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摄影报道
1月14日开始,春运即将拉开大幕,至2月22日结束,春运时长将达到40天。
铁路部门表示,今年春运铁路整体客流将稳定增长,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5.5%。民航部门也表示,今年民航客运量有望突破9000万人次。二者均有望创历史新高。
综合研判,今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节较往年偏早,春节前后将呈现学生、务工、探亲、旅游等四种客流叠加情况,集中度较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城市群仍是客流主要集中区。
“从出行结构看,自驾出行将稳居主体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
多部门全举措保运输
今年春运启动时间比2024年春运提前12天,为了保障春运顺利进行,各部门均推出了重磅政策。
李春临表示,春运期间,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将加强客流需求研判,合理制定运输方案,充分挖掘运输潜能,做好运力统筹调配,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热点线路运力投放和组织调度;统筹做好煤炭等重要能源物资、粮食等生活物资、节日商品、春耕备耕等物资的运输保障。
从铁路来看,2025年春运客运市场将延续2024年平稳发展态势。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朱文忠对《华夏时报》记者介绍,春节8天长假将进一步激发探亲、旅游等出行需求,推动节中客流的全面增加。同时,客流特征仍将呈现较为明显的单向特征,但反向客流量将进一步上升。和以往相同,今年春运客流高峰期部分时段和方向,比如节前广深地区至长沙、武汉、成渝等方向,仍然存在运量与运能间的矛盾。
“铁路将深入挖掘线路和装备资源,最大限度提升运输能力,着力增加春运客流集中方向运力,统筹兼顾安排好非客流集中方向列车,保持普速旅客列车开行规模,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旅客列车,方便群众出行。预计春运期间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4万余列,客座能力同比增长约4%,全力保障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朱文忠表示。
一个亮点是,今年春运,部分客流集中方向新增高铁通道,有新开通的沪苏湖、集大原等高铁线路,将对北京、上海等春运重点地区起重要支撑作用;春运前全国集中投用185组新造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为春运提供了移动装备保障和支撑。
同时,加大重点地区和高峰时段运力投放。节前,在北京、沪宁杭、广深等客流集中地区,每日安排开行长途旅客列车1724对、同比增加64对;客流高峰期安排开行夜间长途高铁列车329对、同比增加38对。节后,在成渝、武汉、南昌、湖南等客流集中地区,每日安排长途旅客列车871对、同比增加46对;客流高峰期安排夜间长途高铁列车170对、同比增加31对。
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徐青也表示,民航将加大热门机场、热点航线运力供给,日均航班计划约1.85万班,同比增长8.4%。今年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有望突破9000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
不仅如此,发改委要求,要做好短途接驳和夜间到达旅客疏运,畅通“最先和最后一公里”。提前研判春运易拥堵缓行路段、收费站等,制定疏导绕行方案;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和信息发布,强化高峰时段指挥疏导,及时调度处置严重拥堵情况,全力保障路网畅通。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煤电油气等要素综合协调,加强重要线路、重要枢纽综合能源保障。通信管理部门将做好通信设施防范恶劣天气及应急抢修工作。气象部门将强化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将做好恶劣天气下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李春临表示。
新能源充电桩覆盖率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自驾出行将稳居主体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在其中,新能源汽车自驾出行占有一定比例。
为了保障新能源汽车充电的便利性,交通运输部门一方面指导各地加快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建立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繁忙服务区调度保障机制,最大限度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累计已经建成充电桩3.31万个、充电停车位4.93万个,较2023年底分别增加1.21万个、1.66万个,已建设充电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占比从2023年底的85%提升到了97%。除少数高海拔服务区外,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高博介绍。
李春临也表示,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会同相关方面统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规模持续扩大、网络加快完善。仅就高速公路来讲,截至去年11月末,全国已经有超过580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安装了充电桩,覆盖率已经达到97%。
“当前,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广泛应用120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设施,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还建设了600—800千瓦的超充电站,尽量满足短时快充的需求。”高博介绍。
他表示,根据充电繁忙服务区分布情况,相应地增设移动充电设备,提供灵活充电服务。四川、湖南、新疆等地区将移动充电机器人引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了从“人找桩”到“桩找人”的转变。
同时,加强与城市侧充电资源的共享共用,将繁忙服务区排队充电车辆及时引导到高速公路出入口充电区域和周边空闲服务区,缓解充电排队压力。
按照发改委安排,后续还将加快推进公路沿线、老旧小区、农村地区等重点区域充电设施建设,持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以此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