜利似乎触手可及。然而,随着战线的推进,德军的补给线开始拉长,后勤压力日益增大。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即将面对的是莫斯科的严冬。

莫斯科的冬天,以其极端的寒冷而闻名于世。当德军在11月底逼近莫斯科近郊时,气温已经骤降至零下30至40摄氏度,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更是让德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此时,德军的棉衣、手套等御寒物资严重不足,许多士兵只能穿着单薄的夏季军装在严寒中坚持,用报纸塞进衣服里保暖,但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如此极端的天气,德军士兵自然会想到燃烧周围的树木来取暖。然而,当他们试图这样做时,却发现周围竟然找不到一根可以用来生火的树枝。这并非因为莫斯科近郊缺乏树木,而是苏联人早已料到德军的这一招,提前实施了“坚壁清野”政策。

“坚壁清野”是一种古老的战术,指的是在撤退时,将一切可能被敌人利用的资源全部摧毁,不给敌人留下任何生存和作战的条件。苏联人在德军进攻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转移和人口疏散,将莫斯科地区的工厂、居民以及农作物等全部向东迁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德军可能进攻的方向上,成熟的粮食被抢收入库,未成熟的作物则被连根拔起;果园里的果树被砍倒,牧场上的牲畜被转移;甚至就连森林也未能幸免,莫斯科防御区的树木被有计划地砍伐,一片片的林地变成了空旷的空地。苏联人的这一策略,不仅剥夺了德军可能的粮食和燃料来源,还使得德军在严寒中无处取暖,极大地削弱了德军的战斗力。

德军士兵在严寒和饥饿中挣扎,士气低落,战斗力大打折扣。而苏联红军则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坚守着莫斯科的每一寸土地。他们利用莫斯科复杂的地形和建筑,与德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在苏联人民的英勇抵抗下,德军未能攻克莫斯科,反而遭受了重大损失,被迫撤退。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不仅彰显了苏联人民的英勇和坚韧,也证明了“坚壁清野”这一古老战术在现代战争中的有效性。这场战役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之一,为苏联最终战胜德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