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刚出土时被叫“大炮弹”
数年之后才有了正式名称
它,器身刻有神秘符号
让人一眼就能跟汉字联系起来
多数古文字学家认为
这是比甲骨文还要早将近1500年的
汉字萌芽
大口尊被叫做“大炮弹”
真的是形象又贴切
以最著名的“日云山”大口尊为例
这件夹砂灰陶器
高52厘米,口径30厘米,壁厚3厘米
口沿外折,深直腹
下部渐收成尖底
器物烧制火候较高,胎骨坚硬
周身刻画有浅篮纹
腹部有一个非常形象的陶文刻画
陵阳河遗址出土了多件大口尊
刻有不同的形象符号
这些大口尊出土时
多竖立于墓主人的脚端
刻画符号的一面朝向墓主人
部分符号还有涂朱痕迹
说明其是作为重要礼器使用的
对于“日云山”大口尊上刻画的符号
考古学家将其解读为
太阳、朝霞、山
描绘的应是太阳自山峰顶
冉冉升起的情形
你也许会有疑问:
为什么是日出,不是日落呢?
在陵阳河遗址的正东方
有一座名叫寺崮山的山峰
陵阳河的先民们发现
每年总有两天
太阳会从峰顶冉冉升起
太阳和山峰之间常有云气萦绕
这两天就是后来的春分和秋分
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
将“日云山”释为“旦”字
正是汉字象形字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造字法
新石器时代晚期
黄河及江淮流域的许多文化遗址
都发现有大量的象形类刻画符号
其中,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陶尊
分别出自陵阳河、大朱家村、
杭头及诸城前寨等遗址
另外在安徽蒙城尉迟寺等遗址
也发现有相同或相似的刻画符号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大口尊:高59厘米, 口径38厘米,1979年陵阳河出土。所刻符号仿佛是在一座山上矗立一株大树,具有抽象与写实的双重特点。
这些刻画符号目前已发现30余个
可分为8类
其象形元素主要包括
日、月、山、树、钺、锛、王冠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先民们的杰作吧!
这个陶文解释为“昃”字
是用来祭祀夏至和冬至的祭文
《周易•本》记载,“日中则昃”
“昃”表示太阳达到一天中最高的位置
我们知道
一年之中,中天太阳的最高和最低
分别对应着夏至和冬至
而先民们也是用这种方法
来确定二至的来临
陶文“昃”“旦”共同反映了
莒地祭祀太阳神和祭天的习俗
证明当地先民早在5000年前
就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
发现了春、夏、秋、冬的天文现象
以此来确定春播夏种的时节
从而使莒地史前的农耕文化
得以繁荣发展
陶文像一把铲子
有点像东周的货币“铲币”
从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情况分析
这应该是一个工具示意
莒地现在制陶整形的工具
就像陶文所摹画出来的形状
因而,这可能是原始制陶的主要工具
在原始社会里
制陶是一门独立的手工业
先人们认为万物有灵
为了祈祷制陶业兴旺发达
于是将制陶用的主要工具
刻在大口尊上
用来作为祭祀的祭文
这件大口尊上刻有两个陶文
并且涂了朱红色
一面的陶文
造型像一把长柄斧头
推测为兵器,用于砍杀
也是权势的象征
墓主人生前可能是一位军事首领
这个陶文或许就是战争指挥者
将兵器的形状摹刻下来
用以祭祀战争胜利的祭文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
将这个陶文解释为“钺”字
在它背面的陶文
类似上文的“拍”“丁”形状
陶文形似一个带刃的兵器
与鹿角镐和带柄的石锛类似
古代文献曾有记载
“蚩尤作兵,两手捧斤”
汉字“兵”的上半部分为“斤”
下边一横两点
颇像一个人双手举着“斤”
可见,“斤”最初是种兵器
因而,这个陶文被解释为“斤”字
大口尊上的刻画符号多是单独出现
最初应该是祭祀用到的祭文
反映一个事物
无法体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
但毫无疑问的是
它们已经具备了汉字音、形、义的因素
并正向臻于成熟的汉字发展
经过近50年各界专家的研究探讨
它们无疑是汉字的祖型
主理人:尹燕燕
设计统筹:吕文佳
策划:张春晓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