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困在陈蔡之间,对弟子们说出了“君子固穷”的话。意思是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
《论语·卫灵公》记载:“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和他的弟子在陈国居住了三年,生活无忧,但壮志难酬。他们打算到蔡国去试一试,传播自己的学术。而这个时候,他们得知楚昭王有意聘请孔子辅佐政事,就打算去楚国。消息很快被陈国和蔡国的国君知道了,两国的大夫们惴惴不安。他们认为,一旦孔子在楚国被委以重任,那么楚国无疑是如虎添翼,陈蔡就将变得岌岌可危。于是,他们指使手下将孔子及其弟子围困在荒郊之中。绝粮几天之后,孔子的弟子有的饥饿难耐,有的得病了,命悬一线。这个时候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前途充满了绝望,带着气来问孔子。于是,师徒两人就有了一番对话。孔子的意思是“君子固穷”,关键在一个“固”字,就是要安守贫穷,而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也不能总是汲汲于功名富贵而丧失了节操。君子应该经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不为名利所动,应该有坚强的定力,有坚守正义的信心。穷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穷困中失去希望和自我,以至于变得胡作非为。
孔子坚守君子的节操,最终带着弟子走出了困境。在春秋时期,战乱频仍,很多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而且没有什么仁义可言,大多都是为了争夺地盘和人口。即便有孔子周游列国,兜售“仁”的学说,也仍然不会被国君们接纳。孔子创办私学以来,收门徒3三千人,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他的门徒当中,富贵的人并不多,大多都是一些穷人。孔子虽然讲究“仁”的学说,但他更倾向于人格的修养,要让更多的穷人接受他的思想,只要大家都行仁义,就不会闹叛乱,天下就和谐了,人民的生活也会变得稳定而幸福。孔子要把自己的学说传播给君主们,让君主们实行仁义,就可以弄得天下和谐。可是君主们谁也不听他的劝告,不会接纳他的仁义学说,而是要用武力说话。在那个时代,没有强大的武力,只是讲究仁义,往往会被别的国家打败,有亡国的危险。孔子讲究“君子固穷”,只是为了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或者说站在广大贫困劳动人民的角度说话,让他们都做谦谦君子,而不要做卑鄙小人。他的学生当中贫苦的人居多,所以他倡导像颜回那样学习,说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按照孔子的评价标准,颜回就算是“君子固穷”的典范。可是孔子并不一定完全喜欢颜回,可能喜欢的是曾点、子贡,之所以说颜回是善良的人,是因为颜回很穷,一生处在穷困的境地,每天跟着孔子学习,以获得新知识为乐。就像班里成绩好的优秀学生会获得老师的青睐一样,但老师并不一定真的喜欢他。
孔子说的“君子固穷”带有民本主义思想,主要还是站在底层劳动者的角度来说话,而不是站在贵族的角度,采用居高临下的方式来说话。如此一来,孔子的学说就会获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因为穷的人都是君子,而富的人却不一定是君子,至于国君和大臣就更不一定是君子了。本来官民之间存在对立矛盾,而且有时候发展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孔子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角度来赞颂君子,说能够安守穷困的人本身就是君子。如此一来,穷困的人会获得心理安慰,同时接受了孔子的学说。只是穷困的人安贫乐道,却往往丧失了看到社会真相的能力,往往忽略了官民对立的矛盾,也往往不能发现自身穷困的根本原因。是国君和官员的拼命搜刮导致了普通人的穷困,而这种搜刮长期存在,就被视为合理。孔子并没有号召人们认清这种社会矛盾的根源,而是号召人们做君子。“君子固穷”变得理所当然,虽然有人认为穷困只是暂时的现象,最终会发达起来,但需要个人付出百倍的努力,而不能只是安贫乐道,不然一辈子也不能发达。
有了“君子固穷”的说法,很多人就认为穷困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不可改变的,何况还是君子呢?普通人要遵守礼仪道德,像君子一样讲究仁爱,讲究礼仪,讲究信用,讲究大义,讲究智慧的修炼,而不能像小人一样什么话都敢乱说,什么事都敢做。孔子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会修炼内心的信义,有自己做人的节操,而不会什么事都做,不为权贵所动,不为美色所动。权贵不会任用君子做官,因为君子不会为他们搜刮百姓寻找借口,也不会干丧失礼义道德的事情,更不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被权贵任用的都是小人,尤其是做官的人,不但会拼命搜刮民间财富,行贿受贿,而且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把自己说成人民的代言人,最终只是肥了自己,坑害了老百姓,却以道德完人自居,以君子自称。孔子戳穿了他们的伪善面貌,因为他提出了“君子固穷”的说法。权贵不穷,而是富裕,不能安贫乐道,当然也就不是君子了。
孔子提出“君子固穷”的说法,符合了广大贫穷老百姓的愿望,收拢了无数信众,同时也揭露了权贵的虚伪面目。反观现在的社会,“君子固穷”的说法似乎早已经被抛弃了,很多人汲汲于功名富贵,当然不是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