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中英在香港边界发生了惨烈冲突,解放军击毙42名英军
文史达观
2025-01-09 12:48山西
在深圳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处有一条街道,叫做“中英街”。
它背靠梧桐山,南临大鹏湾,在历史上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当时英国人占领香港后与我国深圳的分界线,更因1967年中英之间的一场冲突而广为人知。
上世纪冷战时期,中英街一度与国际上的“三八线”、“柏林墙”一样,成为了各方对峙的前沿阵地。
那么,关于历史上1967年中英街的激烈冲突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文史君来为大家还原一下那段历史。
中英街的冲突与对峙
追本溯源,其实从鸦片战争清朝战败,导致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开始,在长达150多年的时间里,香港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斗争一直都在持续。
对于当时港英政府毫无底线的压榨和剥削,香港人民从未停止过反抗,只因当时消息封锁较严密,外界知之甚少。
到了1949年,国民党败退后,老蒋及其他国军高层将领,开始逃往台湾,并将大量资产转移到了台湾。
而很多不能去台湾的民众和将士,开始逃往香港,一时间大量人口涌入香港,给香港带来了巨大的人口挤兑。
对于新到香港的那些人,港英政府无法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岗位,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工人,住进了破旧的棚户区。
要知道,那时逃亡的那些人在大陆时都有着一定的地位,生活条件相对优越,来到香港后反而成为了被剥削、被殖民的对象。
那种变化,逐渐成为了香港社会的一个新的隐患。
要知道英国人管理下的香港,一直走的都是资本主义道路,资本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对工人阶层的压榨和剥削是家常便饭。
加之,当时港英政府几乎没有给香港市民提供多少社会福利,也成为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根本原素之一。
1966年,在澳门地区发生了一件警民冲突事件。
当时引发了普通民众与军警的对峙,后来葡萄牙政府面对工人罢工罢市的问题选择屈服接受了工人提出的条件。
这样的行为,让香港工人大受启发。
终于到了1967年5月,香港九龙的一家工厂发生劳资纠纷后,不少工人长期积攒的怒火被点燃了。
众多工人希望学习澳门工人的行动争取更多的权益,又加上特殊时期的影响,香港工人与港府警察由此产生了冲突。
中英街边界激烈冲突
发生那么大的事,我国高层自然知道。
在那场运动即将达到失控状态时,我方代表与英国政府进行了紧急通话。
我们郑重地要求英国政府尊重香港同胞的正当意愿,切实保护他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英国政府对此置若罔闻。
甚至变本加厉地在南海地区举行了军事演习,企图以武力相威胁,对我国进行施压。
面对英国政府的蛮横无理,新中国展现出了坚定的立场和无畏的勇气。要知道当时我们连美国都不怕,岂会惧怕英国。
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香港民众的权益,当时我方已派出相关人员进驻到了香港与深圳的边界地区,时刻警惕着对方的动作。
1967年7月,就在双方局势越发紧张、剑拔弩张之际,一个突发事件打破了原有的平静。