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人生八苦”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能躲掉一个,也要恭喜了
阿珂读书
2025-01-10 10:37山东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车缓缓停下,从事十多年餐饮生意的杨森疲惫地点着烟。从停车位走到楼门口,杨森用了2分钟,初冬北京的凌晨隐隐的刺冷,他在这两分钟内用8口抽完了新的一天的第一支烟,心中满是惆怅与仿徨。
毕业后的杨森一直在摸爬滚打,体验了人情的复杂,经历了社会的冷暖曾经也算小有成就,然而在父亲生病到离世的几年中,生意冷淡,餐饮这一行当越来越难做,家庭的重担也时时压得喘不过气来,让他不由得感慨生命的脆弱,世事的无常。凌晨车流依旧熙熙攘攘,不远处送外卖的小哥还在匆匆奔忙。
收起烦思拉开家门,杨森不禁轻叹:佛说人生有八苦,真要躲掉一个,可真是大造化!
的确,我们生在世上,都逃不开“杨森”的困苦:担心生病,害怕死亡,忧心亲朋的离去,艳羡他人的幸福而无论多努力又总觉得没有活在自己、父母的期望中……
正如佛说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是苦多乐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很难逃避这八苦。
实际上,佛所归纳的八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任何人都无法逃避。首先我们详细了解下这无法逃避的自然之苦。
一、生苦
我们天生对陌生和未知有着生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生理上的苦: 胎儿在母亲胎胞中住十个月,这期间身体只能轻微的扭动,没有自由;而且在出生过程中,身体受到挤压,对于小小的胎儿要经受巨大的压力和疼痛。
出生后,婴儿柔嫩的肌肤还会受到冷风、外物摩擦等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些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和痛苦。
其次是心理上的苦: 婴儿出生后,对周围陌生环境的不适和恐惧,这种心理上的不安也是我们“生苦”的一部分。
二、老苦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从年少到年老,都喜欢年轻的状态,当衰老体征出现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为年老而苦,耳不聪、目不明,记忆不好了,消化能力差了,腿脚不便,行动迟缓,步履艰难,由此而使整个身心感受到痛苦折磨。
这些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和精力逐渐减弱所带来的痛苦,也容易带来心理层面的影响,如孤独感、无助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更容易使使整个身心感受到痛苦折磨,因此说老苦。
三、病苦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一千多年前,南唐后主李煜因病痛感伤困苦;在生活物质丰富的今天“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一句戏谑更真实的反映出从古到今人们对病的惶惶和无奈。
我们对病痛避之不及却都躲不掉,病痛时时折磨着人的肉体和心灵,使人的身心遭受到极大痛苦。是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给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折磨,还可能引发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进一步加重痛苦的感受。
四、死苦
我们肉体凡胎在这个世上从生开始到死结束,死亡之苦,即生命的终结之痛。尽管死亡构成了自然生命循环的一个环节,人们通常对它抱有深刻的恐惧和不安。
这种痛苦不仅源自生命消逝的哀伤,还涵盖了对未知世界的畏惧,以及对永别亲人的悲痛,这些情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
前面这“四苦”是我们主观意愿所得不满足之苦,如果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逃避,那么在主观愿望不得之苦,我们是否能躲掉一个呢?
为什么说人生八苦,躲掉一个,也算大造化?人生中的“八苦”中的后四苦,在下文中给大家揭晓了答案。
五、爱别离苦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朋友因工作即将分隔两地、相爱的两人分手了、外出工作离开家乡、亲朋离世了……我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这些“爱别离”。
所谓的“爱别离苦”,就是那些我们深爱的人和物,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分离,无法共同生活,从而引发深重的痛苦。
其实这种现象我们生活中地屡见不鲜。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我们在面对爱别离时,内心都充满了痛楚。还有许多人,在难以忍受分手带来的巨大打击时,感到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