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盐碱地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我省为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做出的落地举措之一。该体系成立于2023年下半年,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省级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产业技术体系。
盐碱地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一年来,已经初步形成了适用于不同盐渍化程度盐碱地的改良模式,科学筛选了鲜食玉米、花生、大豆等十多个耐盐碱的品种,初步形成了适宜不同品类耐盐碱作物的高效简化栽培技术,并调研了我省盐碱地产业发展的状况,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
作为山东省盐碱地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诸葛玉平近日向记者介绍了我省盐碱地的治理提升情况。
诸葛玉平教授(右一)和团队成员一起查看盐碱地上小麦的生长情况。(资料图)
滨海盐碱地
是最难治理地区之一
据诸葛玉平介绍,山东盐碱地面积共有890多万亩,其中约有700多万亩位于滨海地区。因为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滨海盐碱地在全国属于治理难度较大的区域之一。
“滨海地区盐碱地的特点是,地下水和海水贯通,海水直接补充地下水。”诸葛玉平说,地下水沿着“毛细血管”向上运移到地表,地表水分蒸发,盐分就留了下来。地下水一直有海水补给,因此这个过程一直在重复。人们虽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洗盐淋盐”,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但是第二年海水仍会倒灌,年年循环,周而复始,导致治理难度比较大。
另一方面,滨海盐碱地治理也有一定优势。一是地形平整,一马平川,机械化操作效率高;二是光热条件充足,生物资源丰富,可以开展多类型的种植模式探索,农林牧副渔产业都可以落地。
“盐碱地里种庄稼,十年九不收。”这句话曾经在盐碱区域广为流传。省内另一位盐碱地治理专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娄燕宏告诉记者,我省盐碱地多是盐土或者盐化土,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对植物产生一定的危害。种下种子可能不出苗,出苗以后再加上干旱等多重影响,确实可能出现绝收,即使收获了,产量也上不来。
对盐碱地的治理,政府、科研人员、农民等一直在进行探索,各种措施,齐头并进,比如挖深沟排水、冲盐压碱,实施沃土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诸葛玉平所在的土壤质量提升团队,正是立足于盐碱地的改良与综合利用、中低产田的产能提升开展研究工作。
提升土壤质量
为稳产打下基础
目前,诸葛玉平所在的盐碱地土壤质量提升团队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和硕士生40余人。团队针对性地研发出多元的土壤有机碳提升技术,即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的有机物料,从源头上增加盐碱地有机碳的含量,再配合生物菌剂,促进有机质的转化。“常规条件下,盐碱地的有机质每年也就增加千分之一(即0.1克每千克),通过这个多元的碳投入和配合技术,我们每年能够使土壤有机质提升千分之三(即0.3克每千克)。”诸葛玉平教授说。
针对盐碱地良好的土壤结构难以形成的问题,该团队通过施加有机物料,配合其他的土壤改良剂,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这样,能够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从而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打破土壤的板结层,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呼吸、提升微生物的活性。“通过3年试验和推广论证,利用该技术,土壤团聚体提高10%以上。”诸葛玉平表示。
记者了解到,从20世纪90年代,诸葛玉平就致力于盐碱地土壤的改良研究,到现在,他和他的团队研究成果丰富,获批了2项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1项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8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3项山东省地方标准、6项山东省团体标准,内容涉及盐碱地作物抗逆栽培,盐碱地大豆、棉花、玉米、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等。各项研究技术在山东省、河北省、江苏省进行了示范推广,推广面积达到1900多万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显著。
盐碱地上实现稳产
已成常态
我省890多万亩盐碱地中,有盐碱耕地576万亩、盐碱荒地3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11个市47个县,以滨海地区为主,内陆涉及德州、聊城、济宁等地,土壤的盐分从千分之一到千分之十几不等。
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秸秆还田是增加盐碱地有机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种植户而言,治理盐碱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好秸秆还田。秸秆还田不仅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还能够阻隔盐分。“我们做过秸秆深还的实验,在25厘米到30厘米以下,可形成一定的阻隔层,盐分会被阻拦,有一定的防止盐分向上运移的作用。”诸葛玉平透露,除了秸秆还田之外,牛粪、猪粪等有机肥在盐碱地施用效果也很好,配合蘑菇的菌渣、腐殖酸等,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机质提升千分之三左右。
不同有机肥用量多少,如何搭配,例如秸秆加牛粪或者秸秆加腐殖酸,如何才能达到最大投入产出比?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盐碱地土壤质量提升团队每年都会到各类盐碱地中进行科研实验,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技术模式。此外,他们也发现,因地制宜种植芦苇、套种苜蓿等,也可以提升盐碱地里的有机质含量。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举措,山东中重度盐碱地的比例明显下降。例如位于潍坊的丰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万多亩中度盐碱地经过引水盖盐和诸葛玉平教授团队的科学治理,土壤含盐量明显降低。
如今我省的盐碱地,通过各类改良,基本上能够达到荒田变良田的效果,作物覆盖率可以从30%提升到80%。在盐碱地上种植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通过水肥控制,提高水肥利用率,肥料用量可减少10%到20%,用水量减少10%,产量增加10%以上。
专家介绍,虽然盐碱地稳产仍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一些盐碱地区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排涝不及时,还有的盐碱地区缺乏淡水资源,导致灌溉不足等。但在现代综合治理技术的帮助下,实现稳定的收成已是常态。“盐碱地种麦子,亩产800斤已经不成问题。”娄燕宏告诉记者。
要有序开发
切勿一哄而上
黄河三角洲是我省盐碱地的主要分布区,这里也是现阶段最具农业开发利用条件的后备土地资源之一,是我国耕地“扩容、提质、增效”的重要来源。诸葛玉平表示,除去真正不能开发利用的地块,一亩地哪怕增产10斤或20斤,对于提升粮食产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盐碱地的开发,诸葛玉平特意强调,要循序渐进,梯次开发,不能一哄而上。这是因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既是生态的缓冲带,也是海洋和陆地的交接带,具有生态保护屏障的作用。同时,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有各类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其中很多都在国家保护名录之内,一哄而上的开发并不可取。
“一方面,我们要制定各个区域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整体规划,制定分区分级,明确开发治理的次序和方向。并不是所有的盐碱地都能够转化为耕地,哪些地方能够种粮食,哪些能够种其他的经济作物,哪些地块适合种植林牧作物等,需要加以区分。”诸葛玉平强调,“要通过规划,做出一个整体的布局,避免无序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对不同级别的盐碱地,谋划出种植模式,轻度盐碱地尽量要保持粮食的种植,中度盐碱地种粮食作物的同时,可以搭配像棉花一类的经济作物,而重度的盐碱地还可以配合种植牧草。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下一步,盐碱地的发力重点,是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在进行高端育种攻关的同时,立足传统已有的品种,筛选出真正适合盐碱地上栽培的作物品种和类型,并在种植技术方面配套管理,形成稳定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真正探索出适合盐碱地发展的产业链。“技术落地很重要。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扎扎实实做好技术的落地转化。”诸葛玉平总结道。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郑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